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体制,红旗下的蛋(上)

图片
今天我们聊举国体制?
什么是“举国体制”?为什么要聊“举国体制”?每届奥运都提“举国体制”,你是不是吃饱了撑的?
OK,不说话,先上图。
这是本届东京奥运会纽约时报中文网的报道:
图片
这是上届里约奥运会纽约时报中文网的报道:
图片
不好说每一届,外国友人的关注重点都是这个,但有图为证,至少这两届比赛,外国友人还是很关注中国的体育制度的,他们抓住的重点就是“举国体制”这四个字,而和“举国体制”相反的则是“市场化、职业化、商业化”,为了和“举国体制”相对应,我姑且统一称之为“市场体制”。
这几天和观看奥运的朋友们也讨论过“举国体制”,大致的感觉是:
第一,一无所知、一知半解的很多。
第二,不明所以,深恶痛绝的也很多。
这也不奇怪,毕竟“举国体制”这四个字,被妖魔化的程度也很高,像我这种当了18年足球记者的人,当初对这四个字也是深恶痛绝。
今天这篇文字,仅为我个人的一家之言,觉得有道理,你可以一键三连,觉得不中听,就当我在放屁。
不过,这个”屁“又臭又长,你忍一下……
壹 什么叫“举国体制”?
简单总结,就是国家力量办体育。我们的运动员从被选中开始,他们的衣食住行,训练比赛都由国家负责,包括他(她)们退役以后的安置。
当然,这是理论上的完美状态,但实际上执行,总会有偏差,这种偏差,造成了很多人的悲剧,这个下面再谈。
什么叫“市场体制”?
简单总结,就是自生自灭。我喜欢,我花钱,衣食住行,训练比赛所有费用都自己出,所有收益都归自己。
两种体制的分野,一目了然。
图片
一个是国家力量,一个是个人力量,一种是集权力量,一个是市场力量。
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外国友人会揪着“举国体制”不放。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举国体制=社会主义。
贰 “举国体制”在苏联的演变
一个制度从落地到生根发芽,自然有其历史原因以及演变过程。
新中国体育,师从苏联,而“举国体制”是苏联做出的选择。
苏联在建国之初,就制定了一个原则,即形成一个与现有的西方社会制度有区别的苏联体育文化。这些原则主张在共产主义教育的总体目标框架内促进普遍健康、军事准备和身体的全面发展。
1929年9月,苏共中央发表了一份关于体育文化的新诀议,新诀议批评了体育文化发展的并行和缺乏协调、工人在体育中的低参与率,以及一种打破纪录狂躁症和把打破纪录认为是体育中最重要方面的个人主义。
这个原则为建国初期苏联体育的发展定了一个基调。在这样一个基调下,苏联大力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并制定了“劳卫制”的群众体育制度。
如果觉得这段话难懂,那我们就换个说法:“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毛教员在1952年给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时作的题词,是不是精神上一脉相承?
图片
可以说,苏联在建国之初,对群众体育的重视远远超过竞技体育(或者叫精英体育)的重视,不过进入冷战之后,在美苏争霸的背景下,为了实现追求世界体育霸权的政治野心,苏联体育领导层在观念上实现了重大转变:
这种转变体现在,体育霸权追求仅仅建立在群众体育普及基础上是不够的,必须更重要竞技体育的发展;要实现体育霸权,必须树立在奥运会上取胜的指导思想。
要实现竞技体育的发展,那就需要举国体制。
一,加强体育的宏观领导,制定奥运会规划,确保所有体育项目的全面发展,但特别重视那些能够在奥运会上取得突出项目的项目:如田径、游泳、体操、冰雪项目等等;
二,成立业余体校,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教练水平,运动俱乐部和教练员队伍网遍布全国,把具有体育天赋的儿童选拔出来组织训练。组建这个体系,当然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金钱;
三,加大奖励。为了鼓励运动员创造好的成绩,对创纪录和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给予物质、奖金以及住房、紧缺物资分配的优先权,这进一步鼓励了体育星级精英的形成;
四,加强体育科研。举个例子,仅莫斯科一家国家体育学院就容纳了1000多位体育科学家,在苏联遍布全国还有30多所这类体育学院,有5000多名研究人员为优秀国家队员做专门的研究工作。
这时候,什么“打破纪录的狂躁症”早就抛诸脑后,取而代之的是举国体制。在举国体制的加持下,苏联体育在奥运会上的节节取胜。
叁 “举国体制”的辉煌
1952年芬兰的赫尔辛基奥运会,是苏联亮相奥运会的开始。从1952年到1992年苏美共同参加的9届奥运会中(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美国没有参加,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苏联没有参加,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因为苏联解体,所以用独联体名义参赛),苏联获得6次金牌第一,3次第二,战绩完爆美国,考虑到第一次的仓促和最后一次的军心离散,可以说,在夏季奥运会上,苏联完全战胜了美国。
