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青木川:一个“土匪”也懂文化的地方

图片
每次来到位于陕甘川交界、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的宁强县青木川,徜徉于群山拱卫、金溪潺潺、青木苍翠的古镇,观庭院幽深的魏氏庄园、瞿家大院,赏回龙古街的飞凤石桥、粉墙黛瓦,品老街商铺的恢弘大气、雕梁画栋,听古往今来的传说故事、传奇人生……在这里,似乎无论你走到哪、看到哪、听到哪,魏辅唐和叶广芩都是两个绕不开的人物:他们一个是七十年前雄霸陕甘川、声名震三边的“土匪”,一个是二十年前情系秦巴山、妙笔写出《青木川》的当代著名女作家。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虽然时隔半个世纪,两个从未谋面的人却因长篇小说《青木川》的问世,使这个千年古镇远近闻名;又因由此改编的影视剧《一代枭雄》,使历史人物魏辅唐(小说中叫魏富堂)家喻户晓,并由此再现了魏辅唐亦匪亦绅、亦武亦文、亦恶亦善的五十载传奇人生。
在魏辅唐充满争议与褒贬的一生当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虽出身贫寒,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仅上过几年私塾),又生活在三边小镇,乱世之秋,夹缝求生,身为草莽的他一生中却始终致力于兴文重教,培育英才,厦庇群英,厚植文脉。他力图冲出边地宗法制森严阴暗的势力,糅杂中西方先进文化,利用自己独有的匪性权力与开明开放的影响力,办剧社、建学堂、重文化、兴教育、育人才,以畸态的草莽文化推动着他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与追求,这些也赋予了魏辅唐本人多重性格和神秘莫测的多面人生。
走在千年古道的青石板上,流连于久经风霜、古色古香、美不胜收的青木川,沿街依次排列着魏辅唐当年一手创办并引以为傲的“三辅一唐”:“辅友社”里豪华阔气,这是当年专门印发银票的钱庄;“辅仁剧社”戏台高耸,这里是当年演出秦腔、京剧、川剧和宁强当地羌族傩戏的文化场所,至今还有非遗文化传承人在此演出“赤脚上刀山、过刀桥”的绝技和陇南特色面具舞;宏大霸气的“唐世盛”则是当年由绸缎商号改成的彰显其身份与排面的办公会客之所,因中西合璧,故有“洋房子”之称,这些古老建筑无不体现着古镇当年的奢华与繁荣。而“辅仁中学”则是当年魏辅唐亲手创建并亲任首任校长的青木川私立学校,是当时陕甘川毗邻地区规模最大的中学。
图片
魏辅唐画像
魏辅唐本名魏元贵,1902年生,因生活所迫,16岁入红帮,一路拼杀,终成侠匪,统领青木川20余年。虽有过失、过错,但其保境安民、兴商重教、修桥筑路,也做过许多福荫百姓的事业。2001年清明,魏辅唐小儿子魏树楷在为其父所立碑文中记曰:
复大兴水利,开凿堰渠四条,灌田数百亩,丰粮以裕农。临河建三桥,修路保商,行业熙攘,货财市贸,繁荣胜往昔。继之取材建校,堂构凌空,气势壮阔,工程浩大,邻无出其右者。开办私立辅仁中学,任校长,延名师,博收群秀,培植人才,其重教兴学之精神意志,树当时之典范。父致力地方二十年,建宁西一方独立之特殊局面,社会安定,百事井然,亦一代有为之者。
其实,早在20世纪初,当时青木川还没有学堂,只是在古庙文昌宫办过私学。30年代,魏辅唐刚刚雄踞一方,就在关帝庙开办群众性私学并广收学生,教师薪水均由地方捐税支付,课程也以古书为主,兼学写、算,且开男女合校之先河。后来,随着其势力日盛,又将私学更名为“青木川初级小学”,合并于文昌宫改为“凤凰乡中心国民小学”,学生百余人,这样就结束了青木川长期办私塾的局面。直到1942年,魏辅唐兴建辅仁中学,青木川才真正有了全新的学校,并一直沿用至今。
沿着回龙场一直向南,远离商号云集、热闹喧嚣的老街,快到尽头时向左一拐,商铺间一条不起眼的青石板坡就是通向当年辅仁中学(现宁强县青木川镇中学)的路。我们一行人拾阶而行,即到了马家坪的高台之上,回头望去,青木川全镇尽收眼底:四周青山蜿蜒起伏,犹如龙盘凤绕,回龙场白墙黛瓦,犹如龙鳞盔甲,金溪河缓缓流过,炊烟袅袅,犹如世外仙境。
图片
辅仁中学大门
转过身去,再看眼前一片茂密的松柏树下,掩映着一座坐南朝北、三尖拱立、上圆下方、灰砖青瓦建筑的校门,正中央“辅仁中学”四个蓝底金字赫然在目。据说校门三尖拱立,既象征着放置毛笔的笔架(与对面笔架山隔河而望,当地人有“笔架对笔架,不出武将出良相”之说),也象征着一本打开的书,有化武修文之意,让学生好好读书。这独特的造型是魏辅唐授意,还是当年他重金从上海请来的设计师的创意?不得而知。
