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不停联播,短视频平台为奥运传播带来了什么

东京奥运会开幕以来,在大家热情的关注下,中国奥运健儿愈战愈勇。从首金“倩”呼万唤始出来到女乒3比0横扫日本,从女排泪别郎平到全红婵的精彩一跃,回首过去十余天,鲜花与奖牌、汗水与泪水、新生与传承共同交织成了中国人的本届奥运记忆。
而在精彩的比赛之外,赛场内外的衍生内容,也成了东京奥运会的一大看点。与往届奥运会相比,今年的东京奥运会拥有更丰富的传播阵容。随着各短视频平台入局奥运转播,观众除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碎片化接收更丰富多面的赛事,这些自带流量效应的平台,也基于各自用户的特点,在奥运开幕至今的这段时间里,生产了海量奥运相关内容,其中既有邀请明星嘉宾录制的原创IP,也有网友自发的UGC内容,给这届疫情之下的东京奥运,带来了更高的关注度。
图片
截图。
“24小时”不停联播,
见证快手的多元奥运
以快手为例,该平台自7月23日起,通过平台“24小时”不停联播,每日持续放送奥运点播赛事及相关内容;不仅设置“奥运日历”让赛程一目了然,还提供了多个可供观众选择观看的频道,以及观看精彩回放的入口。
在进行精彩转播的同时,快手还上线了3档自制IP节目,从每天上午主打奥运资讯的《老铁早上好》,到每天晚上十点播出的自制综艺《奥运一年级》,期间还有不定时插播与东京奥运选手实时连线的《冠军来了》,让奥运文化的传播更加多元化。
据不完全统计,快手从7月23日起播出的所有自制节目累计时长已超过1800分钟,相当于为用户每天增加了两个小时以上的奥运内容选择。
这些衍生内容,也成为本届奥运会各大平台传播的主要素材。据了解,东京奥运期间约有将近10家省市级电视台也在奥运期间推出了定制栏目,其中上海五星体育、山东、江苏、天津、福建等地方体育频道,也都各自推出了与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合作联动的定制节目,形成更广泛,更具规模化的奥运内容矩阵。
此外,快手特别开设了快手奥运热榜,提炼奥运相关热点,进行实时更新,同时也激励用户就相关话题输出UGC内容。中国青年网官方快手号在奥运期间紧跟赛事,实时根据比赛精彩瞬间、获奖情况以及奥运衍生热点制作短视频在快手发布,均获得良好反响。其中“全红婵陈芋汐被外媒工作人员疯狂求合影”的视频引网友在评论中刷屏竖起大拇指,播放量超540万,获得近11万点赞;“全红婵谈没去过游乐场和动物园,想去抓娃娃”的视频还曾冲上快手的奥运榜,居于热榜第二的位置。
图片
截图。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31日,快手平台奥运相关内容及话题视频的总播放量已达330亿,快手奥运点播间总播放量已超过27亿,点播间总互动高达1.2亿次。
图片
截图。
作为全球首家持权转播奥运的短视频、直播平台,快手的一系列操作似乎在向外界证明,作为属于全人类的大IP,奥运会的影响力仍有值得进一步发掘的巨大空间。而短视频、直播平台的模式,或许也并非只是依赖UGC的内容消费场所,未来也可能成为头部IP的内容源头。
短视频平台开启“奥运群聊”
据不完全统计,从本届奥运会开幕截止到7月31日,快手上奥运相关内容在社交媒体及其他平台的曝光量已达到110亿,同时各大社交媒体上的奥运相关热搜,也有超过130个均是来自快手平台。
早在中国女排出征奥运前的特约直播中,快手就策划了女排与丁真的连线环节,过程中宁静突然加入直播为女排加油,也引发各平台网友热议,“宁静误入丁真连线中国女排现场”迅速登顶热搜榜首。
