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公布处理决定!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反服从

图片
别再用陪酒来试探这届年轻人的“服从性”了。
全文9464字,阅读约需20分钟
文|邓双琳 张琳 谢中秀 闫俊文
赵晨希 郭一梦 曹杨 杜晓玲 孔月昕
编辑|邓双琳
来源|燃次元
ID:chaintruth
题图|Pexels
阿里“女员工被侵犯”事件有了最新进展。
8月9日凌晨,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在阿里内网公布了阶段性内部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同城零售事业群总裁李永和(老鼎)和同城零售事业群HRG徐昆(丁冬)引咎辞职;阿里巴巴集团首席人力资源官童文红受到记过处分;涉嫌男员工和女同事在酒醉状态下有过度亲密行为,严重违反公司规定,予以辞退,永不录用,关于他是否有强奸或者猥亵等违法行为,警方正在调查取证。
8月7日晚间,一份长达8000字的匿名长文,将阿里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该爆料长文中提到,7月27日,其被领导要求在KTV陪客户喝酒,被灌醉后遭客户猥亵,又被领导侵犯。事件发生后,受害者多次向公司更高管理者和HR寻求处理,得到的却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敷衍、被欺骗”。
受害女员工迫于无奈,打印了传单,带着喇叭,到公司饭堂现场进行曝光,这才引起了阿里内网和外界舆论对该事件的重视。
8月8日上午,张勇在阿里内网帖子里为此事中各级主管的冷漠和没有及时处理道歉。张勇称:“对这样的事情发生在阿里,该道歉的不仅是HR团队,相关的各级业务主管都有责任,都应该为冷漠、为没有及时处理而道歉。从我开始,从管理者开始,我们每一个人必须有深刻的触动、反思和行动!”
不少阿里在职员工也都公开表达了愤怒。8月8日晚,#6000名阿里人关于807事件的联合倡议# 的词条登上了微博热搜第一。倡议中,阿里员工表示,女员工被领导性侵事件的真相目前仍在调查中,相信警方会积极侦办、公司会推动事实查明及行动落地、受害者也会获得合理的解释及补偿。
倡议中提到,当事女同事向上申诉未果、食堂维权被驱赶、再到高管和相关人员拖延处理及已读不回,这显示了公司组织治理的系统性漏洞,也反映了对女性员工权益保护机制的缺失。对此,Aliren help Aliren建议,正视当事人在内网提到的两点诉求,给予当事人带薪长假,给予足够的心理恢复时间及支持。
另外,建议公司在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额外为当事人做工伤鉴定,并给予合理补偿。以及给当事人及家属提供中长期优质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及回访。阿里巴巴员工希望,借此事件推动员工,特别是女性员工职场反性骚扰、反性侵制度的建立。
在“阶段性调查和处理决定”中,张勇表示,接下来,阿里将继续在三个方面反思和行动:一是开展对于包括性骚扰在内的员工权益保护的培训和调查,开通专门举报通道;二是对性骚扰零容忍,由外部专家和员工代表共同制定《反性骚扰行动准则》;三是旗帜鲜明地反对丑陋的陪酒文化,不分性别,阿里巴巴无条件支持员工拒绝陪酒。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劝酒文化”,并不是什么传统酒文化的一部分,而是一种服从性测试。目的就是要测试对方是否容易驾驭,如果对方在酒桌上服从于权力,就会被迫让渡更多权利。
除了劝酒,职场上带有强迫性质的一些团建拉练、“破冰行动”、来自上级的性骚扰、甚至自上而下默认的996加班风气等,都是或明或暗的服从性测试。
据了解,大公司的企业文化中,大多重视服从性测试,有些甚至还会进行服从性训练,如同“指鹿为马”一般,对显而易见的荒谬依然表示服从,是上位者对下位者底线的试探和施压。但很多掌权者还没意识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开始出现“反服从”意识了。
阿里受害女员工勇敢地去向上级举报、去食堂公开曝光,还有“6000名阿里人关于807事件的联合倡议”,其实都是“反服从意志”的体现。
只有坚决地反抗上位者的不合理压迫,才能为自己争取到更健康的职场环境。但目前的现实情况是,一些年轻人的“反服从”,却会招致上级更加变本加厉的“穿小鞋”、甚至被迫离职的结果。我们距离想象中的健康的职场环境,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本期小酒馆,我们和几位年轻人聊一聊自己对于职场中的不合理要求“反服从”的故事,他们之中,有人遭遇领导性骚扰后,甩了领导一巴掌;有人不想陪领导喝酒,拒绝了领导伸来的橄榄枝;有人被老板要求无偿主动加班后,仍然准时下班。
