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年,微博“抗战直播”背后是三位上海交大校友

1937.7.7~1945.8.15,无疑是值得国人铭记的一段岁月。75年后,这整八年的岁月被平行搬到了微博时空。
图片
“抗战直播”开始 微博截图
2012年7月7日,微博号“抗战直播”发布了第一条微博。其后,博主每天以现场直播的形式还原历史每一日的进程。八年后的2020年8月15日,其发布的“日本投降!”四字短微博火速出圈,网友纷纷前来打卡,惊觉在八年的平行时空中,34918条微博,每一条都是无声中的一记惊雷。
一年后的今天,不少网友重回“抗战直播”2020年8月15日的微博下打卡。事实上,“抗战直播”并未在这一年中断更,而是自2020年9月18日开始,开启了一场新的抗战马拉松式直播。
平行时空下的抗战直播
点开“抗战直播”的置顶微博,博主写到“我们直播抗战,并非为了鼓动仇恨等负面的情绪,而是想适度唤起遗忘。”
博主以日均十条的频率更新微博,到2020年8月15日,已发布了34918条微博,而截至目前,已发布微博愈四万条。微博每日对照75年前的历史,播报历史上当天的战争实况、国际形势、抗战人物、武器装备,甚至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囊括其中。
图片
“抗战直播”对头像的回应 微博截图
微博的头像是屡屡被网友问及的一个问题,博主在2012年曾回复,头像一个正在准备出击的普通抗日战士,来自1937年8月21日《伦敦新闻画报》。“他后来的命运无从得知,与他一样奋战和牺牲的战士大多没有留下姓名,但他们代表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在日常的博文下,网友跟着直播共情,评述当时的局势或武器装备的水平,不时也有网友感慨“恨不得直接快进到1945年8月。”“我们知道什么时候胜利,但很多人不会知道了。”
有网友跟帖了八年,“八年前偶然看到这个微博,一直默默关注,八年对于我来说都很漫长,真不知道当年的先辈是怎么坚持下来的。”而在八年直播结束后,一部分网友说,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华民族的局部抗战已经打响,提议博主从1931年9月18开始直播前六年,完成十四年的抗战直播。
2020年9月18日,“抗战直播”发布博文,“今天是1931年9月18日。
图片
2020年9月18日,“直播”重启 微博截图
“抗战直播”博主是上海交大校友
事实上,“抗战直播”的背后,是三位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友——姜涛、钱寅浩、席康。
图片
姜涛、钱寅浩、席康 上海交通大学 图
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了解到,出生于1975年的姜涛从本科起便在交大学习经济管理,也是三人中最初萌生做直播抗战念头的人。
回想起抗战直播最初,姜涛说,自己过去和很多人一样,对近代史总有一种屈辱感,又一直试图挖掘和体悟中华民族骨血中的精神。后来他了解到,一名英国牛津大学的学生在国外的社交媒体上“直播二战”,他觉得这个形式可以借鉴。在资料方面,他得到了《申报》的全扫描件,如获至宝,心里也有了底气,项目准备启动。
其后,姜涛的两位合作伙伴也爽快地答应了加盟。做投资研究工作的钱寅浩个人比较喜欢历史考据,这与他的本职工作有契合点。席康喜欢军事历史和武器装备,在抗战直播微博发布半年时加入了团队。此后,三个交大校友的团队组织完成,开始了这场八年“抗战长跑”。
三人都并非历史科班出身,每周要花十几个小时整理素材。为了保证直播的真实性,三个人需要对各自获得的信息进行验证、比对,而这往往需要查阅其他资料来求证。姜涛、钱寅浩和席康以一手历史资料为原则,通过互联网搜索当年报纸的电子版,再辅之以历史人物传记,力求还原真实现场。《申报》《新华日报》《大公报》都曾成为他们“抗战直播”的信息来源。
图片
2020年8月15日的“抗战直播”的微博 微博截图
2020年8月15日之前的“三万五千多条微博,可能三万四千条是零转发零评论”,而当这一天来临,博主才发现其实有不少人在微博评论中关注这个日子,在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当天,这条内容只有四个字:日本投降!配图是一张1945年8月15日的《大公报》头版照片的微博,一度冲上热搜,截至发稿时,点赞数超过22万。
在“抗战直播”的最后一天 ,姜涛执笔写下了这样的感言:“八年以前,我们选择以’直播’的方式致敬伟大抗战中的先辈。很幸运,我们走到了这场旅程的终点。然而我们的骄傲也仅止于此,因为先辈们的崇高无需我们致敬。每次念及他们的名字,眼中的泪水和喉头的哽咽都可以证明这种神圣的感觉,也在提醒我们,人何以为人,中国人何以为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