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业公司撤下明星广告,换成戍边英雄照片,赢得小区业主的支持

作者郑自清系中国知名时事评论员
随着艺人龌龊事频出,山东菏泽一物业公司撤下明星广告牌,换成戍边英雄照片,赢得小区业主支持的消息在网络传开,并不断收获网友点赞和好评之后。又有人在网络呼吁,将挂在各地公众场所的明星流量照和广告图片也拿下来,换成英雄、名人和科学家的图像。
图片
小区的做法和网民的呼吁,说明国人崇拜明星的时代将要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崇拜军人、英雄和高端人才。可以想象,未来有真本事,能为国家做贡献,人设端正、品行优良的人,才会受到社会尊重。这是一代人的觉醒,也是社会正能量的回归,值得国人庆幸。
拿掉明星图片,将艺人在大众视线热度中降降温,是时代的呼唤,反应民众正义之声。就饭圈现状,艺人互称或被粉丝称其为老师越来越不合时宜,可以说有辱没老师美誉,应当改改了。其理由是,娱乐圈不论出道早晚、资历深浅、德艺优劣,一律以老师相称,缺乏公平恰当,让真正的师者情何以堪,听起来也十分别扭。而采用传统叫法,以艺名加实名称呼,不失为归宗返本。
图片
老师一词确有泛指传授文化和技艺者的意思,但严格地讲,老师是对传授学业教师的专属称呼。就老师的含义而言,古人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各类学校传授知识的人,如今天学校里的教师;广义指能给人以知识或技艺指导的人,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多数艺人充其量只能归属此类师中。由此可见,前师与后师的区别在于,前者为教授基本文化知识的教师,后者为传授社会生活技能的师傅,显然二者不能等量齐观,混为一谈。
当然,如果是资深老戏骨,做人和技艺都令人敬重,又从事教学职业,称呼老师未尝不可。然而,在娱乐圈内老师的称呼被滥用,尤其那些出道不久的小美娘和一身娘腔的小子,倚仗青春亮丽的脸蛋和能蹦跳学唱的本能,稍稍网红一点,也以老师直呼,有的还在大众广庭之前自称是某大师和某导师。不知道网友听了是何种感受?笔者听了总感觉有恬不知耻、玷污老师称呼之嫌。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职业神圣,是百业中闪烁光辉的岗位,人们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都是发自内心的赞誉。敢问艺人,特别是所谓的小鲜肉小媚娘,你解了什么惑,传了什么道,授了什么业,付出了怎样的辛劳?你们从事的职业何时高大起来了?凭什么又有何颜面和资格让人称你为老师呢!
图片
今有年轻艺人思维活跃,且脸大勇于露头,渴望出人头地,上台扭动几下,再加能唱几首歌,便以师者自居,招摇过市,哗众取宠,在资本的追逐下还能赚钱无数。这对那些确有实力,一生为追求艺术真谛辛勤耕耘,让民众钦佩的艺术家,是多么的不公平。老艺术家德艺双馨,声名远扬,称他们为老师,当之无愧,众望所归,小鲜肉岂能与之相同并称!
为此建议对艺人改称某师傅和某表演师比较贴切,像过去艺界的盖叫天、白牡丹、梅兰芳,诗词界的杜甫、李白、苏轼等。他们不过被人称为大师、师傅、表演家和诗圣、诗仙、诗神,少有人称其为老师,自己也从未以老师自居,但丝毫不影响他们行走江湖,其盛名家喻户晓,流芳百世,至今在表演界和诗词界,仍然是人们心中的大师和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