我们乐于看到的是,这一届的年轻人,越来越勇敢地说“不”。他们看起来很“勇敢”,实际上只是履行了自己应有的权利。即便这些“反服从”的年轻人最终的结果大都是离职、跳槽或不再被上级重视,但他们仍然不后悔。
遭遇职场性骚扰,我甩了领导一巴掌
三言 | 女 26岁 大客户经理
现在的我完全不喝职场酒,陪酒这件事自然轮不到我。但实际上我酒量还不错,但我只喝“开心酒”和“熟人酒”,滴酒不沾的严重“酒精过敏”患者是我的职场“人设”。
让我学会在职场用“保护色”的自然是过往的磨练。那时候我还是职场“小白”,正处于上升期的我深受公司大领导重视,直属领导也顺势抛出橄榄枝,每天把“自己人”、“有意培养”和“升迁路径”等挂在嘴边,我也没多想,只觉得要好好努力工作,多学习积累经验。
直到有一天,快下班的时候,直属领导让我下班陪他去见客户。纵使我心里不愿意,但也明白公司中高层的岗位职责之一就是客户关系维护,要想往上走,这一步早晚免不了。
图片
图/《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在饭桌上觥筹交错的期间,客户举起了白酒瓶要给我倒酒,直属领导赶紧接过酒瓶让我给客户敬酒。我佯称自己酒量太差,完全喝不了白酒,才勉强换成了红酒。一开始还好,说着场面话,酒也允许我慢慢喝,但当客户和领导喝得有点多了以后,竟然开始口无遮拦,讲起了“黄段子”,也要求我把酒“干了”。我意识到不妙,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我开始装醉躲酒,甚至用上了“去厕所吐”的演技,并给朋友发了信息,让朋友来接我。
终于结束了这场让我心惊胆战的应酬,在饭店门口我说等朋友来接,但直属领导不由分说地把我拉上车,非要送我回家。和领导并坐在后排的时候,我努力将自己蜷在车门处,尽量离醉酒的领导远点,但他还是拽着我的胳膊给我讲“奋斗史”,搂着我的肩膀开始“画大饼”。我边忍边躲,默默计算到家的时间。
也许是我的容忍给了他“胆气”,结果,更过分的是他的嘴竟然凑了上来,这我真忍不了了。我一把推开他,边骂边甩了他一巴掌,并让司机停车,飞似地逃下车,并迅速在路边重新截了辆出租车回家。后视镜里,我看到他也下了车,不由得一阵后怕。
回到家的我冷静了下来,开始想这件事情接下来该如何处理。第一个想法是他的行为已经构成了职场性骚扰,理应受到惩罚,但因为没有造成实际伤害,无法取证;第二个想法是把事情闹开,让大家看清他的嘴脸,可是多一条桃色新闻对于单身高管来说影响不大,且女生被“反咬”的例子比比皆是。
思来想去,离职成了唯一的选择,因为我不想给自己留下二次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但对于一巴掌打掉一份工作,我一点都不后悔,如果我不反抗,我所受到的伤害一定会更严重,就算我为了保前途,当天侥幸应付过去,未来也难保再次涉险。我也有想过离职后再发封公开信到公司邮箱,但因为行业圈子太小,权衡下来,对我造成的伤害会大于他,只能作罢。
对于职场性骚扰,女生一定要大声说不,保护好自己。对于不能轻易选择辞职的女生,可以以录音或录像的方式取证,一击即中,让对方受到法律制裁,就算不想公开,手握证据也会让对方忌惮,不敢再骚扰你。如果和我一样事发突然,无法取证自证的,也要在当下明确拒绝,找到最佳的处理方法,不要让自己再次受到伤害。
因为受不了职场酒文化,我果断辞职
旎旎丨女 26岁 创业中
和阿里被侵害女员工一样,我之前的工作也偏销售性质,是一名商务。
商务有对接客户的需求,免不了很多饭局、酒局,但饭局、酒局是否一定伴随着对女性的剥削和侵害,答案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更多跟你所在的公司和领导有关系。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公司的大客户经理,平时也需要联系、沟通客户。但在这家公司时,我从没陪过酒,最多是拜访客户、陪客户喝茶。因为当时的公司文化和领导都会保护女孩子,遇到应酬喝酒都是让男同事出马。
跳槽到上一家公司之后,我才真正认识到了职场酒文化的恶臭。在上一家公司时,我做的是商务,大概每个月都会有一两次应酬,期间也伴随着各种劝酒、灌酒,和以“开玩笑”的形式讲出来的污言秽语。但那些还没有过火,我也想着为了工作,就忍忍吧。
直到有一次,领导拉我去一场应酬。这场应酬一共五个人,包括我、我领导(男),还有一位对方公司、跟我爷爷差不多年纪的老领导(男),以及两个40多岁的男经理。只有我一个女生。
