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星河|李冰:冰心可鉴泽千秋

图片
李冰治水
已有2200多岁的都江堰,是世界上现今仅存的大型无坝引水工程。
如今,我们踏上横跨岷江的竹索桥,或登上离堆李冰祠庙内的观澜亭,目睹奔腾而下的岷江水如何在此被分为两股、最终润泽天府之国的奇迹,不能不为都江堰水利工程这一古今闻名的伟大创举而感动。
这项天人合一、科学的综合水利工程,顺应自然规律,乘势利导,因地制宜,使野性十足的岷江依从人们的意志,驯化成造福于民的江流。李冰创建都江堰后,留下水经六字诀“深淘滩、低作堰”,治河八字格言“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笼石作堤和设立石人测量水位,以及每到冬天枯水季节,在渠首使用杩槎(三脚木架)截流,清明举行放水仪式等,为后人积累一套成熟管理经验。
“岷岳雪融灾满川,旱涝根治李王肩。分流鱼嘴两江巧,锁口宝瓶长水绵。外伏蛟龙千里畅,内浇沃野百花妍。冰心可鉴泽巴蜀,道法自然人合天。”有感于李冰事迹,诗一首。络绎不绝的人们实地参观鱼嘴、飞沙堰、宝瓶口,观看有关模型、图片、水利工程演示图,听取讲解员的详细讲解,了解工程原理及日后发展,感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伟大神奇,更被历代治水者的付出与坚守所感动。都江堰滋润之下的李冰精神,也日渐丰盈。
曾饱受水患之苦的蜀地渐成天府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治水史。中国古代的版图划分,是以水系为坐标,“以置九州”。水有两面性:有水利,又有水害。治水,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
富饶的成都平原,今天被人们称为天府乐土,从根本上说是李冰创建都江堰的结果。《华阳国志·蜀志》说,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公元前273年至246年间,李冰被秦昭襄王任命为蜀郡守。在其任期中,兴建许多水利工程。其中最大的工程,是在四川灌县(今都江堰市)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据《史记·河渠书》载:“于蜀,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又据《华阳国志·蜀志》载:“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公元前273年的一天,对于四川是一个改写历史的日子!一个名叫李冰的官员由秦昭襄王派入蜀地,出任蜀郡守,治理水患。此时,蜀地“泽国赤盆”,涝的时候涝死,旱的时候旱死,乃贫瘠之地,这都与流经蜀地的岷江有关。长江所有支流中,属岷江的径流量最大。从川西北阿坝州松潘岷山南麓发源的岷江,经过上游的高山深谷流出,然后汇周边支流,渐成其大,浩浩汤汤,流经汶川、都江堰、成都、眉山、青神等地,到乐山接纳大渡河、青衣江后,在宜宾汇入长江。每年丰水季节,岷江都能顺势把成都平原淹个底朝天。它曾一次次溃决堤岸、泛滥成灾,河道的位置也一再变更。上游水流带来的大量泥沙也容易淤积在这个地方,将河床抬高,这又进一步加重水灾的隐患。而在枯水季节,岷江又被玉垒山挡住,无法灌溉平原东部广大地区。关键时刻李冰来了,他带着天才般的方案来“收拾”岷江这条狂傲不羁的“蛟龙”。
秦国重视水利,而李冰本人恰好具有扎实的水利功底,生逢其时。他为秦国中尉田贵(一说田广、田真黄)所荐,在秦昭襄王执政期间入蜀,接替张若。据《华阳国志·蜀志》载:“周灭后,秦孝文王(有误,应是秦昭襄王)以李冰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当然,李冰当年修建都江堰的初衷是排除洪灾、内河运输(包括民用和军用)、农业灌溉、人畜用水。一定意义上讲,都江堰既是一个民用工程,又是一个军事工程。总结前人治水经验,李冰提出“分洪以减灾,引水以灌田”的治水方针,决定在岷江上修建一座防洪、灌溉、航运兼用的大型综合水利工程,这就是都江堰工程。这是一个系统性水利工程,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是宝瓶口、分水堰、飞沙堰。“都江堰”的“都”是一个动词,是“聚集、汇总、围堵起来”的意思,“江”指岷江,“堰”是堤堰、堤坝或分水岭。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汶水》里面就讲过:“水泽所聚曰都。”
