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第一名将,比白起还残忍,灭4国屠城300座,最后却能富贵而终

文\格瓦拉同志
两汉之间是一个超级乱世,与局势动荡不安相伴而生的,则是层出不穷的奇人异士。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位名将的经历堪称传奇,他年仅23岁便成为东汉的开国元勋,戎马一生曾灭掉4个国家。不过,跟显赫的战绩相比,此君肆意屠杀平民的做法更容易引起后世议论,其暴虐程度甚至超过号称“人屠”的战国军神白起。这位饱受争议的人物,便是号称东汉第一名将的耿弇(音同演)。
01 年少成名
耿弇,字伯昭,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省兴平市)人,是新朝朔调连率(即上谷太守)耿况的长子,少年时期便以勤奋好学著称,经过多年的磨砺,逐渐成长为一个娴熟兵法、擅长骑射的优秀将领。新朝灭亡后,耿况转而效忠于西汉宗室刘玄创建的更始政权,并派耿弇前往长安朝见皇帝、贡献方物,以图巩固自己的地位,时在更始元年(23年)。
图片
耿弇画像
耿弇从上谷南行至宋子县,适逢术士王郎诈称汉成帝之子刘子舆,在邯郸起兵称帝(史称赵汉),旬月间“赵国以北,辽东以西,皆从风而靡”(见《后汉书·卷十二》)。王郎占据河北后,耿弇前往长安的道路被阻断,但他又不愿向赵汉称臣,遂改道前往卢奴,向执节安抚河北的更始政权行大司马刘秀表达效忠朝廷的志向。刘秀很欣赏耿弇的志向,便任命他为门下吏,数次召见并加以恩慰。
刘秀安抚河北的行为威胁到王郎的统治,为了除掉心腹大患,他悬赏刘秀的首级,报酬是食邑十万户。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当刘秀在蓟城巡视时,故广阳王世子刘接便率众围攻他,险些将其杀死。刘秀侥幸逃出蓟城后,身边仅有亲随十余人,可谓狼狈到了极点。虽则如此,耿弇依然看好刘秀,并回到昌平,劝说父亲耿况和渔阳太守彭宠归附刘秀。
图片
光武帝刘秀画像
正是借助耿况、彭宠的援兵,刘秀最终竟能以弱胜强、反败为胜,在更始二年(24年)五月攻占邯郸、斩杀王郎,而在消灭赵汉政权的系列战事中,耿弇无疑立下汗马功劳。王郎被消灭后,耿弇又奉命镇压赤眉、铜马等农民军,力助刘秀征服河北全部郡县。建武元年(25年),羽翼丰满的刘秀建国称帝,功勋卓著的耿弇则被封为建威大将军、好畤侯。此时的耿弇,才不过23岁。
02 平燕灭齐
东汉创建之初,统治范围仅包括河北,其他州郡则被各路军阀所占据,称王称帝者不在少数,除更始政权外,尤以控制蜀地的成家帝公孙述、割据山东的齐王张步、占有梁国而称帝的刘永实力最强。更加糟糕的是,就在刘秀专注于消灭群雄之际,帝国的“后院”起火,身为开国元勋的渔阳太守彭宠在建武四年(28年)叛变,并自称燕帝(注:在此之前更始政权已灭亡)。
图片
东汉初年群雄割据图
彭宠僭号称帝后,耿弇奉命率军平叛,但鉴于其父耿况跟彭宠颇有交情,加之没有家属留在洛阳做人质,恐怕会引起皇帝的疑心,因而上书请求回还洛阳。耿况知道儿子的难处,立即派次子耿国赶到洛阳去侍奉皇帝,由此让耿弇和刘秀安心。同年,耿弇率军连续攻陷望都、故安等十余座军事重镇,兵锋直指渔阳。彭宠见大势已去,准备出城逃亡,结果计划还没来得及时实施便被家奴刺杀,时在建武五年(29年)初。
剿灭彭宠的叛军后,耿弇接受刘秀的命令,率军讨伐张步。在东征齐地的战事中,耿弇综合采用心理战、攻坚战、围城打援、声东击西、避强击弱等一系列战术,而且运用巧妙,每战必胜。在耿弇的无情打击下,走投无路的张步为保住性命,最终建武五年(29年)十月向刘秀投降。从出兵到取得完胜,耿弇用了不到半年时间便平定山东,其卓越的表现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图片
刘秀统一关东之战形势图
张步投降后,各路军阀消亡殆尽,对抗刘秀的割据政权,只剩下占有陇右的朔宁王隗嚣和在四川称帝的公孙述。从建武六年(30年)开始,耿弇一直活跃在西方战线,跟隗嚣及其子隗纯作战,用了4年时间才陆续攻陷陇右各郡县。建武十年(34年),走投无路的隗纯向刘秀投降。两年后(36年),成家政权亦被消灭,公孙述落得兵败被杀的结局。
03 生荣死哀
随着最后一个割据政权-成家的灭亡,刘秀最终完成统一大业,而以吴汉、耿弇为首的功臣集团,非常识趣地交出兵权,以免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建武十三年(37年),耿弇上缴大将军印绶,此后以列侯身份列席朝会,但已经没有任何实权。对于耿弇的举动,刘秀深感欣慰,不仅下令增加他的食邑,并且每遇四方有不同意见,便召见耿弇顾问筹策。
图片
汉明帝画像
自从向朝廷上交兵权后,耿弇在闲适安稳的状态中又活了21年时间,直到汉明帝永平元年(58年)才病死于家中,终年56岁。耿弇死后,汉明帝不胜悲痛,不仅下诏追谥他为愍侯、予以厚葬,并且允许其子孙世代承袭侯爵。两年后,汉明帝命人绘二十八功臣像,挂于南宫云台,其中耿弇名列第4。东汉灭亡后,耿弇继续得到追捧,如唐、宋等王朝均把他列入名将序列中,并为其设庙享奠。
光武帝刘秀以仁慈著称,即使对不共戴天的仇敌朱鲔等人都能做到宽大为怀,对百姓们更是如此。然而,耿弇的行事风格却跟刘秀大相径庭,不仅毫不宽恕对手,对无辜百姓同样凶残至极。据史料记载,耿弇超级喜欢屠城,只要攻陷一座城池便会对百姓实施无差别的杀戮,在戎马一生中曾“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见《后汉书·耿弇传》),其凶残暴虐程度甚至要超过白起。
图片
白起画像
但历史往往就是这样吊诡,脚下踏着累累白骨的屠夫们,往往会成为后世膜拜的对象。就耿弇而论,这个手上沾满无辜平民鲜血、十恶不赦的战争狂人非但没有遭受天谴,反而落得富贵而终、名垂青史的结局,在东汉及后世都得到无以复加的荣耀。如此荒唐的结果,实在令人无语,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杀一人为罪,杀万人为雄,杀百万人为雄中雄”的奇葩定律吧?
参考书目
范晔(刘宋):《后汉书》,中华书局2000年版。
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