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推进力度持续加大,国家卫健委重申自愿原则:没有提到“强制”二字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陈佳慧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推进力度持续加大。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截至2021年8月23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96189.3万剂次。
推进疫苗接种,是筑牢防疫屏障的关键一环。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解释道:“接种疫苗像筑水库大坝一样,接种率高了,大坝就高了,水漫的可能性就小了。”
但在“筑大坝”的过程中,有地方出现了“一刀切”现象:地方疫苗接种下达“硬性指标”;部分地区对无故不接种新冠疫苗人员,纳入个人诚信记录,未按要求完成疫苗“应接尽接”的企业或社会组织纳入征信记录……
8月20日,时代周报记者以普通市民身份联系国家卫建委。相关工作人员解释说,当前,疫苗的接种原则仍遵循4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的“坚持‘应接尽接’和自愿原则相结合,在充分告知的基础上,引导并鼓励群众积极接种、主动接种”。
该工作人员强调,“从今年4月份到现在,每一场新闻发布会的文字实录里,都没有提到‘强制’两个字”。
“家家户户摸排”
近期,部分农村地区用车接送老年人打疫苗,成为舆论焦点。
安徽某地区70岁的王婆婆对时代周报记者介绍说,她打的是三针疫苗,目前已经接种完毕。“打完之后,跟平常一样。政府的人说,不打疫苗就坐不了车,我儿孙都在外地,我肯定要打疫苗。这是政策,别人都打了。现在满12周岁的学生也要打了。”
“还有八九十岁的人也去打,开过胆囊炎手术的、有脑血栓住过院的,都去打了。”王婆婆称,自己每次打疫苗,都由村干部开车接送,“送到镇上,打完之后再接回来”。
车接车送并非个例。
据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报道,辖区多个镇组织干部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我镇将采取入户筛查方式,家家户户摸排,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让符合接种条件的群众都能尽快接种疫苗。”洞头镇党委书记石承宝表示。
为此,洞头镇组建了疫苗接种爱心队伍,专车接送行动不便、居住偏远的老年群众。目前,洞头镇累计派出车辆60余次,接送300余人。居民疫苗接种完成后,还可以在现场领取洗衣粉、洗洁精、牙膏等小礼品。
图片
融水苗族自治县工作人员背着行动不便的老人前往接种疫苗 图源/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除了车接车送,还有上门接种。
据“辛集发布”,8月19日,河北辛集市王口镇卫生院的医务工作者冒雨入户为行动不便者接种疫苗。8月中旬,重庆市忠县石黄镇卫生院医护人员走村入户,到行动不便且有接种意愿的村民家中为村民接种新冠疫苗。
接种疫苗的,包括年过百岁的老人。
据齐鲁网报道,8月17日,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殷楼村108岁老人郭兰香完成了第二针疫苗的接种。一同接种的,还有她的两个儿子,分别为85岁和78岁。
图片
河南平顶山一名老人在接种新冠疫苗
江苏某地基层干部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疫苗接种的工作并不好做,民众的接种欲望不高,大多是有外出出差需要的人才接种。”
一位不愿具名的基层卫健委工作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从现实病例看,接种疫苗被感染后,症状很轻,这说明疫苗在起作用。”
他解释,我们国家的疫苗是非常安全的,接种了那么多老年人,不良反应通常都是接种处红肿、发低烧,有些会起疹子,但这都是疫苗正常反应现象,症状很快就会消失。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此前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强调:“科兴、国药疫苗的安全性是很好的,很多国家都把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的人作为第一顺位优先接种疫苗。大部分的老年人都是符合接种条件的。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打疫苗,虽然疫苗的保护率做不到百分百,但对大众来说,第一件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赶紧打疫苗。”
“如有强制接种,可第一时间反映给当地政府”
