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蛙》,诺贝尔和茅盾文学奖颁奖词,有何不同?

九年过去了,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事情一直争议不断。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蛙》,巧合的是,就在前一年,也就是2011年,这篇小说也获得过茅盾文学奖。那我们不妨来看看同样的《蛙》,两个奖项的颁奖词有何不同。
图片
莫言获得茅盾文学将
《蛙》以多端的视觉,呈现历史和现实的复杂苍茫,表达了对生命伦理的深切思考;从容自由,机智幽默,平实中尽显生命的创痛和坚韧,心灵的隐忍和闪光,体现了作者强大的叙事能力和执著的创新精神。”这是《蛙》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颁奖词。
在这颁奖词里,“多端”、“历史”、“现实”、“伦理”、“深切”、“从容”、“创痛”、“关切”等词汇,是褒义,至少是中肯的。小说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对生命和伦理进行了思考,表达了生命的创痛与坚韧。而作者的叙事能力很强大,具有创新精神,语言平实又不乏机智幽默。从语言、故事、深度三个方面,对《蛙》都作了很高的评价
图片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是诗人,他扯下程式化的宣传画,使个人从茫茫无名大众中突出出来。他用嘲笑和讽刺的笔触,攻击历史和谬误以及贫乏和政治虚伪。他有技巧的揭露了人类最阴暗的一面,在不经意间给象征赋予了形象……”这是《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部分颁奖词。
在这篇颁奖词里,“程式化”、“宣传画”、“嘲笑”、“讽刺”、“攻击”、“谬误”、“贫乏”、“虚伪”、“揭露”、“阴暗”等词汇,无一不是贬义词。“幽默”变成了“嘲笑”,“思考”变成了“讽刺”,“创痛”变成了“阴暗”。就这样,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和茅盾文学奖的颁奖词,给人感觉是完全不一样。
图片
莫言《蛙》
莫言的《蛙》获得茅盾文学奖没有任何争议,但同样的这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却争议不断。原因在哪里?主要就在这完全不同的颁奖词上。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对《蛙》的解读,重点不在小说本身,而在小说里隐藏的“更深层”的东西。
他们感兴趣的是“程式化的宣传画”,是“历史和谬误以及贫乏和政治虚伪”,是“揭露人类最阴暗的一面”。他们显然是过度解读了莫言的《蛙》,给《蛙》这部小说赋以了太多的“象征意义”。这已经超出了文学的范畴,有点往“政治”方向带偏了。
图片
莫言
对于诺贝尔文学奖这样的颁奖词,莫言却“没有异议”。甚至在获奖感言里,莫言又讲了几个故事加以“补充”,其中就包括引起争议的“拾麦穗”的故事。这些,就是导致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争议不断的主要原因。
有人会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又不是莫言自己写的,怎么能把账算到他头上?这话确实有点道理,但是颁奖词莫言自己不能写,那获奖感言总是他自己写的吧?他为什么要讲那几个故事呢?为什么不对自己的《蛙》进行“纠正”性的总结呢?
图片
鲁迅先生
1927年,有人提议推荐鲁迅先生去参与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但被鲁迅先生断然拒绝了。鲁迅先生一是比较谦虚,觉得自己水平不够。再一个就是他明白,作为中国人,去参与诺贝尔文学奖的竞争,别人是会“另眼相待”的。鲁迅的预见,在莫言身上果然得到了验证。
图片
莫言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是他的错。但是,他不应该“附和”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的颁奖词。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莫言听到这样的颁奖词,拂袖而去,不领这个诺贝尔文学奖了,结果会怎么样?那他也许真的就在向鲁迅先生靠近,接近于伟大的作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