这是我人生目前为止,最黑暗的一个晚上,整个房间四个男人,每一个都对我不怀好意。我领导说他身体不适不能喝酒,让我代喝。对方两个40岁的男经理为了哄老领导开心,一直给我劝酒、灌酒,还说:“虽然大家都是有家室的,但今天出来玩就是单身,坐在一起就是朋友,没有年龄之分。”
对方老领导看着我,说我跟他孙女一般大,看着我就很亲切,却一直给我倒酒,而且白酒、红酒混着倒,还讲黄段子给我听。为了缓解处境,我就顺着他的话,跟他聊他的孙女,说自己跟他的孙女差不多大。这可能让他良心发现,于是收敛了很多。
但另外一个男经理却不依不饶,一直说着“跟老婆分居了没感情”,说自己“多么孤独”,还炫耀他有钱,说他家在某个地段有一套公寓,以后给我住,并且不停揩我油。
几个男人行径统一、目的明确,就是给我灌酒。还好我一直不断喝水,稀释酒精,才让自己保持清醒、没有喝醉。最后饭局即将结束,那个一直灌我酒的男经理还提出送我回家,并且一直跟着我到了楼下。下了楼,他的司机把车停在过道中间,把路都堵住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
庆幸的是,我当时看情况不对,提前跟男朋友说了来接我,而且他也及时赶到,这才把我“救”了出来。记得当时我跟我领导说男朋友来接我的时候,他还一脸诧异,说:“你入职的时候不是单身吗?”其实,我男友当时刚和我在一起一周,但领导的这句话,让我十分不适。
那天之后,我尝试继续正常工作。但在后续跟对方老领导跟进当晚谈好的事宜时,他却告诉我:“那天没喝开心,要再约时间喝一下、开心一下。”这才让我彻底意识到,这是一个泥潭,应该赶快离开。于是,两周之后我拿到工资提了离职。那时我才刚入职这家公司三个月。
现在我在创业,虽然环境不太好、创业不太顺利。但相比于那个夜晚,现在处处都是光明。之前看《觉醒年代》,辜鸿铭讲中国人骨子里有一种“温良”,虽然他解释说“温良”不等同于温顺,但事实上大多数中国人是温顺的、隐忍的,遇事忍是第一反应。
不过现在年轻的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了,我们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更勇于做出自己的选择、走自己的路,一些低俗的现象也应该被拒绝了。
当性骚扰发生在周围人身上
你会去阻止吗?
杨文 | 男 30岁 活动组织策划
对当事者而言,性骚扰本身或许不是最致命的,同事、朋友等周围人的默认看不见,或者当事者孤立无援,才是最致命的。
这是我一位女性同事朋友的经历,也是电视、自媒体文章常常讲述的职场性骚扰离我最近的一次。
大概是3年前,2018年6月,我们公司和另外两家公司合作,联合在厦门办了一场活动,会议型的活动规模不大,在300人左右,为期一天。我们公司20个人全都去了,公司有16个女生,4个男生。大家分工也很明确,我们上下楼搬东西,运送物料,女生放桌签,帖海报。
活动会议前期准备一般要到前一晚的凌晨一两点,甚至通宵。但因为大部分人都是90后,一起也玩得来,所以一开始大家都很和谐。
我的这位女性同事是位95后,山西人,长得文静,说话很轻声,可能是大学刚毕业,有点害羞。那时候她刚入职公司不到两个月,没见过她红过脸或是大声说过话,只是安安静静地在角落里做工作。这次会议,她也努力跑前跑后,给其他同事打打下手,递个东西。
图片
图 /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会议很成功,起码没出大乱子,很顺利落幕了。正事办完,没了压力,接下来自然是庆祝,大家坐在厦门的一个码头大排档喝啤酒,吃海鲜,吹海风,做游戏,各自找相熟的朋友聊天看海景。
在一阵嬉闹中,大家分散开,谁也没注意到,酒过半巡,一个容纳10人的酒桌上就剩下两个人了,一位是我的女性同事,另外一位则是合作公司的中年领导。两个人一开始并不坐在一起,后来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了,就坐在了一起。
当时我也走开了,并未亲眼得见,后来问一些同事,才零星还原起当时的场景。
当时这位领导贴着我的同事,甚至一度拉着这位女同事的手,灌起酒来。对方毕竟是合作公司,女同事刚出校门不久不知该怎么招架,吓得就像一只受到惊吓但不知怎么办的兔子。
她几乎不懂得摆脱之道,拿起酒杯就和对方碰,只知道坐在自己身侧的是合作公司的大领导,是这次以及未来合作的重要伙伴,不能得罪。最重要的是,没人替她解脱,或者说, 她寻求不到任何人的帮助,因为没人在她身边,甚至在那一刻,她能感觉到,她没有朋友。
回到酒店之后,她一个劲儿哭,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她的遭遇,大家都过来安慰她。一位目睹的同事解释说,他当时以为就是长辈对晚辈的关心,两个人在开玩笑。还有一位同事说,他不敢相信,性骚扰会发生在文化公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