此前,4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曾在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会上表示,坚持“应接尽接”和自愿原则相结合。
“‘应接尽接’人员是指,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中列出的禁忌人群外,剩下的人群。但是接种疫苗,还要自愿,我们肯定要在对方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接种。”国家卫健委工作人员解释道。
6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表示:目前各地的接种工作是按照应接尽接、梯次推进、突出重点、保障安全和各类人群依序推进的原则来组织实施。
据时代周报记者粗略统计,自5月下旬以来,全国新冠疫苗接种剂次增长明显。以5亿剂次为目标,第一个5亿剂次完成的时间为2个月,即3月23日至5月23日;第二个5亿剂次的完成仅用了1个月;第三、第四个5亿剂次的完成,也分别约用了1个月时间。
图片
全国近5个月新冠疫苗接种剂次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 制图:时代周报记者 陈佳慧
地方为了加大疫苗接种力度,出台了各项规定。
浙江宁波宁海县、丽水青田县规定,7月25日起,原则上不允许未接种新冠疫苗人员进入医疗机构住院部、养老院、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监所等重点场所。
陕西韩城市则规定,7月15日开始,对出入商场超市、宾馆酒店、餐饮门店、火车站、汽车站及公共交通工具、文化娱乐场所、体育场、医疗机构等公共场所的人员,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查验工作。
近日,江西南昌、安徽合肥、湖北十堰、广西贵港等地均发布通告称,将在全市人员密集的场所全面实行健康码和新冠疫苗接种记录“二码”联查。同时,对无故不接种新冠疫苗人员,纳入个人诚信记录。
截至22日12时,重庆市已有30个区县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有关通告。其中,大渡口、潼南、云阳等地规定,18岁以上无接种禁忌症人员无故不接种疫苗,将纳入区(县)内个人诚信记录;涪陵、梁平等地将该类人员纳入重点监管对象;渝北、万州、奉节等地规定,未按要求完成疫苗“应接尽接”的企业或社会组织纳入征信记录,石柱将该类企业或组织纳入重点监管。
图片
安徽合肥为12岁以上人群接种新冠疫苗
8月22日,安徽亳州利辛县发布关于开具新冠疫苗《接种禁忌证明》的通告。通告称,因禁忌症不能接种疫苗的,需分管副县长签字后加盖县人民医院印章有效;不符合禁忌条件的,就地接种。一天后,8月23日,“利辛发布”推送了《利辛县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证明开具相关问题的解答》,文中提到了《接种禁忌证明》的开具地点、禁忌症的范围以及需提供的材料,没有提及“需分管副县长等人签字”一事。
“如果有强制接种疫苗的情况,可以第一时间反映给当地政府。如果政府表明这就是他们的规定,他管不了的情况下,可以反映给当地的联防联控机制小组,问一下他们能不能介入或督促一下。”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咨询时,国家卫健委相关工作人员如此表示。
“压力还是有的”
高接种率如何达成?
上述江苏某地基层干部对时代周报记者直言,今年4月份左右接到了疫苗接种指标:上半年完成常住人口的40%,年底前完成常住人口的80%。“现在未成年人不能接种,还是有一定压力的。”
安徽某地一卫生系统工作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安徽省统一要求8月底前,18周岁以上人群接种率达到91.2%,这样才能形成免疫屏障。”
该卫生系统工作人员解释,要达成91.2%的目标,压力还是有的。“分配的任务数是按照七普人口来分配的,我们这里不少人在外地工作,所以完成会有点困难。”
图片
杭州某农贸市场的标语
而安徽省卫健委相关工作人员则表示,并未给地方下派接种任务,仍遵循自愿接种原则,“我们一切信息都是透明的,如果有强制接种的情况,可以经过监督举报渠道进行举报监督”。
江苏省疾控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跟国家一样,仍然坚持‘应接尽接’和自愿接种相结合的原则,不可能会高于国家的规定。”
该工作人员称:“都是自愿接种,不会强迫的。如果你不愿意接种,那强迫你干么咧?我告诉你接种好,你非不去。你有选择接种或不接种的自由。你选择了接种,你就有了保护的屏障。”
推进疫苗接种考验各地各部门的治理能力。多一些因势利导,少一些动粗来硬,变“要我接种”为“我要接种”,才能事半功倍。
“我们一定要在秋冬季以前把疫苗接种率提高上去,谁先把疫苗接种率达到群体免疫,谁才有可能先打开国门。我国人口多,要达到群体免疫的接种人数需要达到约10亿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