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风物】山海商贸古道 见证惠东古墟村邑数百年沧桑变迁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骁鹏 马勇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丽媛 制图/杜卉
图片
羊城晚报《惠州文脉》8月6日版面图
【编者按】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惠东地处西枝江上游,自古得渔盐之利,四通八达的古驿道、商道、河道带来丰富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也开启了惠东地区一批名墟古市的演变发展历史。千百年来,纵横交织的古道,串起了山海惠东商贸流通的脉络,成就了沿线古墟村邑星罗棋布的历史面貌。循着商贸流通轨迹不断交融发展的文化民俗,深远地影响着后世子民。
时移世易,历史的尘沙逐渐湮没了纵横交错的古道,但透过沧桑斑驳的墟镇旧址建筑和遗存,人们仿佛仍能窥见昔日马蹄阵阵、商旅不绝的盛况。不同历史时期里,驿道、商道、河道如何影响惠东乡村墟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轨迹?本期惠州文脉将以此为切入点,探讨惠东地区平政墟、太平墟以及白花墟等名墟古市百年商贸繁盛背后的古道渊源。(陈丽媛)
图片
惠东吉隆平政村新面貌 惠东新闻中心供图
-壹-
古驿道催生平政墟
与平山一样,平政的历史也是从一条古老的驿道开始书写的。经过平政的惠潮道是中原进入岭南的一条重要官道。相传此道“凿于汉,塞于孙吴,通于晋明之六年,而自六朝及唐宋,递通递塞”。随着宋室南渡,朝廷愈加重视对岭南的开发和治理,惠潮道周边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官方开始沿途创建铺驿,植树架桥,劝导乡民移居铺驿周边。作为驿道的重要节点,平政因此有了人烟和生气,呈现出乡邑市集的初始形态,而平政的命运也就因此而改变。最迟在元代,平政就作为驿站的名字而出现在典籍之中了。
据元《经世大典》记载,惠州路所辖驿站14处,包括水站8处、马站6处,而平政站即为其中的一个马站。“平政站,马一十四匹:正马七匹,贴马同。”其往西为平山站,往东越过羊蹄岭则是海丰县的平安站,是归善县东部的战略门户,地理位置相当重要。
明朝驿道的设置和管理,因袭元朝旧制并有所加强。明洪武元年(1368年),平政站被更名平政驿,设置驿丞专职管理。驿道上官员军队的来往,公文邮件的传递,以及商贾行客的投址,日渐繁密;而平政当地原分散居住的七姓居民,即钟、林、陈、李、叶、赖、石氏族为抱团抵御日益猖獗的倭寇侵犯,择址风水上佳的“万富地”兴建平政围,平政因此而人气兴旺。
驿道催生了平政驿和平政墟,而沿着吉隆河进入平政的盐洲渔船则又给平政墟带来了市场活力。善于捕捉商机和经商致富的吉隆人和海丰人,纷纷前来在平政驿旁边开墟设店,墟场日渐繁荣,至晚清鼎盛时期,墟内已分行分市,有猪仔行、牛行、杂货行等,每逢墟期,多祝、增光、稔山以及海丰鹅埠一带的村民商贩都前来投墟打市,平政墟成为惠东东部最为重要的乡村集市。
图片
平政村古建筑白墙青瓦古色古香 惠东新闻中心供图
-贰-
修路改线逆转“两墟”命运
千古百业,兴于交通。平政墟的兴旺,无疑得益于惠潮古驿道带来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除驿道外,平政还拥有河道交通运输的便利。流经平政墟的平政河汇入吉隆河后,继续南流至盐洲斗文头注入考洲洋,通过这个航道,盛产鱼盐的盐洲和平政墟有了紧密的经济联系。
