哪些渠道可获取地震预警信息?会存在误报漏报吗?官方释疑

2021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5周年纪念日,全国人民将再一次把目光投向这座涅槃重生的城市。正在试运行的中国地震预警网未来能否覆盖高铁等重大生命线工程?在示范地区,公众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得预警信息?同一城市居民收到的预警时间相同吗?如何进行避险?7月27日,在唐山举行的中国地震预警网示范运行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这些热点问题,相关部门给予了回答。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李永林说,中国地震局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共同推进国家预警工程高铁预警服务系统建设和技术攻关,为铁路部门提供实时快速、可定制的地震台网数据服务,提高铁路获取抵御大震巨灾风险能力。“希望未来通过建设合作进一步将地震预警服务推广覆盖至全国各地区,为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提供更好的服务。”
市民在哪儿可以获知地震预警信息?河北省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戴泊生介绍,在京津冀地区,公众可以通过预警专用终端获得预警信息。将来也通过数字电视和IPTV接收预警信息,目前技术测试已经通过,正在积极推进地震预警地方立法工作,确保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有法可依。
目前,同一城市居民从预警终端收到的预警时间可能不同,从电视收到的预警时间相同。因每台预警终端安装的位置不一,所以同一城市居民如果相距较远,收到的预警时间可能不同。电视预警目前尚未做到对每一终端用户精确坐标,同区的电视预警用户位置信息相同,因此收到的预警时间相同。
针对地震预警是否存在误报漏报的问题,中国地震局地震预警技术研究成都中心负责人王暾解释,地震预警是一个全自动响应、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技术系统,具有突发、全自动、秒级响应的特点,从理论上讲存在因台站干扰发生误报、技术系统异常发生漏报的可能性,这是地震预警的原理决定的。因此,中国地震预警网在运行期间不排除会发生误报漏报的可能。此外,对于震级较大的地震,一般不会出现漏报,但地震发生时出现数据传输网络中断、中心技术系统运行异常等技术故障时会导致漏报。
“如果实践中真的出现了误报、漏报,我认为首先应该在获取到正确信息之后,第一时间通过手机、电视、大喇叭、短信以及新闻媒体等各种信息渠道发布更正信息,以最快速度、最大程度地减少误报漏报信息的不良影响。”王暾说。
收到地震预警信息怎么应对?首先一定要保持沉着冷静,通过图片、灯光报警、声音报警、语音提示等正确辨识预警信息,结合所处的环境采取相应的措施。红色预警,有破坏性地震发生,本地预测烈度7度及以上,需要采取紧急避险措施;橙色预警,本地预测烈度为5度或6度,本地可能会强有感晃动,需要适当避震;黄色预警,本地预测烈度为3度或4度,本地会有感晃动,无需惊慌;蓝色预警,预测本地烈度在3度以下,一般情况下本地无感,但是在高层建筑上可能会略微有感晃动,无需惊慌。
在收到橙色和红色预警时,可以根据所在的环境采取一些紧急避险措施:
(1)在学校,同学们应该按照平时应急演练的要求,立即下蹲到课桌旁。一只手用书本或者书包保护好头部,另一只手牢牢抓住桌腿。离窗户较近的同学应该及时拉上窗帘,防止玻璃被震碎后造成伤害。离门较近的同学应该及时把门打开,防止震后门框变形无法打开,影响逃生。剧烈震动过后,同学们应该在老师的指挥下快速有序撤离到安全地带。撤离过程中一定要防止踩踏或者掉落物体伤人等情况。
(2)在家中,平时就要做好准备,地震发生后优先选择开间小、有承重墙的房间,如卫生间、储藏室等进行避险。要选择有结实支撑物的地方,如坚固的桌子或床边。躲避时应该下蹲,一只手用沙发抱枕或枕头等护住头部,另一只手牢牢抓住桌腿、床腿等稳固支撑物。同时,还应该及时关闭电源、天然气、煤气等,并把门打开。等剧烈震动过后,再快速有序撤离到室外安全地带。如果住在高层建筑,撤离时不能乘坐电梯,更不能慌乱跳楼。
(3)在体育馆、电影院、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应保持沉着冷静,根据实际情况就近避震,做好自身防护。待剧烈震动过后,用一只手做好头部防护,防止坠落物体的伤害,快速有序撤离到室外安全地带。
(4)在户外,比如广场、公园等,应该就近选择空旷地带避险,避开电线杆、广告牌、路灯等建筑和设施,避免坠物和设施倒塌造成伤害。另外,正在开车的朋友,切记不要紧急刹车,因为由于地面晃动可能会造成侧滑,一定保持冷静,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地方停车,再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