在冬奥会上,那就更是苏联人的天下,此处略过不提。
图片
美苏在奥运会的争霸,给大家推荐两部电影。一部是《绝杀慕尼黑》,讲述的是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中,前苏联篮球队打败了保持了36年全胜纪录的美国队的故事;一部是《冰上奇迹》,讲述的是1980年的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美国冰球队在半决赛中战胜了冰上霸主苏联队以后,又在决赛中战胜了芬兰队夺冠,上演了永垂体坛的一幕冰上神话的故事……
老大哥如此威猛,小弟们自然有样学样。个中翘楚是民主德国(东德),在1972年“死敌”举办的慕尼黑奥运会上,东德体育军团一鼓作气拿下了20枚金牌,远超西德的13枚,仅次于美苏两国,成功跻身奥运强国第三极。在这以后,东德的金牌运动员都成了国民偶像,当局更是在体育上加大了发展力度。
四年后的蒙特利尔奥运会,东德更是以40枚金牌的数量,超过美国,仅次于老大哥苏联,位居第二位,更是碾压只获得10金的西德。
民主德国已经成为历史名词,他们的体育神话也跟禁药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个下面再谈),但苏联打造的这个“举国体制”成绩之辉煌,以及意识形态的相近,
决定了中国竞技体育的模式别无选择:
那就是“举国体制”。
四 中国扛起了“举国体制”的大旗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我在圣彼得堡列斯加夫特国立体育大学,我采访了时年72岁的尤里·卢夏科夫。在常规聊完了什么俄罗斯足球、中国足球以后,我问了一个萦绕已久的疑问:“我们中国人喜欢把教练称之为‘指导’,所谓‘指导’,听说是“政治指导员”的简称,据说这个词来源于苏联时期的体育体制,是这样的吗?”
图片
我问完这个问题,很担心和我一起采访的俄语专家,成都商报的徐缓老师是否能让对方听懂,因为出国之前我就问过徐老师,我一定要问这个问题,“指导”这个词,俄语有吗?会不会翻译?
徐老师说:“哎呀,这个词真不知道怎么说,到时候试试看吧!”
老人家似乎听懂了这个问题的意思,来了个清晰的解读:
“这是在战争年代的时候,通常,球队有两个主管。主教练就不用多说了,剩下一个就是政治指导员,在比赛和训练之前,指导员要开会,进行思想动员工作,后来这个习惯就保留下来了。到了后来,其实指导这个人消失了,但称号保留下来了,这样,主教练一个人就可以拿两份工资啦……”
我不知道老人家的这个解释是否准确、权威,但按照这个解释,“指导”这个词是苏联传给中国的,但苏联、俄罗斯后来不用了,我们却把他变成了中国特色,保留了下来。
中国的举国体制,脱胎于苏联,以中国之前的实力,自然无法像苏联一样,全面去抗衡以致碾压美国,但中国通过自己的举国体制,发展了自己的优势项目: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举重、射击、体操……
苏联解体,举国体制在俄罗斯崩塌以后,中国在奥运会上接管了当年苏联的地位,北京奥运会上更是以51枚金牌成为金牌榜首位,在其后的伦敦和里约奥运会上金牌开始下滑,但从体育的实力和潜力上来说,能在夏季奥运会上和美国一决高下的,只有中国。
图片
这次东京奥运会上的金牌榜进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伍 “因贫退役”的鲜明反差
举国体制的好处是,国家充分的保障让教练员、运动员解决了后顾之忧,可以心无旁骛地去取得好成绩。
在一些冷门项目上,这个体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本届奥运会上,希腊举重选手西奥多罗斯·亚科维蒂斯在赛后向媒体宣布,自己因为经济困难无法继续维持职业生涯,最终作出退役的决定。
图片
亚科维蒂斯穷到什么程度呢?他从事职业运动员以来就基本没有收入,唯一的收入就是为了参赛准备每月从体育联合会那里领取200欧元。然而这点收入对于西奥多罗斯来说很多时候都入不敷出,光是物理治疗的费用就已经超过了200欧元。除此之外,西奥多罗斯还透露有时候他的车子在去训练的路上没油了,自己不得不下车步行前往训练。
亚科维蒂斯绝不是个例,在一些项目不具有市场化基础,同时自身的成绩也并非那么出众的时候,而且什么都要靠自己,自然是举步维艰。
对于这些运动员,必须致敬,因为他们的确是为了自己的爱好和梦想在拼搏。
你很难想象,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选手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毕竟,我们是红旗下的蛋。
好了,关于举国体制的上篇就先写到这,下一篇我们重点说辉煌的举国体制的缺陷,这个体制下的悲剧人物,以及举国体制在职业化的摇摆中又是如何的水土不服。
没有一个体制是完美无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