图片
此外,在《冠军来了》节目中,杨倩向观众展示自己的珍珠美甲,谢楠则在《老铁早上好》中在线点评吴京乱入奥运梗、认证他是奥运会大忙人,众多诸如此类快手自制节目中的“有梗”事件相继在各大平台引爆话题讨论。
图片
高关注度、高讨论度的背后,是快手等平台,为东京奥运会带来了赛场之外的内容。据了解,在快手各档自制栏目中,仅《大话奥运》一档栏目,在7月23日-8月2日期间就吸引了超过6亿人次观看直播,其中由黄健翔、跆拳道奥运冠军陈中、快手海外达人千雅折一湖、英国宝哥等人共同参与的一场直播,创下了最高在线人数达到261万的栏目开播记录。
图片
除了官方制作的内容之外,无数快手创作者也在通过自己的方式,用短视频分享奥运。“你知道东京奥运会比赛中使用的乒乓球是来自中国的红双喜吗,柔道场地以及公路自行车赛的自行车,是来自中国的泰山体育,还有举重比赛的杠铃,3x3篮球的地板,你知道它们全都是来自中国制造吗?”以快手海外用户@芭比在日本为例,这位热爱运动的中国女孩,在奥运期间逢比赛日便前往赛场外,通过组织当地留学生和其他短视频创作者,一起在现场和社交媒体上为中国加油,此前,由她制作的“东京奥运赛场上的‘中国制造’”系列短视频在快手上获得无数人追捧,这一系列视频也成为各大社交平台热议的素材来源。
奥运会,原本就是一个全民观赏、全民参与的舞台。在本届奥运会期间,此前从快手上发端,并逐渐火遍全网的“奥力给”,也成为属于新一代网民的奥运口号,奥力给一词意为“给力噢”,有加油、鼓励之意,最早起源于快手。现在“奥力给”也成了许多快手用户在为中国健儿加油、打招呼时的新方式。
通过这些遍及网络的奥运衍生内容,这届东京奥运会也打开了短视频、直播传播的大门。而快手作为持权转播商,在其中展示出了头部平台时效性强、内容丰富、原创性高的价值属性,使它早已不再是一个内容分发平台,也同时成为了赛事内容之外,东京奥运延伸内容的策源地。
全媒体内容打通,
跨平台奥运大小屏联动
事实上,除了社交媒体之外,东京奥运的“快手时间”也在向更大的范围辐射。
此次奥运期间,快手的优质短视频和自制内容不仅受大众喜爱,也获得了媒体的认可,成为各媒体奥运相关内容的主要提供方之一。据了解,包括天津卫视体育频道《每日体育新闻》、江苏卫视体育休闲频道自制奥运节目《快看奥运》以及福建体育频道、山东体育频道、五星体育、央广中国之声等,均与快手达成合作,在其各自定制的奥运特别节目中选用每日“快手热榜”以及《冠军来了》《奥运一年级》等自制IP作为内容呈现。
据不完全统计,从7月23日到8月1日,以上平台选用快手奥运相关内容的总播出期数已达66期,时长总计约700分钟,平均每天78分钟。
此外,各家电视台的前方媒体记者也通过快手直播,发布奥运现场视频等方式进行实时报道。包括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在内的头部媒体前方记者,也都在快手上发布了大量实时内容,实现了奥运内容的全平台打通。
基于跨平台的内容合作,快手塑造了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在奥运会这一国际舞台上的“新角色”,移动端的“小屏”优势得以充分利用,并成为奥运会的“第二块屏”。
而快手的入局,为东京奥运会带来了社交化、碎片化、视频化的传播新趋势,也给大众参与和体验奥运提供了新的选择。作为2022北京冬奥会持权转播商,东京奥运看起来只是快手的开场,明天,他们或许将通过更新鲜的玩法,利用短视频和直播形式进一步为奥运内容创造更多的可能性,给奥运和体育产业带来新的思考。
┃责编:张玘云
┃审核:曾繁华
┃复核: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