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新中国顶天立地的英雄,在儿女心中又是怎样的父亲?

“父亲他自己一个人,身上九处重伤,十一处负伤。他是一个真正子弹打了一身的人。 ”网络上,一段关于刘伯承元帅之子刘蒙回忆父亲的视频被播放了超过了26万次。
一群新中国顶天立地的英雄,在面对家人与儿女时,铮铮铁骨下会有怎样的柔软与温情?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可凡倾听》推出的特别节目《我心中的父亲》将于8月10日登陆东方卫视。
节目将陆续通过刘伯承之子刘蒙、陈云子女陈伟力和陈元、陈毅之子陈昊苏以及乌兰夫之子乌可力等4期节目的专访,还原英雄平凡中的不平凡,与如山背影般的父爱。
图片
■刘伯承与儿子刘蒙
平凡中见伟大
英雄也是凡人,但在那些人们看不见的平凡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不平凡聚沙成塔,汇涓成海,方显高山仰止。
首期节目将对话刘伯承元帅之子刘蒙将军。作为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帅,刘伯承是战无不胜的军事奇才,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是一名晚清秀才,曾参加最后一届科举考试且榜上有名。
图片
辛亥革命时期,刘伯承投笔从戎,开始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
1927年,刘伯承被派往苏联学习军事,在极短时间内攻克俄文关并达到专业水准。刘蒙说:“跟他去(苏联)的二十个人里头有一个年轻小伙子叫党必刚,他说我见过所有人里你父亲是最用功的一个,没有人超过他。他说你爸爸从来没有三点钟以前睡过觉,这种用功精神真是一般人谁都做不到,肯定累垮了。”
图片
如今,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游击战”这个词,正是刘伯承最早从外文中翻译过来的,命名时还参考了《史记·李广传》,真正做到了“信、达、雅”。
在刘蒙印象里,父亲是严父,但在严厉中又渗透着许多慈爱。他十分关注子女的学习与成长,教导自己学习《古文观止》的往事历历在目;他做事也极有原则,公家的财产绝不私用。在刘伯承家里的办公桌上,左右两叠信笺,一叠是公务使用,另一叠是他自己买的私人信笺,连一张信笺,他都要保持公私分明。
图片
这份清正廉洁、以严治家的优良家风,一直传承至今。
陈云子女陈伟力和陈元则也回顾了父亲在家里一身清廉、坚持原则的作风。
陈元说:“父亲说我管了一辈子全国的基本建设,我不能为自己盖房子。后来没有办法,人家机关就在他的办公室里头,用废旧的水管给他搭了一个只能容纳两个沙发的那么一个小的抗震棚,他平时就坐在沙发上看文件、读书、听广播、跟人交谈。”
图片
陈云一生都秉持着节俭朴素的生活作风,吃饭定量,菜谱常年不变,即便到晚年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也不肯吃高级补品;用水节俭,一茶杯的水就够洗一次头;常年穿一套布料中山装,到冬天才加一件军大衣。
“有段时间国家出现了一股风气,用外汇去买国外的豪华车给领导坐,有的下级单位买了车送给上级领导坐。我父亲听说以后,非常生气,给中央写信,提出来领导干部都应该坐国产车,下级给上级送车的这种不良风气应该制止。他还说一句,老汉就坐红旗车。”陈元说。
图片
陈云将子女视为掌上珍宝,却从不会让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行使方便,他对家人、子女严格要求,还定下“三不准”:一是不准家人搭乘他的车;二是不准家人接触他看的文件;三是不准家人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陈元还记得,父亲的那辆红旗车,他们只能围着车,踮起脚隔着玻璃看看,从来也没有上去过。
图片
铁血中露柔情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些为新中国出生入死的革命前辈,他们也是父亲,对于自己孩子,也有着侠骨柔肠的另一面。
作为一位革命军事家陈毅元帅的后代,从出生的那一刻起,陈昊苏就注定要经历一个颠沛流离的童年。战火纷飞,陈昊苏和弟弟们跟随母亲张茜与后方部队一起转辗行军,漫长军旅生涯的艰辛使年幼的陈昊苏比一般孩子更早懂得父母的不易。
图片
“1943年,那时候我弟弟刚出生,我也就1岁多一点,他(父亲)后来到延安去了,他那时候是新四军代军长。那时候我们都很小,所以我们还是跟母亲在一起。因为我们小,所以我母亲不可能也跑到延安去。”
在战争年代,两地相隔的亲人只能用诗信来传递思念。陈昊苏还记得母亲写给父亲的诗,“鸣声凄凄孤蝉哀,情思郁郁人伤怀。行云慵步回苍穹,游子久留羁旅中。空向行云凝眸处,望穿秋水人不至。几番报归盼欢聚,几番又传归期误。归期误,一别春秋已两度,幼儿长成双询父。”
图片
新中国的成立,让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陈昊苏也结束了自己奔波的童年。“我父亲他比较随和,他又不太管我们的教育,所以见了面他就比较温和的。而我母亲管我们就管得相当多了,所以我们都比较怕妈妈。但是父亲来了我们倒不怎么害怕他,因为他也不管我们。他如果听说我们有些地方做得很不好,不是一般的不好,那他就要发脾气。”
在陈昊苏眼里,父亲是战场上的英雄,也是生活中的慈父,他记得父亲“向高级科学进军”的题词。或许是受母亲影响,陈昊苏的文学启蒙开始的很早。高中毕业后,原本想读文科的他在父亲的劝说下选择了工科,但兜兜转转,陈昊苏还是到了军事科学院搞战史,一心向文科方向发展。
图片
“内蒙古第一批共产党人”、“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这三段共和国往事都与一位伟人有关,他就是开国上将乌兰夫。
图片
尤其是“三千孤儿入内蒙”,书写了一段超越血缘、地域和民族的人间大爱。当年拍板作出这个决定的,正是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的乌兰夫。“总理说现在南方有三千多孤儿,没有奶吃。那天上午,我父亲基本上就在院子里走来走去。以后我一打听,秘书说你父亲胆子挺大,说’来一个、养一个、壮一个、活一个’。”乌兰夫的次子乌可力说。
图片
记得当年国民党发起第二次反共高潮,乌兰夫中共地下党的身份暴露后,不得不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离开内蒙古,奔赴延安。乌可力被送往位于安塞县的“延安保小”上学。毕竟年纪小,生活不适应,想家的乌可力就沿着河水走回了延安,“我父亲也知道了,说你也太没出息了,怎么这么点事就跑啊。结果我父亲挺火,踢了我一脚,啪一脚把我踢倒了。得了,明天送你们回去,再不要跑回来了,再跑回来就不客气了。”
图片
抗战胜利后,乌兰夫回到内蒙古地区从事革命工作,乌可力的姐姐云曙碧、哥哥布赫去了解放战争前线,而乌可力则成为了锡林郭勒盟的一名通信兵。
在子女们点滴的回忆中,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以更为立体的方式被拼凑完整,可敬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