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亡后在民国时期前清四大太妃分别是哪四位?她们最终结局如何?

1912年2月12日清朝的隆裕太后以年仅6岁的末代皇帝溥仪名义宣布清帝退位,而在溥仪退位时,清朝的后宫中除去隆裕太后之外还有着同治和光绪的四位遗孀,分别是同治的瑜妃、瑨妃、珣妃以及光绪的瑾妃。
隆裕太后在宣布溥仪退位之后一年多点时间就因为亲手葬送了大清王朝,抑郁去世,她去世后皇宫中以这四位太妃地位最为尊崇,四人也都一直活到了民国时期才去世,因此在当时被称为逊清皇室四大太妃。下面就说一说这四位一直从清朝活到民国时期的四位皇家寡妇结局如何。
图片
名门之后年纪最长最先去世的珣妃
同治的珣妃是正蓝旗蒙古人,姓阿鲁特氏,她的父亲是大学士赛尚阿,她老爹赛尚阿算是晚清活历史了,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六个朝代。
其实赛尚阿家族阿鲁特氏并非蒙古贵族,阿鲁特氏这一支家族直到赛尚阿和儿子崇绮才真正成为清朝官场贵族,赛尚阿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获得道光帝的赏识被提拔重用,他的儿子崇绮更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蒙古状元。
图片
珣妃是赛尚阿侍妾所生的老来女,有意思的是她与侄女也就是崇绮之女一同被选入同治的后宫之中,不过比她还大了三岁的侄女则因为母系家族血统与慈安太后是亲戚被选为同治的皇后,也就是后来的孝哲毅皇后,而珣妃在最初入宫时只是被册封为珣嫔,单以品级而论她这个嫔比侄女的皇后地位差了四级。
同治是6岁继位,在17岁时才大婚,同治大婚时慈安和慈禧两宫太后为他选了五位美女入宫,在这五人中立谁为皇后成为焦点,孝哲毅皇后也就是珣妃的亲侄女,她的外祖母钮钴禄氏是慈安太后的亲姑姑,因此她是慈安太后的姑表外甥女,有了这层关系,因此慈安比较支持孝哲毅皇后当皇后。
图片
而孝哲毅皇后的外祖父是郑亲王端华,咸丰临终时命端华等八人为顾命八大臣辅政,八人辅政妨碍了慈禧专权,于是慈禧联合慈安还有恭亲王奕发动辛酉政变,将顾命八大臣全部整了下去,端华被慈禧赐死,因此慈禧十分不喜爱与端华有血缘关系的孝哲毅皇后,所以她也不同意同治立其当皇后。
慈禧当时更加属意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富察氏当皇后,富察氏出身清朝政治豪门,她是乾隆原配皇后富察皇后家族的后人,因此家族出身非常高贵,这也是慈禧希望同治能立她当皇后的原因。
图片
由于慈安和慈禧两宫太后意见不统一,因此最终决定权来到了同治这里,同治最终选了孝哲毅皇后立为皇后,这主要在于他十分不喜欢老妈慈禧处处干预自己,再者孝哲毅皇后可能确实长得比富察氏漂亮。
同治册立孝哲毅皇后之后,富察氏被册封为慧妃,珣妃和瑜妃当时都被晋封为嫔,瑨妃则被晋封为瑨贵人,这就是同治最初的后宫配置,除了皇后之外,一妃二嫔一贵人。
图片
虽然慈禧不喜欢珣妃的侄女孝哲毅皇后,不过她对珣妃还算不错,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也就是同治病危的时候,慈禧下旨将慧妃直接晋升为皇贵妃,珣妃等三人各晋升一级,珣妃也是在这时候才晋升为珣妃。
不过光升级也没用,同治在这一年年底很快就病逝了,年仅19岁的珣妃就开启了守寡的人生。
到了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又将珣妃和瑜妃晋封为贵妃,此后一直到光绪去世溥仪继位。
图片
溥仪以兼祧同治和光绪两脉继承皇位,但是继位后尊光绪的皇后为隆裕太后,这样一来引起了珣妃和瑜妃的不满,二人的怨气比较大,认为只新君即位只尊光绪这一支不尊同治说不过去,于是隆裕太后为了平息二人的怨气,以溥仪名义下旨晋封二人为兼祧皇考皇贵妃,这样一场清朝亡国前夕的后宫之怨才算化解。
此后珣妃一直平静的生活在紫禁城中,也偶尔帮忙照顾一下年幼的溥仪,直到1921年去世,享年65岁,她也是清朝灭亡后四位太妃中最早去世的人,她死后溥仪上谥号为庄和皇贵妃。
图片
才貌双全的瑜妃
