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范氏接骨术、米茶制作获批郴州市级非遗项目

红网时刻8月30日讯(通讯员 欧阳明俐 程由正 谭小聪)近日,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郴政办函[2021]35号)文件批准了15项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宜章县传统医药类——宜章范氏接骨术、传统技艺类——米茶制作技艺榜上有名。
图片
宜章范氏接骨术
范氏接骨术创始于清末年间宜章县笆篱镇峙冲一个中医世家,至今已有百多年历史,第一代创始人范保生。1991年版《宜章县卫生志》将范保生列入名医人传、1998年《宜章文史资料》记录名医范保生、1989—2000年《宜章县志》记载了其人及二代传承人范济麓的生平事迹,从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正骨技术,救死扶伤,深得人们赞誉。到第三代传承人范花平、范和平、范卫平的继承与传承下,博采众长,经常参加国家和省市级的学术会议,并将范氏骨科推陈出新、发扬光大。目前,第四代传承人范学斌毕业于南华大学医学院、范学峰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研究生,曾发表sci论文一篇,他们毕业回乡后继续继承发扬祖传范氏接骨术医术,精益求精,在原传统治疗基础上进一步与西医相结合,形成一套独特的接骨技术,为人民百姓救死扶伤。
图片
米茶制作技艺
宜章县杨梅山镇平和村,在海拔580—1200米的山地,云雾多,光照足,湿度大,适合茶树生长发育。
五盖山属高寒山区,茶芽生长慢,芽形小如米粒,因产量有限而珍贵无比得名,史称“米茶”,其制茶技艺已有400多年历史。清嘉庆《郴县县志》记载:“茶,郴均产,以五盖山为佳也。茶叶品质,尤为两江口一带所产为冠”。
图片
两江口在解放前为宜章县所辖,其茶叶种植与制作技艺也扩散到杨梅山镇平和李家塘村一带,但基本都是以农户散种、散制、散售“三散”为主。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少的人从事茶叶种植与茶叶传统制作,也使得这一优秀的传统手工制茶技艺后继无人,处于濒危状态。
图片
2014年,传承人曾庆军为更好的传承保护当地制茶传统技艺,与人合股成立以平和李家塘基地为中心的李家塘千亩茶叶种植基地,并于2016年注册成立云上行农业有限公司,形成茶叶种植、制作、销售产业为一体的产业链。基地+公司模式,有效带动了当地旅游与经济的产业发展,解决了贫困户劳动力就业。
图片
云上行绿茶(米茶)外形细嫩匀称、银光隐翠;内质嫩香持久、汤色清澈、滋叶鲜醇,其传统手工制茶技艺十分讲究,简为四字“三炒三揉”。
截至目前,宜章县共有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除了这两项以外,还有黄师浩祭祀、一六镇水北岸长龙、碕石爬竿狮子、瑶族赛鼓、瑶族婚俗、莽山蕨根糍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