蜀郡太守八年之内的“三板斧”
当年,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沿岷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水情与地势。他们沿着岷江逆流而上,步行数百里,对沿岸地形地貌进行详细记录,并实地测量、搜集水情等相关资料和数据。《华阳国志·蜀志》载李冰“乃至湔氐县,见两山对如阙,因号天彭阙”。
图片
有学者认为1979年内蒙古某地出土的秦戈铭文中“上郡守冰”就是李冰(余玮/摄)
有学者曾认为,岷江真正源头的发现者应该是李冰。湔氐县就在四川玉垒山(又名九顶山)一带,《说文·水部》说:“湔水出蜀郡绵虒玉垒山,东南入江。”通过细致研究、对比,李冰终于发现,流经成都平原的岷江流域正是水患的罪魁祸首,玉垒山阻碍了江水向东流,特别是每到夏秋洪水季节,就会发生四川东边大旱而西边发大水的情况。当年李冰看到,虎头岩脚下有条没有凿通的古河道,那是早先蜀国丞相鳖灵凿山的遗迹。李冰首先将阻碍江水东流的玉垒山劈开。这是整个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宝瓶口工程。
李冰以蜀郡太守和大国工匠的双重身份,成为这项工程的总设计师。在没有炸药和先进工具的战国时代,要凿开坚硬的岩石,打穿玉垒山,并不是易事。为保证开山工程顺利进行,李冰亲自到现场督导施工,与工人们并肩奋战。然而,李冰没有想到,玉垒山山体太坚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后,工程进度仍然缓慢。他日夜坚守在施工现场,冥思苦想如何才能简单而迅速地攻克眼前这座大山。
李冰集思广益,想出了好办法。他根据热胀冷缩原理,让民工们把许多木柴堆积在岩石上,放火点燃,熊熊烈火把岩石烧得滚烫,趁热再浇淋冷水,顽石便在冷热的急骤变化中炸裂开,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最终,玉垒山被劈开20公尺宽、40公尺深、80公尺长的大口,因形似瓶口,命名为宝瓶口。而被分开的玉垒山的末端山头形状像大石堆,后人把它称作“离堆”,其岩石非常坚固,千百年来滚滚水流都未能将其摧毁。史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因“崖峻阻险,不可穿凿,李冰乃积薪烧之”。
宝瓶口设计得深而狭窄,阻挡了多余水量,使水流量平稳,继而有效保护了引水渠。宝瓶口修成后,李冰又开二渠,一条由永康过新繁入成都,一条由永康过郫入成都江。由这两条主干渠道组成的灌溉网络就此出现,成都平原东部数百万亩农田终于迎来“甘霖”。
为使岷江水顺利东流进入宝瓶口,保证流量,李冰修筑分水堰。这便是李冰治水的第二步。因分水堰的前端酷似鱼头,得名“鱼嘴”。
在修建分水堰鱼嘴的过程中,李冰遇到不少难题。他先采用向江中心扔石头的办法来修筑这道堰,但江水力量实在太大,石头刚扔进去就被冲走,根本没有办法留在原地,更不用说修堰了。但他没有放弃,开动脑筋,继续想办法。他想:一块石头重量不够,会被水冲走,能不能把石头的重量增加一些呢?如果要增加重量,那么只有两个办法,就是增加石头的体积或增加石头的数量。增加石头的体积是行不通的,因为这样又花钱又花力气,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石头的数量。但这样就产生一个新问题:怎么样才能将这些石头固定在一起?后来,李冰看到竹工在编竹器,眼睛一亮,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竹笼填石法。
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载:“李冰作大堰于此,壅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谓之湔堋。”唐代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中说:“堰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李冰作之,以防江决。破竹为笼,圆径三尺,长十丈,以石实中,累而壅水。”施工时,李冰又命人在分水堰两侧砌起用鹅卵石做成的护堤,人称“金刚堤”。金刚堤实际上就是一个分水岭,能够自动分流,并自动调节水流量。鱼嘴的建成,将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流入宝瓶口。内江河床开挖得窄而深,外江河床则开挖得宽而浅。这样在枯水期,60%的江水会流入内江,保证灌溉用水。而在丰水期,根据弯道动力学原理,60%的江水会流入外江,有效起到防洪作用。