瑜妃赫舍里氏是正蓝旗锡伯族人,她的祖父是道光时期平定新疆张格尔叛乱的名将舒兴阿,祖父舒兴阿曾官至伊犁将军,也因为舒兴阿在官场的崛起,瑜妃家族才开启了与满清高级宗室联姻之路,瑜妃也得以步入同治后宫成为皇妃。
同样由于入宫时是孝哲毅皇后和慧妃争位,因此根本没有瑜妃、珣妃、瑨妃什么事,入宫之后,同治非常喜爱原配皇后孝哲毅皇后,但是除了孝哲毅皇后之外,同治最喜爱的妃子那就是瑜妃了。
图片
这就是因为瑜妃身材苗条,肤白貌美,花容月貌,是同治和光绪两朝后宫中最为美丽漂亮的妃子,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典型的白富美。
瑜妃不仅长得好看,还非常有才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自号懒梦山人,在后宫寂寞时就以写诗消遣,文笔颇佳。
同治在与孝哲毅皇后恩爱之余,每晚宠幸最多的就是瑜妃。从同治对孝哲毅皇后和瑜妃的喜爱来看,可以说明同治是比较喜欢有才学的女孩,孝哲毅皇后和瑜妃都有着共同点,那就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非常精通,是典型的才女。
图片
但是像孝哲毅皇后和瑜妃这般有才能的女人慈禧是非常忌惮的,因为慈禧害怕她们万一有了野心会和自己争权,所以慈禧不准同治经常与她们俩在一起,非要强迫同治去宠幸年仅14岁还无知无识慧妃,因此引起了同治的逆反心理。
同治在被母亲慈禧的逼迫之下,索性谁都不宠幸了,一度带着恭亲王奕的长子载澄兄弟二人一起去烟花之地快活。同治如此所为,也导致了后宫一位皇后四位妃嫔都守了活寡,一直到同治后来病逝,又都从守活寡变成了真守寡。
图片
瑜妃在同治临死前被晋升为妃,此后孝哲毅皇后在同治去世后仅七十多天也跟着一起去世了,慈禧伤感儿子英年早逝,害怕睹物思人,因此很少见同治遗留下的四位妃嫔,也只有慈禧比较喜爱的慧妃还能偶尔受到召见,其他妃嫔慈禧几乎很少过问。
在这种情况下,瑜妃和珣妃一同在光绪二十年慈禧过六十大寿时被开心的慈禧随喜般的晋升为贵妃,此后的岁月里瑜妃就靠琴棋书画在宫中解闷。
一直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带光绪和光绪的皇后还有瑾妃出逃西安,在临行前还顺手害死了光绪宠爱的珍妃,但慈禧却偏偏没带儿子同治遗留下的四位妃嫔,慈禧将她们四人丢在北京任由她们自生自灭。
图片
八国联军侵华这一刻也是瑜妃迎来了人生的高光点,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当时慧妃名位为皇贵妃,按级别来说慈禧和光绪以及光绪的皇后都出逃了,紫禁城中以慧妃地位最为尊崇。
但慧妃毫无见识,听闻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吓得在紫禁城中整日以泪洗面,一时之间皇宫之中太监宫女群龙无首,这时候瑜妃站了出来,她积极组织太监宫女继续维持皇宫中的日常秩序,并一面召集外臣商议应对之策,以及召集护卫守卫宫廷。
幸运的是八国联军虽然攻入紫禁城,但并没有过度侵扰后宫,当时联军总司令英国中将爱德华·西摩尔在紫禁城还绅士的向瑜妃敬礼。瑜妃面对八国联军镇定自若,指挥朝臣和护卫保卫内宫,可以看出她颇具领导能力。
图片
但是慈禧带着光绪等人回京之后对瑜妃组织保卫内宫的事只字不提,慈禧依旧喜爱和信任慧妃,光绪三十年(1904年)慧妃去世时,慈禧更是赐予了她近乎皇后的葬礼,这让瑜妃心里应该是非常不平衡。
即便心里在不平衡,瑜妃也只能忍在心里,毕竟她不敢表现出对慈禧的任何不满,否则她的地位更加堪忧。
此后瑜妃一直平静的在后宫生活到光绪和慈禧都去世了,溥仪继位,溥仪继位之后瑜妃就开始活跃起来,因为隆裕太后比慈禧差远了,她可不像慈禧那么不好对付。于是瑜妃挑唆和自己资历差不多的珣妃,二人一起抗议溥仪继位只尊光绪遗孀,最终她顺利的在溥仪继位后被晋升为了皇贵妃。
图片
1913年隆裕太后因代替溥仪签订退位诏书亲手埋葬了大清,她也为此抑郁去世。清朝灭亡后,根据民国政府与清政府签订的《皇室优待条例》中规定,允许溥仪可以在紫禁城内继续称帝,也就是说紫禁城还是溥仪的小朝廷。
因此在隆裕太后去世后,瑜妃更是自认为自己在后宫中颇具领导能力,请溥仪在紫禁城小朝廷内封自己为皇太后,结果这件事被满清遗老以没有先例所拒绝。
