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的意外伤害发生在家里,预防儿童跌落摔伤,家长要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将跌倒/坠落定义为: 非故意突发、不自主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包括两类:同一平面上的跌倒,一般不会导致严重后果;从一个平面到另一平面的跌落,易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儿童生命,是小儿急诊的常见疾病之一,是儿童长期失能的主要原因,也是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意外跌落不仅给患儿躯体带来痛苦,也给家庭带来经济损失。患儿可能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癫痫、偏瘫、智力不同程度低于同龄健康儿童等。
图片
跌落伤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首位原因,0~3岁小儿是跌落伤的高发人群,主要发生地点为居家及周围环境。床、沙发是小儿跌倒坠落首发地点,其次为小儿日常活动玩耍时摔倒、婴儿车、手推车上摔倒、楼梯或台阶踩空摔落、地面湿滑、杂物绊倒、高处坠落、以及照护者注意力出现分散时在怀中摔落、安全意识薄弱、家庭环境嘈杂等[1]。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迅猛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高楼鳞次栉比,其阳台、楼梯以及门窗常缺乏有效的保护装置,小儿坠落事故时有发生。儿童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公众共同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国内外研究显示小儿发生跌落伤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照护者看护不当、儿童的心理生理行为特点有关[2]。报道显示家长将小儿单独反锁在房子里,由于恐惧由窗口或阳台翻出是造成数例儿童跌落伤的原因[3]。小婴儿由于平衡能力差,多是从床上、 台阶、楼梯、光滑地板跌落或滑倒。具体的危险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图片
1、年龄因素: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意外伤害类型主要为跌落。由于儿童注意力易分散,活动能力、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生活经验和社会认知比较欠缺,自己缺乏认识和避免潜在的危险因素,应引起照护者高度重视。意外跌落伤在0~3岁小儿中占比最高。
2、性别因素:儿童跌落伤的发生与性别有关,男孩是意外伤害的危险人群。男孩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爱冒险,活动范围大,喜欢刺激性游戏。由于性别的原因,家长对男童和女童的教育与保护方式不同,也造成男孩受伤的机会大于女孩,在采取措施防止儿童意外伤害时应考虑性别差异因素。
3、家庭环境和照护者安全意识:当儿童发生意外跌落伤时,其家长往往就在孩子身边,父母对意外伤害重视不够,缺乏相应的预防措施。居家环境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危险因素。居住活动空间小和周围环境差是儿童发生意外跌落伤的影响因素。此外研究显示[4]:父母文化程度高、职业状况好、陪伴儿童时间多,儿童跌落伤发生率明显偏低。
4、小儿自身因素:小儿作为意外跌落伤的主体,其生理和心理发育水平及状态是影响儿童意外跌落损伤发生的重要因素。意外伤害的发生与其行为气质、动机有一定关系。精神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持久、喜欢冒险、情绪变化快、易激动或紧张、喜欢在高处玩耍等因素是儿童意外跌落伤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国内外研究已证实[2-5],跌落伤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照护者应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居家安全防范措施,以下几个建议可供参考。
图片
为了防止更多儿童从窗户跌落酿成惨剧,建议锁上所有未启封的门和窗;将床和儿童可以爬上的家具移到远离窗户的地方;打开上下推拉窗时应从上面开窗;有7岁及7岁以下儿童的家庭需要安装窗户护栏,一楼以上的窗户和高于3.5米的一楼的窗户应该装上护栏;确保任何时候儿童都在家长的监督之下(因多数儿童从窗户跌落发生在缺乏家长监督的情况下,要对其进行预防就应该提高家长警惕性,随时对儿童进行监督,尤其是在窗户打开时更需要提高警惕)。
家长需要知道窗户纱窗不足以预防儿童从窗户跌落。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窗户在夏季多数是打开的,那时从窗户跌落的儿童数量激增。这对跌落预防具有指导意义,提示在比较炎热的季节更需要提高警惕。
学步车的使用对象主要为6~15个月的儿童。由学步车导致的伤害大部分是从楼梯跌落或从学步车中翻倒而引起。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为学步车制定了标准以防止儿童坐在学步车中从楼梯跌落,每个学步车必须满足如下两个要求之一:最大宽度必须大于标准门口的宽度(92厘米);具有制动机制,在到达台阶边缘时能及时停止。在儿童使用学步车时,家长需要注意:儿童要在家长的视线范围之内;让儿童远离热的容器、厕所、游泳池和其他有水地面;注意悬挂的电线。
图片
儿童常常从高脚椅跌落,他们在攀爬高脚椅的过程中和站立在高脚椅上时都有可能翻倒而发生跌落。家长不能把儿童独自置于高脚椅上。此外,高脚椅应放置在远离桌子和墙壁的地方,这可以防止儿童把墙壁当作推力作用点而从高脚椅上翻倒跌落。将高脚椅固定或将其放置在桌下也可以减少跌落发生。
家长监督保护是重要的干预措施,预防儿童跌落伤害,家长需要确保家庭环境整洁,为咖啡桌、厨房工作台面及其他有锋利边缘的家具配置保护性衬垫,若打翻液体到地面必须及时清理,浴缸应使用防滑表面。楼梯不可杂乱无章。儿童不要在床上打闹,6岁以下儿童不可睡在双层床的上铺。儿童不应该坐在超市手推车篮子里,也不应骑在手推车侧面或前面。如果他们坐在手推车座椅上应佩戴好安全带。在儿童进行滑冰、滑板、踏板车和自行车运动时要佩戴好安全帽。如果家中有婴儿或初学走路的儿童,要在每个楼梯口顶部和底部装上安全门,但是不可以使用手风琴式安全门,以防夹到儿童头部。为了不让儿童到达楼梯口,需要给儿童的房间装上安全门。在儿童10~12个月时要教他们如何下楼梯。确保儿童不靠近楼梯或单独在楼梯上玩耍,也不要把玩具放在楼梯台阶上。当儿童在运动场上玩耍时,6岁以下儿童不可爬上高于1.2米的器械,稍年长的儿童不可以爬上高于1.8米的器械。
参考文献:
朱俊清,陈月香,徐美玲,刘巾禹.220例小儿跌落伤的原因分析与预防策略[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5):128-130.
HABIP A,IBRAHIM H B,CAPAN K, et al.Risk factors related to caregivers in hospitalized children's falls[J].Pediatr Nurs,2017,32(2):3-7.
寿铁军,李勇,马能强.儿童意外伤害7360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3):29-30.
吴文英,周凯云,张佑雄,等.昆山市外来务工家长对儿童意外伤害知识认知现状分析[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8,29(4):487-490.
邓红菊,兰巧斯,李发娟,等.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分析及护理研究[J].蛇志,2018,30(2):336-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