据当地老人相传,旧时平政每逢墟日都有来自盐洲的渔船,满载着鱼盐海物在平政墟旁边平政河码头卸货,货物除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外,还通过古道运至增光、多祝等地销售,返航时再将屯集于平政的山货运至吉隆、盐洲、黄埠等地,平政墟成了沿海鱼盐和山区货物的集散地,吉隆河则是连接山区和沿海经济商贸的黄金水道。正是凭借着驿道和河运的双重优势,平政墟自乾隆年间至民国初年,一直是惠东东部最为兴旺的乡村墟市。
民国十二年(1923年),兴筑广汕公路之鲘平路段,路道的走向基本沿袭惠潮驿道,轿岭和平政原本是必经之地,据说因为当时大埔村村民在一位丘姓县长的带领下,强烈反对路经该村,修路当局只好从白云附近开始改线,绕道吉隆东出鹅埠。殊不知,这一改就改变了平政墟和吉隆墟的发展命运。
吉隆墟是现今吉隆镇政府所在地,位于吉隆河下游,东邻海丰鹅埠,西接铁涌,南临考洲洋与黄埠相连,北靠莲花山与增光交接,也是一个在明末清初就逐步形成的人群聚居点,早在清中晚期就出现了一个小墟市,在那里设店做小生意或开办小作坊者多为外地人,时称“客仔墟”。正如当地人所言:“先有平政(墟),后有吉隆(墟)。”由于缺乏通衢大道的交通优势,吉隆墟的发育远比平政墟迟缓。这种情形直到民国初年广汕公路改由吉隆墟经过才发生了逆转。在获得广汕公路的加持后,吉隆墟这个往日的“客仔墟”如虎添翼,逐步取代了平政墟,成为惠东东部重要商埠,镇域行政、经济、文化、教育中心。
据老一辈人回忆,在两墟逆转之初,平政豪绅赖耀庭为了招徕客商,保住墟场,曾实施凡墟日摊档剩余货物,一概以自愿为原则由墟场收购运往他处等举措,却依然挽救不了平政墟日渐式微的命运。
图片
平政村四角楼保存着不少浮雕彩绘 惠东新闻中心供图
图片
平政村四角楼局部图
-叁- 多祝太平墟茶盐商道交汇集散
多祝旧称三多祝、三篼竹,又曾称太平墟,位于惠东县境中部,南面观音山、牛皮嶂与海丰县接壤,东邻白盆珠,西接增光,北靠鸡婆嶂与安墩相连。西枝江与安墩九洲水在此相汇,自东向西贯穿中部,从墟镇北边流过。循江上可达宝口、高潭,下可至平山、惠州府县两城,旧时可通航15吨大船,尽得舟楫水运之利。在繁盛时期,墟场附近沿江一带,有六座航渡码头,即洪圣渡头、暗街渡头、石盘头渡头、营盘头渡头、王爷公渡头以及新渡头,此外,还有各地客商自建的渡头,如惠州渡头、淡水渡头、安墩渡头等。
多祝“内可以控归善,外可以接海丰”(清初屈大均语),有多条茶盐商道,东可至海丰、潮汕,北可至紫金、兴梅,南可至稔平半岛沿海诸港,西可至平山、惠州,周边地区的海物山货,都可以通过古道和河道在那里集散交易。早在明朝末年,因为这独特的区位优势,多祝便渐成墟市。墟址原在多祝,称太平墟;后迁塘背关爷街,称下墟。
墟市规模颇大,发展到后来,共有九街十三巷,包括专营粮油副食的大米街、专营鱼盐海味的咸鱼街、专营烟丝的中新街、专营药材的横头街,专营木器的桶街,以及专营旅业的大兴街等等。每逢农历二五八墟日,邻近乡镇,包括邻县如海丰、紫金等地的商贾行客都来趁墟打市,交投两旺,不管什么货物到了该集市,都会被抢购一空,故当地又俗称其头“老虎墟”。
连接多祝和海丰的还有不少茶盐商道,其中较著名的有通平古道和船窝古道。通平古道位于公婆山与莲花山之间的通平溪谷之中,属于海丰县城通往归善多祝墟茶盐古道中段,是一条以贩运鱼盐、陶瓷为主的古商道,这是旧时海丰县除了羊蹄岭驿道之外与惠州联系的另一条重要通道,也是两县民间进行山货海物交易的黄金商道。两地人员长期来往频密,语言和生活习俗相互影响、彼此渗透,至今仍有许多海陆丰人的后裔在那里定居生活。
