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证券研究所人事地震:六首席“组团”跳槽,多位有新财富光环

首席分析师六员大将“组团”跳槽。处在股权变动漩涡中的方正证券(601901.SH),其研究所正遭遇人事地震。
近期,方正证券研究所出现离职潮,策略、行业首席分析师共计6人,集体转会至国海证券研究所。此次离职的是:原研究所策略首席分析师、所长助理胡国鹏,原研究所化工首席分析师李永磊,原研究所建材首席分析师盛昌盛,原研究所传媒首席分析师姚蕾,原研究所交运首席分析师许可,原方正证券农业首席分析师程一胜。
记者查询发现,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开信息显示,上述6人目前均已入职国海证券,于今年7月至8月间完成登记。值得关注的是,其中多位有“新财富”获奖或入围经历。
作为人才密集型行业,券业人员流动已属常见之事,而此次方正证券研究所“大换血”,再度将券商打造研究业务的话题推向前台。注册制时代,投研能力正成为券商核心竞争力之一。挖脚明星分析师、壮大研究队伍,也成为其战略布局中的一环。
多位分析师曾获新财富奖项
今年7月,方正证券研究所所长变动,方正“老人”韩振国重新执研究所所长一职。
另有消息称,原方正证券研究所所长杨仁文或赴任国海证券研究所所长。但目前,杨仁文的从业登记信息仍为方正证券,登记状态为正常。
对于上述情况,方正证券方面对记者表示,暂无官方回应。
记者关注到,此次“出走”的分析师,不乏曾获或入围“新财富”者。
中证协官网从业人员信息显示,方正证券研究所策略首席分析师、所长助理胡国鹏已离职,离职登记日期为今年8月10日。其新东家是国海证券,目前职业岗位为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于8月11日完成中证协登记。
胡国鹏加入方正证券有七年之久,此前有华创证券工作经历。
原化工行业首席李永磊、原建材首席盛昌盛、原传媒首席姚蕾、原交运首席分析师许可、原农业首席程一胜,5人也均在今年7月至8月间,完成了协会的离职、入职登记,目前5人新岗位均为国海证券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
记者据Wind研报查询发现,最新一由李永磊署名发布的研报,为国海证券对恒逸石化的中报点评,发布时间为8月25日。而8月10日,李永磊还作为方正证券化工团队分析师,与其他分析师共同发布了对宝丰能源的半年报点评。
值得关注的是,六位分析师中,多位有“新财富”获奖或入围经历。
公开资料显示,胡国鹏,十四届新财富策略研究入围;李永磊,2019年化工行业新财富入围;盛昌盛,2019年新财富第五名,所在团队获2016年新财富非金属类建材行业第7名、2017年第6名。
图片
中小券商研究所挖脚进行时
而此次迎来多位首席加盟的国海证券,尚属中小券商。从队伍规模、业绩来看,与方正证券研究所尚有差距。
中证协网站显示,国海证券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岗位登记人数37人次,而方正证券该岗位有49人。
分仓佣金方面,差距更大。据Wind数据,2020年,方正证券分仓佣金3.97亿元,排名行业第15,仅次于中金公司、光大证券。国海证券分仓佣金0.31亿元,行业排名47,与华福证券、川财证券该项收入水平相当。
不过,从增幅来看,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力迅猛。2020年,其分仓佣金同比增长223.52%,增速在全行业排名第12位。
队伍持续扩容。据公开数据,年内,国海证券研究所人数从年初的26人增加至36人,增幅近四成。
目前,行业内的多家中小券商均大力打造研究所业务。有中型券商研究人士告诉记者,注册制的推出,使得研究机构重要性提升,卖方研究的定价能力更加重要。而明星分析师团队的研究能力、行业资源被看重。
“比如他们在研报中给出的报价,盈利预测、行业判断等,这些都被市场和买方机构所关注。”他表示。
争夺头部5%
券商研究所人员流动并不鲜见,但每逢有所长、明星分析师离职,对于其新去向和业务布局,市场仍高度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年内,原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加盟红塔证券,任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海通证券新能源领域明星分析师周旭辉加盟东方财富证券,主持研究所工作。
另据传闻,原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任志强将跳槽至德邦证券。
不过,也有券商“告别”研究所业务。华林证券本月中旬发布了全面升级公司组织架构的公告,并称将撤销研究所。
行业资深研究人士王剑辉对记者表示,通常情况下,券商研究所人员流动的主要原因是行业竞争。
“研究员队伍里,目前注册的大概是两千多人,不到三千。水平比较高、行业认可度高的,(人数比例)预计在3%~5%,行业都在争夺这个范围内的人才,就肯定会导致人员流动。”他说。
另一方面,机构业务条线调整也会带来人员流动。王剑辉举例称,目前,部分券商在科技领域增加研究力量,而在传统领域减少(研究力量),调整过程也会带来人员变动。
聚焦行业层面,中小券商挖脚明星分析师的情况屡屡出现,与行业竞争格局密切相关。
王剑辉说,目前,券商研究所竞争格局中,头部机构地位依旧稳固,但“颈部”机构的追赶势头猛烈。
“小平台机制灵活,靠高薪挖人,也是一种途径。不过,资金实力、客户资源,也是考验中小券商研究所发展的关键。“上述中型券商人士说。
王剑辉同时指出,目前,券商研究业务发展中,还存在着公司管理和个人职业生涯不匹配、研究评价体系侧重中短期与投资周期不匹配、利益分成机制尚待改善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