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开始的地方丨黑土地续写新传奇

黑龙江垦区地处小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虽然土壤肥沃,但因为自然条件恶劣,曾被称为“北大荒”。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一批批年轻人响应号召奔赴北大荒,用自己的双手唤醒沉睡的荒原。
经过一代代垦荒人的不懈努力,北大荒已经蜕变成为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粮食生产基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北大仓”。一起跟随我们的记者走进黑龙江,感受这份根植在黑土地上的垦荒精神。
盛夏时节,黑龙江查哈阳农场正在进行施肥作业。低空中,固定翼飞机卷着白色气雾,盘旋在绿色海洋里;地面上,自动机械张开近30米的双臂,穿梭田间;260多亩地,仅仅15分钟就完成了作业。
图片
图片
北大荒集团查哈阳农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伞斌
全年查哈阳粮食总产是10.28亿斤,相当于一个340万人口的城市一年的口粮。
望着飞机一次次掠过一望无垠的稻田,83岁的于振义感慨万分。作为第一代垦荒队员,他亲眼见证了这片黑土地的蝶变。
图片
图片
北大荒第一代垦荒队员 于振义
那时没有悬吊犁,铲地全是用人铲,冬天冷到什么程度,脚底下都上霜。
上世纪50年代,在全国粮食吃紧的大背景下,10万官兵化剑为犁,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支边青年一起投身北大荒,开启了“向荒原要粮”的伟大壮举。
图片
时隔五十多年,朱招兰仍然清楚地记得她和同伴们抵达北大荒的那一天。黑白老照片上,浙江知青们笑容灿烂,但是看到荒原的那一刻,这些自小在江南水乡长大的年轻人还是有些措手不及。
图片
在北大荒博物馆,老人向我们展示了这种用木头和茅草搭成的被称为“马架子”的简陋房屋,10多个人挤在六七平米的马架子里,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冬夜瑟瑟发抖。
图片
浙江知青 刘杏娣
当时还是戴着手套去割豆子,把手套都给扎透了,满手都是眼,一洗手就像针扎。
人拉肩扛,在老一辈北大荒人的奋斗下,黑龙江垦区从无到有,不仅开垦出5.54万平方公里的113个农牧场,还创下了长达11年粮食持续增长的记录。然而,进入80年代,水稻直接播撒的种植方式在高寒地区的不适应性开始逐渐显现。不仅亩产的上限迟迟不能突破,低温天或者早霜时,还会遭遇绝收。于是,二代北大荒人开始探索一种在旱地大棚里育秧、再转移到田间规模化种植的“旱育稀植”技术。
图片
黑龙江省查哈阳农场农业发展部部长 张龙海
当时没有任何一个成型的经验,也没有一个理论,白手起家,从自己做起。
为了破解难题,一批又一批科研人员蹬上胶鞋,跑遍了北方多个省份,收集了900多个水稻品种。为了观察育苗情况,张龙海和同事们吃住在田间地头,一待就是一个多月。
图片
黑龙江省查哈阳农场农业发展部部长 张龙海
苗在棚子里,人在露天里,苗很暖和,人很冷。有时候整个秧床的苗就没有了,当时也很灰心,但是我们一想到老北大荒人把亘古荒原开垦成现在的优质粮田,我们一定要继承他们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经过3年多的试验,1988年“旱育稀植”终于取得成功,水稻亩产从300斤增长到了600公斤。随后,基因育种、北斗定位、无人机作业,一项项新技术纷纷进入了北大荒的田头,如今的农场已经实现从种到收的全流程机械化,亩产达到了1300多斤。
图片
眼下,发展的接力棒交到了第三代北大荒人的手中。
进入新世纪,面对越来越多的国际优质农产品的竞争,如何拉长产业链,让黑土地产出更多效益?2006年,以压榨豆油为主业的九三,开始尝试用大豆榨油后原本要丢弃的副产品生产卵磷脂。这条生产线,一建就是4年。
图片
黑龙江省九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磷脂车间主任 付茂辉
我们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成功先例,在生产和调试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技术难题,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北大荒精神,攻坚克难。
经过多次反复试验,2009年,这条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生产线顺利投产。靠着这项领先全球的技术,生产卵磷脂不仅绿色无污染,纯度更达到97%,受到雀巢、百威等多家全球知名企业的青睐。新时代的垦荒故事还有很多,在北大荒种业,每年研发投入超亿元,审定新品种超过20个,新品种培育时间比以往缩短了近一半;在绥化,浙江新和成投资建设的生物发酵产业园,克服零下30度高寒天气的影响,提前两个月建成投产,创造了当地项目建设新速度,历久弥新的北大荒精神正以全新的方式代代相传,在广袤的黑土地上续写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