图片
李冰题材邮票
至此,李冰基本上已经解决了灌溉和防洪两大问题,但还有一大问题,那就是排泄泥沙。在外江河床入口处,李冰将其设计成凸起状,而在内江河床入口处则是凹陷状。根据弯道环流原理,含有少部分泥沙的表层水会流向内江,而携带大量沙石的底层水则会流向外江。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李冰又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这是李冰治水第三步——修建飞沙堰。飞沙堰,是位于内江外侧的一道低矮堰坝。当水流入内江后,遇到狭窄的宝瓶口制约,加上离堆的顶托作用,会形成漩涡将沙石甩出飞沙堰,多余部分则会沉淀在飞沙堰对面的回水区,每年由河工掏出。如此一来,排泄泥沙问题轻松解决。此外,飞沙堰也起着第二次分洪的作用。
宝瓶口、鱼嘴、飞沙堰,李冰用这三大件构成都江堰工程,征服岷江,变水害为水利,岷江水流经宝瓶口,再分成许多大小沟渠河道,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灌溉了成都平原千里农田。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个石人,放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这可谓中国早期的水位观测设施。他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耗时8年,李冰主帅下,终于建成都江堰水利工程。从此,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荣获“天府”美称。
川流不息的李冰精神滋养中华儿女
水利的开发,使蜀地农业生产迅猛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西汉时,江南水灾,“下巴蜀之粟致之江南”,唐代“剑南(今成都)之米,以实京师”。渠道开通,使岷山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而且有名的蜀锦等当地特产,也通过这些渠道运往各地。
为确保都江堰长久发挥作用,李冰建立“岁修”制度。岁修的原则是“深淘滩,低作堰”。“深淘滩”是说淘挖淤积在江底的泥沙要深些,以免内江水量过小,不敷灌溉用;“低作堰”是说飞沙堰堰顶不可修筑太高,以免洪水季节泄洪不畅,危害成都平原。治河的原则是“遇弯截角,逢正抽心”,就是在江流遇到转弯拐角的地方,为了水流顺畅,截去突出的陆地部分,江河里如遇有沙洲、小岛,影响和分散水,就挖掘掉。这些治水经验后来总结发展为治水“三字经”和“八字格言”,为后世治水者所遵循、沿用,直到21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
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一方,且历经两千多年岁月仍发挥着巨大作用,以其“全世界历时最悠久、设计最科学、布局最合理、经济效益最发达、自流灌溉面积最广”的特点享誉中外,被赞为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伟大奇迹、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直到今天,都江堰担负着四川盆地7市近40县1100万亩农田灌溉,以及两千多万人的生活用水、流域内的工业用水、防洪、发电、环境用水等多目标、多层次用水,是四川省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水利基础设施。毛泽东曾前往都江堰视察,站在伏龙观上询问水利工作人员关于离堆的安全情况。邓小平曾经两次到都江堰视察、参观,曾感慨地说:“真是一项造福万代的工程呀。”
