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简史:大阪夏之战!战国纷扰的落幕

日本简史:大阪夏之战!战国纷扰的落幕
关键词:方广寺钟铭事件、德川家康建立幕府统治
前因:方广寺钟铭事件
德川家康的幕府儒官林罗山注解方广寺中钟铭,认为中有诅咒德川家康之意,德川家康趁机意欲逼迫丰臣秀赖臣从,双方矛盾激化。
图片
▲方广寺
后果:德川家康建立幕府统治
战国时代终结,日本进入“德川幕府”时代。
图片
▲德川幕府标志
过程始末
一、丰臣秀吉去世
1615年,德川军与丰臣军在大阪进行了最后一场生死较量,这便是“大阪夏之战”。日本战国时代自1467年的应仁之乱而奏响曲调,纷纷扰扰百余年间,一代代英豪枭雄轮番登场,最终鹿死德川家康之手,大阪夏之战可称为日本战国的落幕之音。
这场战事的种子早在丰臣秀吉去世时便埋下,他死后留下的“后丰臣秀吉体制”中,德川家康几近独揽大权,权力中心渐有转移之势,一场大战只怕难免。但要说到这场战争的直接导火线,引燃的火星竟是一场有些缥缈的“文字狱”。
庆长十九年(1614年),丰臣秀赖重建方广寺竣工,谁料寺中大佛殿的钟铭,竟给他惹上了大麻烦,南禅寺主持认为铭文中的“国家安康君臣丰乐”拆分了“家康”二字,是在诅咒德川家康分崩离析,又经德川家康的幕府儒官一番发酵,几成事实。
图片
▲丰臣 秀吉(日语:豊臣秀吉 1537年3月17日-1598年8月18日)
二、德川家康执意要求处置铭文作者
德川家康不管丰臣秀赖如何辩解,执意要求处置铭文作者,当然这并不是家康的主要目的,他主要是想逼迫丰臣秀赖答应迁出大阪移居别处,或将丰臣家的重臣浅井幸长留在江户,以此达到丰臣家屈从的目的。丰臣秀赖并不愿成为砧板上的鱼肉,因此双方矛盾一经戳破,便一发不可收拾。
秀赖细数德川家康的罪恶,向其他大名求救无果,但他广招浪人,以待战事。而德川家康在当年的11月份便离开二条城,率军进逼大阪,在大阪爆发了大阪冬之阵。德川家康的二十万大军包围大阪城,双方展开了拉锯战。
德川军为了度过漫漫长冬,积存实力,有意和谈,而丰臣方面由于天守阁被炮轰,震慑于德川军火力威猛,也不愿硬撑,同意和谈。
但始料未及的是,和谈之后德川家康却下令填埋壕沟,并破坏了一些城墙,等丰臣家醒悟过来的时候,早已经难以恢复,大阪城变作裸城,防御工事不能同之前相比了。
图片
▲德川 家康(日语:とくがわ いえやす;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
三、大阪夏之战
进入次年的四月,天气转暖,德川家康见自己稳居上风,希望秀赖能主动投降,不再做无谓的挣扎,但丰臣秀赖却更加积极地备战,令德川家康大为光火,当机立断出兵大阪。到了四月底,这支约15万人、将领多为旧部家臣的德川军商定五月初进攻。
比起德川军方面的果决和熟虑,丰臣方则出现了战略上的分歧。丰臣家一向文官掌权,对武将们的提议既看不上,也参不破其中的军事意义,文臣们倾向于过去的笼城作战。
但又迫于武将真田幸村、后藤又兵卫等人的压力,不得不分出一些兵力,去镇守大阪附近的小松山、天王寺,可是分出的兵力不过数万人,既不能镇守防御,也做不到拖延敌人,反而利于德康的军队逐个击破。
与此同时,德川家康调动三万多人前往国分岭,德川军这样的行军路线与后藤又兵卫的设想一致。真田幸村、后藤又兵卫等人决定在藤井寺兵力会合后,越过国分岭,占据小松山,这样可以占据地利,只不过人算不如天算。
计划既定,后藤又兵卫便带领几千人出发,到达藤井寺后却迟迟不见真田军,无奈只得继续行军,可真田军仍是不见踪影,这让后藤军中人心惶惶,唯恐真田军叛变,毕竟若等不到真田军,他们的处境无异于以身饲狼。而真田军为何迟迟不见?竟是因为晚间一场浓雾致使真田军迷了路。
无奈,5月6日清晨,后藤军直面超过自己十倍人数的敌军,也只能开战。纵使后藤又兵卫计谋不错,抢占小松山,先行突袭,交替前锋,可惜怎奈人数差距过大,援军不至,后藤又兵卫战死疆场。
图片
▲后藤又兵卫
四、颁行了《武家诸法度》
到了正午时分,真田军终于赶到,德川军方面的将领对其颇为忌惮,真田军在击退一波攻击后撤退,德川军也没有追击。
到了第二天,真田幸村一马当先,冲进了多为年轻武士组成的旗本军,可他并没有找到德川家康,几次冲锋也让自己身受重伤,最后在安居神社被敌军斩去了头颅。真田幸村一死,本就如强弩之末的丰臣军士气大挫,再无力抵御,大阪城被攻破,丰臣秀赖及其母亲被迫自杀,至此日本终于统一。
德川家康统一天下后,又制定了诸多法度以期长治久安。在大阪夏之战结束后,德川家康召见诸位大名,颁行了《武家诸法度》,以此为宗旨来约束大名的权力。
对修筑城堡、新城,婚姻,结党等问题提出诸多限制,对大名进行改易,各藩的大名还要定期参觐交代、分摊兵役、承担工程等等,这一系列制度规范加强了德川幕府对各大名的控制,稳定了德川幕府对全日本的统治秩序。
图片
▲《武家诸法度》抄本
结论:
大阪夏之战,这是德川家康统一天下的征程中的最后一役,此后德川幕府又颁行的《武家诸法度》等法令,奠定了日本江户时代二百多年的社会安定。
【参考资料】《日本通史》《徳川家康真迹集》《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