船窝古道是多祝连通海丰赤石的另一条鱼盐商道,旧时被称为“海道”。通过船窝古道,惠东多祝、安墩等山区的群众将木炭、茶叶、烟叶、竹木、瓷器等运抵赤石,再从赤石购回盐、鸭蛋、咸鱼、鱼虾等海产品,运至新庵、多祝墟市销售。后来,又有来自平山、惠州的商家在墟内设商行大批收购鱼盐商品,集中在多祝墟码头装船,通过西枝江进入惠州府城批发出售。海丰商人在布心、新庵墟以及下游的多祝墟也都设有铺号经营鱼盐海产和各类山货。
以上茶盐商道都靠担佚和木船相间运输,特别是由赤石经船窝古道至多祝一段,全靠人工肩挑背负。据新庵当地老人忆述,挑碗过海丰卖,也是当地居民农闲时的一项营生。古道过往的行人颇多,高峰时每天有300多人经过。“薄暮投村店,田家晚饭香。”“竹簪樵妇健,银髻店婆鲜。窗外飞泉挂,檐前峭壁悬。”这些古人的诗句写的就是晚清时期多祝、新庵古道的情景。
抗日战争爆发后,广东沿海遭到封锁,广东沿海有大量存盐必须迅速抢运以免资敌并解决内地军民盐食需求。惠海古道成为沿海地区通往内陆的运输纽带。当年“诚益堂”盐运公司每天雇请上千名挑夫,将海盐运至龙船窝转驳,然后疏散内地。诚益堂在龙船窝设有盐仓,那时龙船窝日杀一猪,以供需求。
至今多祝墟镇仍有一座规模颇大的两层楼房(已废弃)矗立于西枝江畔,据乡中老人回忆这原是一座盐仓,盐仓前曾是码头。当年船只停靠装卸繁忙的情景仍可想见。西枝江的便利水运和连接海丰、紫金的茶盐商道,成就了多祝墟的数百年繁华。
图片
平政村古建筑白墙青瓦古色古香 惠东新闻中心供图
-肆- 白花水口盐埠“得水之利、因盐而兴”
在白花(曾名白芒花)地区最早出现的墟市,并不在现今的白花镇政府所在地,而是在距今墟镇直线距离大约6公里的白花水口村。据水口村杨、戴、方氏族谱记述,该村始建于明泰昌元年(1620年),因其位于白花河汇入西枝江的出口处,河运发达,交通便利,村民们每多兼营航运和商贸,又尤以交易转运沿海鱼盐为生意大宗,于是在村中设埠收盐,渐成墟市,是一个典型的得水之利、因盐而兴的乡村市集。
据《白花镇志》记载:白花水口墟设墟时间在明末清初,比白花墟还要早近百年,墟址就设在水口村的井头山。井头山南面为盐埠(现属高埠村管,原为囤盐处),井头山北面为盐行。盐行沿西枝江而设,设有经常性经营盐业的盐户,盐户地址在现水口小学后面。水口墟的盐户、盐行、盐埠,是当时墟市因地利盐运而兴盛的具体反映。除盐市外,花生、黄豆、黄麻、甘蔗、竹器、黄麻粗布等,亦入墟交易。据传,水口墟最鼎盛时有近百艘船只在江边停靠。一直到了清乾、嘉年间之后,水口墟才逐步被白芒花墟所取代。
白花墟的历史亦颇为久远。早在明天启年间(1621年-1627年),就有邱氏族人迁入居住,因所居老井头周围有一片白色芒花而得名。但建墟成市的时间则是在清乾隆后期。由于白花地处白花河畔,沿白花河可出西枝江,直达平山、惠州等地,有舟楫之利,遂成沿海鱼盐西出东江的重要中转站。
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归善县在此派兵驻守。当时此墟有两个特色:一是牛市,俗称牛岗,一是盐行,建在上码头、中码头中间的河边,有盐仓,设盐警,由坝湖村卢氏族人经营管理。人们到稔山盐场(当地人称沿海地区为“海头”),用肩挑或手推车运到白花,再通过船只运往惠州、博罗、河源等地,是惠阳乃至附近数县食盐的主要转运集市。至清末民初,白花墟已颇具规模,有长盛街、大街、上列街、横头街、新墟街和东兴街等众多商业街道,以及“六坊”民居,拥有2000多人的常住人口。墟镇成立了“白花商会”,负责市场管理、消防安全,协调商家关系等。至民国后期,还发行过“商会纸币”,限于白花、良井等地使用,方便商品交易和流通。稔平半岛发达的渔盐业对白花墟的形成和发展无疑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 杨伟斌 邱海权 吴定球)
