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港股发售价定为118港元,投资者打新认购冷淡

近日,理想汽车宣布其港股IPO国际发售与香港公开发售的最终发售价格均为每股118港元,这一价格低于此前预期的每股150港元最高发行价,按其全球共计发行1亿股A类普通股计算,理想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扣除包销费、佣金及估计发售费用后)预期约为116亿港元。
图片
不过,此消息未能带动理想汽车股价上涨。8月6日,美股理想汽车收盘报收30.05美元,报跌3.19%,总市值为296亿美元。
图片
从认购打新情况来看,投资者对理想汽车相对冷淡。综合多家券商数据,至理想汽车申购截止,公开招股部分融资认购额为34.71亿港元,融资认购倍数为2.31倍,预计申购倍数为6.78倍。其中,富途证券融资额14.62亿港元,华盛证券融资额5亿港元,辉立证券融资额4.68亿港元,耀才证券融资额2.5亿港元,华泰国际2.31亿港元,方德证券1.8亿港元,Funderstone、利弗莫尔、盈立证券等融资额均未过亿。
图片
资料显示,理想汽车是由李想在2015年7月创立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公司早前命名为“车和家”,2019年3月更名为理想汽车,此后通过收购力帆乘用车获得生产资质,自建工厂设在江苏常州。2019年11月开始量产的理想ONE是理想汽车的首款产品,也是其目前销售的唯一一款车型。
2020年7月30日,理想汽车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LI”,成为继蔚来之后第二家上市的造车企业。2021年7月7日,小鹏汽车正式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交易,股票交易代码为“9868”,发行价位165港元/股,成为首个在港交所上市的造车新势力。换而言之,不出意外的话理想汽车将成为继小鹏之后第二款双重上市的造车企业。
图片
造车是市场公认的烧钱项目,毕竟门店建设、产品研发、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等都是需要大笔资金投入的,这也是为什么小鹏、理想等造车品牌加快双重上市的原因。李想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理想不介意任何一种方式的融资,包括二级市场、银行贷款和发债等,“钱当然是多多益善” 。
在现金流上,理想汽车是不如小鹏和蔚来的。招股书显示,截止2021年7月20日,理想汽车现金储备为303.6亿元,而蔚来和小鹏分别为475亿元和362亿元。也就是说,理想汽车未来在开展业务和研发等方面,会受到一定的制约。
在产品布局上,理想汽车同样不如小鹏和蔚来。目前,理想汽车旗下只有理想ONE一款车型,而蔚来旗下有蔚来ES6、ES8、EC6、ET7,而小鹏旗下有小鹏P7、小鹏G3i、小鹏P5等车型,相比之下蔚来和小鹏的产品布局更加完善,而理想的产品相当单一。
图片
当然,理想与小鹏、蔚来不同之处在于,理想汽车为增程式混动车型,而小鹏和蔚来为纯电动车型。今年7月,理想汽车单靠理想ONE一款车型交付了8589辆,而小鹏和蔚来交付量分别为8040台和7931台,环比分别增长22%和下降了1.9%。1-7月理想汽车总交付量38743辆,小鹏汽车累计交付38778台,蔚来汽车累计交付49,887台。从全年来看,蔚来仍然领先于理想与小鹏,但是从单一车型来看,理想汽车的优势远高于蔚来小鹏。
招股书显示,理想汽车勾画出了未来宏大的目标:2022年推出全新的“X”平台,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一款全尺寸豪华增程式电动SUV,2023年推出两款高压纯电动汽车,并且每年都至少有两款纯电动车新产品推出。
图片
总体来看,理想汽车双重上市或许能够解决资金问题,但是是否能够持续获得市场的资金支持也需要看理想汽车产品的表现,不单单只有理想ONE,如果理想纯电动产品不能打开市场,那么想必市场对理想汽车的期望也不会很大。短时间内理想汽车仍需要依靠增程式布局市场,到2023年才推出纯电动车型,届时当前入局造车的跨界车企都已陆续推出新车,理想汽车还会有机会吗?
汽车行业关注 人气汽车新传媒
每天分享有价值的汽车新闻
汽车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