此后瑜妃继续安稳的在紫禁城中生活,直到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随后冯玉祥修改《皇室优待条例》,命部下鹿钟麟将溥仪从紫禁城中赶了出来。这样一来瑜妃也就被迫离开了自己生活了大半生的紫禁城。
瑜妃娘家此时也早已没落,她无处可归,只得和瑨妃二人一同投奔了奕的长女大公主荣寿公主那,此后瑜妃在1932年于荣寿公主府病逝,享年77岁。由于瑨妃在瑜妃去世不久后也去世了,因此两人一同出丧,这也是北京城最后一次皇家出丧,场面非常壮观隆重,可以说当时老百姓万人空巷的去看瑜妃出丧。后来在1935年瑜妃和瑨妃棺椁才正式入葬同治的惠陵妃嫔园寝。
图片
地位最低的瑨妃
瑨妃西林觉罗氏是满洲镶蓝旗,她出身于清朝中低级官吏家庭,所以入宫之后地位一直不高,最初只是瑨贵人。
按照瑜妃和珣妃晋升时间线,瑨妃总是比她们低一级,同治临死时她被晋封为瑨嫔,慈禧过六十大寿时,她被晋封为瑨妃,到了溥仪继位,人家那两位都晋升到皇贵妃了,她才晋升为贵妃。
1913年隆裕太后去世之后,后宫之中也没多少人了,因此瑨妃才被晋升为皇贵妃。到这时才算是和瑜妃、珣妃这两位看齐。
图片
此后瑨妃就一直安分守己继续生活在紫禁城中,由于家族身份地位低微,瑨妃在皇宫中一直是不争不抢,随遇而安,也不像瑜妃那样有想当太后的野心,是一个非常淡然的女人。
1924年之后瑨妃又随着瑜妃一同搬到了荣寿公主那居住,此后二人又在荣寿公主那生活了将近10年才去世。瑨妃在1933年才去世,享年78岁,之后和瑜妃一同下葬进了同治的妃陵陵寝。
珍妃的姐姐瑾妃
上面说的都是同治的遗妃,四大太妃中只有瑾妃是光绪的遗妃。光绪的遗妃比较少主要在于光绪总共就只有一位皇后和两位妃嫔即珍妃和瑾妃。
珍妃和瑾妃是亲姐俩,她们姐俩都是满洲镶红旗他他拉氏家族出身,父亲是户部侍郎长叙,瑾妃是姐姐,珍妃是妹妹。别看是珍妃和瑾妃是亲姐妹,但是姐俩长相却是大不相同,珍妃娇媚可人,瑾妃却是憨实敦厚。
图片
而光绪后来独宠珍妃,对皇后和瑾妃都是冷落一旁也是有原因的。瑾妃和妹妹珍妃最初入宫时都是嫔,也是慈禧六十大寿时才被晋升为妃。
此后珍妃在戊戌变法中触怒了慈禧,因此被打入冷宫,后来在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出逃前夕还将她暗害。瑾妃也因妹妹关系受到牵连,一度被慈禧降为贵人。
不过别看慈禧十分不喜欢珍妃,但她却对瑾妃颇为喜爱,因此瑾妃被降为贵人后很快又恢复了妃位。
此后溥仪继位,瑾妃被晋升为贵妃,等到了清朝亡国之后,瑾妃再度被溥仪的小朝廷晋升为皇贵妃,在四大太妃中,瑾妃是年纪最小,资历最浅的一位。
图片
不过别看瑾妃年纪最小,资历最浅,但她却是其中思想最为开明的人,在隆裕太后去世之后,瑜妃拉拢同治的珣妃和瑨妃企图和瑾妃争夺溥仪的母权,但瑾妃却默默地轻易地把她们企图全都打空,就因为瑾妃思想开明,对溥仪十分鼓励,她鼓励溥仪学习西方文化,所以溥仪一度关系与她非常亲近。
当然在紫禁城守寡的日子中,瑾妃更多的时间是用在了钻研厨艺上,她经常自己做些美食分赏给宫女太监品尝,日子过得也比较优哉游哉。
瑾妃在1924年因胀症而死,享年51岁。本来瑾妃死后要在紫禁城中停棺丧满才能下葬,结果正好她死的时候赶上鹿钟麟带人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因此瑾妃死后被匆忙抬出了紫禁城,很快就被安葬到了清西陵光绪的崇陵妃园陵寝安葬。
图片
瑾妃在死后13年也就是1937年被人盗墓,盗墓者是清西陵所在地易县当地人关友仁和鄂士臣等八人,他们误将瑾妃陵寝当珍妃陵寝盗挖,他们以为珍妃极受光绪喜爱,死后陪葬品定然丰富,岂知错挖了珍妃姐姐瑾妃的陵寝。
写在最后
四大太妃除了出身低微的瑨妃之外,几乎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清朝都快亡国的时候她们还想着争身份争地位,清朝亡国之后,她们还想着争溥仪的母权,真是三个女人一台戏,更何况是四个女人了。
不过她们四人结局还都算是不错,属于寿终正寝,一辈子都生活在皇宫中没受过太大委屈,年老了还能寿终正寝,命运算是对她们不薄了。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