中国友人斯诺生前曾希望到都江堰生活一段时间,但是直到去世也没有成行,后来其夫人将斯诺的骨灰从美国带到中国安葬时,才代他到都江堰了却了这桩心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世界遗产中心非洲部主任埃德蒙·木卡拉曾感叹道:“都江堰是一项被全世界视为珍宝的工程,灌溉方式之完美,世界各地无与伦比。”当代文化学者余秋雨则言:“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都江堰于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18年被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润泽巴蜀济苍生的都江堰,依然静静伫立在两千年后的波涛中。
每年农历清明这一天,为庆祝都江堰水利工程岁修竣工和进入春耕生产大忙季节,同时也为了纪念李冰,都江堰民间会举行庆典活动,再现汉代官员以“少牢”之礼祭祀李冰的过程,同时配合上古的巫风舞,场面更具历史感。这种由民间组织在清明举行的开水仪式,是都江堰地区历经漫长历史岁月之后逐步形成的独特文化传统。都江堰放水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放水大典的传统,既抒发了对以李冰为代表的历代治水先贤的感戴之情,同时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横跨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安澜索桥,始建于宋代以前,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站在索桥上北望,岷水自远处奔腾而来,世界水利史上最完美、最科学、最先进、独一无二的无坝引水枢纽就在眼前,令人无不感喟李冰因势利导、无坝引水高超的治水智慧,感慨都江堰的道法自然。
李冰身先士卒,在治水兴蜀的宏伟事业中不仅为后人留下巧夺天工的工程,也保留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思想和岁必一修的管理制度等宝贵治水经验。为了百姓的生存,敢于和大自然(洪、涝灾害等)作斗争,李冰之后前仆后继,鱼嘴位置上下变化,构筑也随科技水平而变,元代李秉彝砌大石条、吉当甫铸大铁龟,明代胡光立大铁柱,清代丁宝桢用油灰铁钉扣,当代用砼,不因循守旧。勇于变革的科学精神深深地融入都江堰水文化中,影响着中华儿女。勤劳智慧的人民以都江堰水利为依托,不断弘扬深深植根于流域沃土之中的绿色水利文明、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以水为师,乘势利导,人类和水的关系方可亲密和谐。李冰精神的内核是尊重自然、崇尚科学、勇于担当、开拓创新、勤政务实、为民造福。当地巨大横幅上,“发扬李冰精神,建设更美好的都江堰”赫然醒目。李冰精神尤如川流不息的岷江水,滋养八方民众。
泽被千秋的水利文化鼻祖
李冰是—个爱民的地方官,也是一个杰出的科技专家。这位世界水利文化鼻祖,一生都在兴修水利,还在今宜宾、乐山境开凿滩险,疏通航道,又修建汶井江(今崇庆县西河)、白木江(今邛崃南河)、洛水(今石亭江)、绵水(今绵远河)等灌溉和航运工程,以及修索桥、开盐井等。他的功绩,可以说是“泽被千秋”,有着科学价值和巨大经济效益。
图片
都江堰安澜索桥
北宋以后,流传着李冰之子李二郎协助李冰治水的故事。《灌县志》说,“李二郎史佚其事,名字无证,性喜猎”,认为确有其人其事,辅佐其父成就大业。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朱子语》中说,“溜口二郎乃是李冰第二个儿子”,因此,宋贞宗“御刺李二郎神碑”。
东汉《风俗通义》载:“秦昭王听田贵之议,以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造兴田万顷以上。始皇得其利,以并天下,立其祠也。”建在玉垒山麓、都江堰渠首的二王庙是老百姓对李冰父子治水伟业的纪念。其中的碑刻,多是对灌区水利工程维护的技术要领。
一般人都认为,李冰被秦昭王任命为蜀郡太守,他修建的都江堰为蜀地解决了困扰千年的水患。但李冰本人在中国史书上的记载少之又少,缺乏详实的史料记载,对其生卒、籍贯无从查考,连李冰的姓氏也是后来班固的《汉书·沟洫志》中才出现过,写到“蜀守李冰”。太史公司马迁曾于公元前110年实地考察过都江堰,但在《史记·河渠书》中也仅仅出现了“蜀守冰凿离堆”这样区区6个字的记载,有学者言,因为李冰当年太著名而略了“李”姓。
