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看头|《面食篇》之原平锅魁

图片
锅魁
原平锅魁 山西传统名点
面饼呈黄色
口感香、甜、酥、脆
根据包馅与不包馅
可以分成空心锅魁和实心锅魁
原平锅魁不仅驰名三晋
而且远销内蒙和京津唐地区
1
锅魁家族的佼佼者
锅魁 也叫锅盔
这种与烧饼十分相似的饼子
在烤烙面食中是一个大家族
它“人丁兴旺” 分布极广
图片
不仅流传于陕 甘 宁 青 晋
而且常出现在湖北 四川等省
几乎大半个中国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图片
原平锅魁是锅魁家族的分支
它酥香绵甜 是锅魁中的佼佼者
在晋西北一带颇为著名
图片
2
锅魁起源的多种版本
第一种版本
它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
图片
第二种版本
诸葛亮凯旋博望,归回新野,命关云长驻扎把守营地。适逢气候干燥,田地久旱,马困兵乏,诸葛亮修书一封与关羽,“多用干面,掺水少许,和成硬块,大锅烤干,得食为馈,以饷军士。”关羽照办,渡过难关。从此,此饼名曰“锅盔”,成为军中干粮。
图片
第三种版本
唐代官兵在修建乾陵时,因工程浩大,民工甚众,伙夫烹饪困难。所以,官兵们以盔为锅来烙制面饼,故取名“锅盔”。
图片
3
独一无二的“长方形”
全国的锅盔不论大小厚薄
有馅与否 或烤或烙
一律都是圆形
唯独原平锅魁被做成了长方形
图片
它宽约一寸半 长约三寸
每个二两重 圆角长方形
好似鞋底子一样
图片
原平锅魁表皮黄红 入口团化
存放色味不变 始终酥脆如初
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
令人想象不到的是
这香甜的饼子竟是一次偶然的获得
图片
4
无意之间的创造
香甜酥脆的原平锅魁原本叫“锅馈”
它是一次无意之中创造
清代的原平城里有一家食品店
徒弟趁着师傅外出
图片
图片
就把做月饼剩下的面粉
掺上油酥
图片
图片
包上糖馅
捏成疙瘩、压扁
图片
再用手拽成像鞋底的样子
放到炉内去烘烤
图片
图片
图片
烤熟了一看
嗨 黄澄澄 香喷喷的
图片
徒弟正准备尝尝,恰好师傅回来了,便问徒弟吃的什么,徒弟以实相告, 师傅尝了尝, 感到徒弟胡乱做的这个东西酥松甜润, 糖汁似蜜, 口感一点也不比月饼差, 当下就跟徒弟商定, 以后就经营它了, 并起名叫“锅馈”。
图片
图片
05
“锅馈”变“锅魁”
“锅馈”成了当地名吃, 也成了人们走亲访友时必带的食品。当年慈禧来到原平府,锅馈当作点心摆上了桌, 慈禧看见后说:“像鞋底似的能好吃吗?”不料这一尝之后说,“不错, 炉食之魁嘛, 就是样子像个鞋底子。”此后,原平的地方名吃“锅馈”改名为“锅魁”。
图片
06
烤烙进行时
烤烙兼用 是原平锅魁的独特之处
其它地方的锅盔
或烙制 或烤制
不会同时进行
图片
而原平锅魁则是
上下有火 上烤下烙
这样不仅缩短了烤烙时间
烤烙出的锅魁火色均匀 风味独特
图片
图片
07
包裹甜蜜
原平锅魁多是甜馅
最上乘的是玫澄锅魁
一块面包一块酥
就能达到始终酥脆的效果
图片
图片
纯正胡麻油配玫瑰丝
再加上饴糖
就达到了香与甜的效果
图片
如今原平锅魁已经成为了
原平的特色饮食名片
刚出炉的锅魁热乎乎
咬一口红糖就会流出来
让人回味无穷
图片
来源:《魅力山西》融媒体工作室
图文制作:山西广电融媒体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