图片
宝口佐坑墟商贸街道交织相通 邱海权供图
【文脉走访】
平政村处处古迹
古建筑保存完好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丽媛
古道遗珍话沧桑,如今在惠东境内仍保留着众多历史古道沿线的古墟镇、古村落遗存。其中,昔日人气兴旺的平政墟就位于今惠东吉隆的平政村。作为岭南古代交通地图上一个不可或缺的地标,如今的平政村处处古迹,历史人文底蕴深厚,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
日前,记者走访平政村,村中古建筑林立,青灰屋瓦错落有致。漫步古屋间,可以一睹建筑厅、房、天井的完好格局,屋内外的木雕、彩绘装饰精美,古巷老墙经过悉心修缮仍保留着独特的古韵,据一位村民介绍,古建筑多建于明清时期,其中保存得最完整的当属四角楼。
“四角楼是清朝赖氏家族历时数年建造的,抗战时期曾被烧毁,后来才得以修复重建。”该村民表示。四角楼呈雅致的围屋结构,各建筑主体由天井相连,两侧建有左右庑廊,屋后天井有一口形制精美的八角形水井,至今仍有村民使用。记者走访发现,昔日因古道而兴的平政古墟如今已踪迹难觅,墟场旁的这栋“百年豪宅”成为平政墟旧时商贸活跃的历史见证。
平政村古迹众多,沿着村道穿行,记者看到平政古道、东门井、西门井、东门古桥、东门楼等古迹遗存都已被悉数列入省、县受保护的文物古迹。其中,平政河上一条数十米长的古桥格外特别,当地村民称之为“平政古桥”。据载,此桥早在明代平政设驿站时就已存在,是旧时海丰地区往来惠东各地的必经点。
近年来,惠州不断加大对古驿道沿线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开发,平政古村的众多建筑古迹也得到妥善的修缮保护,持续吸引游客慕名前来。历史上商贾云集的“古道要塞”,在新时代下焕发出全新的面貌。
图片
佐坑村深藏大山之内 惠东新闻中心供图
【文脉溯源】
古墟觅踪:
偏远深山有古墟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丽媛
在惠东偏远的山区,也曾因古道贯通形成了一批商贸活跃的墟镇,其中位于惠东县宝口镇的“佐坑墟”,就是山村墟镇的典型代表。佐坑地处西枝江源头的偏远深山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山道崎岖、人烟稀少。到了清代,随着通往紫金、海丰的山路古道畅通起来,这个位于惠东、紫金、海丰三地之间的小村落,逐渐形成了商贸活跃、人声鼎沸的墟镇。
据载,清道光年间,佐坑集市兴盛,米行、盐行、锅行等数十家商铺熙熙攘攘,上兴街、中兴街、下横街等商业街纵横交织。据佐坑村老人回忆,过去佐坑有山道通往多地,周边不少山区村落的生产、生活用品都在这里交易流通,佐坑渐渐从无人问津的小村落,发展成车马辐辏、客商云集的山区墟镇。
据惠东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邱海权介绍,佐坑村目前仍可找到一些墟镇旧址的遗存,他曾于2012年实地走访佐坑村,并找到了佐坑墟旧址。邱海权表示,从建筑遗存仍可窥见佐坑墟昔日的繁华热闹,墟市里众多商业街道交错相通,街道两侧商铺林立,不少建筑保存着铺面结构。不过,如今佐坑墟旧址大多已被村民新修建的房屋覆盖。
图片
佐坑墟商铺旧址保留着店面结构 邱海权供图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