而扬雄《蜀王本纪》等部分文献明确记载都江堰宝瓶式开口结构,是古蜀国君杜宇时期鳖灵组织修建的。鳖灵因在蜀中治水有功,受到蜀中民众拥戴,于公元前666年前后称开明帝(又称丛帝),建立开明王朝。也曾有人说,在李冰入蜀之前,成都的水患就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于是,有学者提出,李冰来成都的时候,巴蜀人的水利工程技术就已经十分成熟。李冰所做的只是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完成了非常重要的渠首部分工程,将各自分散的治水工程组合起来,形成了配合良好的系统工程而已。孰是孰非,似乎成谜。
好在地下文物可以“开口说话”。1974年3月,都江堰枢纽工程迁建安澜索桥,工人在河头挖到一块大石。后经专家到现场清理,得一尊由本地青石凿成的石像。让考古工作者惊喜的是,石像衣襟中间和左右袖上有隶书题记三行:“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建宁元年(公元168年)闰月戊申朔廿五日都水椽/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珍(镇)水万世焉”。建宁元年为公元168年,是东汉灵帝年号,说明东汉时期对李冰就已有了官祭活动。这尊铸造于东汉的李冰石像出土后,在学界引起轰动,用事实证明:战国末期蜀郡守李冰组织人民修建都江堰的历史是完全可靠的。李冰石像的出土,终于还了李冰“清白”。如今,这尊石像被置于都江堰伏龙观内供游客瞻仰。
“导洛治绵”大型水利活动,是晚年的李冰为蜀地百姓做的最后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对于“李冰葬于什邡”的观点,时下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李冰由于劳累过度而以身殉职,死后就葬在什邡境内、可俯瞰洛水的章山之上。《新唐书》记:“什邡,武德二年析雒置,有李冰祠山。”明万历年间曹学全著《蜀中名胜记》称:“章山后崖有大冢,秦李冰葬所。”曾有学者经考证,认为公元前305年左右是李冰的生年、公元前235年为李冰的卒年,由此说看来,李冰享年70岁上下,在上古时代已属高寿。民间也曾盛传李冰生日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存疑。有学者的研究中显示,李冰有儿有女,儿子至少是三个,并且儿孙满堂。
什邡章山的李冰墓,距都江堰60公里许。此墓只是李冰的衣冠冢,建在山顶一片平坦开阔处,墓成圆形,墓前两侧各有两只镇墓石兽,正中立着一块仿汉阙建筑的墓碑,上刻“秦蜀郡守李冰之墓”。在当地至今还流传着李冰礼斗上苍、羽化飞升的传说故事,反映出蜀人对李冰的崇奉。虽然李冰所在的时代在2000多年前,距离我们太遥远,但他的英魂仍受后人世世代代祭奠。在李冰陵园大门口有一副门联:“千古六字诀昭列理川治蜀规臬矩范,一部水利史默垂职事为人懋绩英声。”
李冰治水,功照万代。官祭之外,还有民祭。成都平原的人民十分敬仰李冰,他被尊为“川主”。川主庙遍及全川,以及贵州遵义等地。《灌县乡土志》记载:“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把李王(即李冰),络绎不绝吁。”李冰及其子斗犀牛、战孽龙的神话,在民间广为流传,历代王朝对李冰非常崇敬。据史料记载,前蜀封为大安王,宋封为英烈昭惠仁佑王,元封为圣德广裕英惠王,清封为敷泽兴济通佑王等。各地多修筑李冰祠庙,作为取代水神河伯的祭祀对象。据统计,清代民国新建的李冰祠庙竟多达180座。这表达了“镇水之神”李冰千百年来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广大群众对李冰的推祟、敬仰和顶礼膜拜之情。
图片
首届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与李冰研究国际论坛
2000多年来,都江堰的水默默浸润着一代代天府儿女,而李冰也成为一种力量、一种精神,激励着后人砥砺前行。李冰和都江堰不仅属于四川,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
[ 本文刊于《中华儿女》杂志2021年第11-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