但辅仁中学确为1942年魏辅唐出面修建,他说服其兄魏元臣,无偿捐献出全镇最好的高台平地50亩,特意请来上海的设计师和四川的工匠,加之当地民众出工出力,耗资数千大洋,历时五年,建成了这座集六座教室、大礼堂、图书馆、会议室、大操场一应俱全,可容纳数百人的私立中学。辅仁中学于1947年10月10日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并于当年秋季开始招生。据载当年庆典之时,陕甘川三省十六县大小官绅、名流上千人前来祝贺,各路人马住满了青木川的商号客栈,好不热闹。
步入老校门,迎面正对着宏伟大气、中西合璧的大礼堂(现已作为学校国学讲堂),大礼堂内设穹顶、外设回廊,上嵌有木梁石刻、拱顶花窗,中置凤凰舞台,可谓豪华大气。据说这是当年学校举行开学庆典、集会之所,学校建成之初,魏辅唐作为首任校长每次都要亲临讲话,鼓励教师,鞭策学生,劝导家长。为了让全镇无论贫富贵贱人家的子女都能上学,魏辅唐规定:将周边私塾学生合并招进,凡青木川居民家有适龄儿童,一律送入中小学念书,家长不得让孩子帮工,学费全免,并给学生家庭一定补偿。如有家长违抗,轻者将被戴尖帽游街,重者将被关地牢、关禁闭、罚钱粮、为学校做苦力等。在《青木川》一书中就有“其侄兄魏富明因没有送孩子上学读书,被处罚关地牢十天”,这也成了日后其揭发魏辅唐设地牢、关押贫苦百姓的“罪状”。村民魏树忠也是魏辅唐本家,把他叫二爸,因说了句“我爸不让我念书,认为天下乌纱帽都下不到我们家”,被魏辅唐关了一个月禁闭,老人至今记忆犹新。
图片
辅仁中学礼堂内景
还有个小故事,当年有镇上居民未按规定送女孩子上学,魏辅唐除亲自上门予以训诫外,还予以罚款,只不过罚的不是大洋,而是罚他为学校做了二十套桌椅板凳并令其亲自送到学校,才算了事。
虽名为私立,但由于读书免费,陕甘川学生络绎不绝,学生最多时有600多名。千人大礼堂不仅气派,也相当实用,这在当时的大城市也不多有,可见当时魏氏的“匪气”与“豪横”。
穿过大礼堂中央的凤凰舞台,就能看到建于岩石基座上、位于学校最高处的两层灰砖青瓦的教师楼,站在教师楼上凭栏目视,全校面貌一览无余。二楼最右侧是校长办公室,时至今日,虽然辅仁中学已经有了七十余年历史,期间更换过二十余任校长,但这间校长办公室目前仍能正常使用。楼前两棵硕大的桂花树枝繁叶茂,据说当年为魏辅唐手植,取祝学子们考试“折桂”之意。
把学校最高、最好的地方建教师楼,可以看出魏辅唐克己重礼、崇尚先生之意。小说《青木川》中有一段情节是说主人公魏富堂为讨好其高薪聘请并一直暗恋着的校长谢女士,才对学校里的老师们高看一眼,但事实上,魏辅唐对校长和老师们的尊重是由衷的,甚至达到了崇拜的程度,这表现在:一是高薪聘请,他不惜重金(每月7至12个大洋不等),从汉中、西安延请名师,对校长老师在学校管理方面的意见言听计从,从不含糊,引得许多有识之士慕名而来,学校办得有声有色。二是尊师重教,他在镇上规定,凡辅仁中学老师,每年专门由当地皮革厂皮匠为其订制劳保皮鞋一双,镇上所有猪肉店每杀一头猪,都要将鲜肉3斤定时定量供应学校师生,以改善住校师生伙食。三是广开新风,魏辅唐有个不成文的习惯,凡逢年过节、乡绅宴请、民间聚会,若当事人没有请学校老师出席,他轻则拒绝参加,重则当场拂袖而去,从不给主人面子。久而久之,青木川尊师重教之风盛行,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站在教师楼前环顾四周,位于东西两侧的是两栋相对而建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如今已被新的教学楼取代,但仍正常用作各类功能活动室)。据《私立辅仁中学图书馆图书登记册》记载,仅当年辅仁中学图书馆收藏有国学经典、文学传记、政治经济、社会哲学、历史地理、医卫文体等图书17类301种363册、图表48种203幅,而作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辅仁中学竟收藏了商务印书馆许多翻译书籍,包括《呼啸山庄》《物理学的进化》《黑格尔哲学》《卢梭传记》等,可见当时魏辅唐办学的眼界宽、起点高、范围广、涉猎多,他不拘一时一隅,想方设法注重学生文学熏陶、艺术修养和品行教育,这一点十分值得今天教育界借鉴。
不仅如此,当年学校在开设常规课程国语、算术之外,还开设有外语、戏曲、武术、体育等科目。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七十多年前的山野古镇,辅仁中学的学生们开口English,闭口Good Night,居然还会唱流利的英文歌曲,这让国民党高级将领胡宗南在窜逃川滇途径此地时,看到这一现象也惊得目瞪口呆。
学英语、学美术、学舞蹈,这些对于魏辅唐来说,也许并不只是为了实现扫除文盲、普及义务教育这么简单,他立足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人才,规定辅仁中学除了对当地学生实行免费外,还对湖北、四川、甘肃及周边地区中学生实行免费制。同时他还提出,对于中学毕业的优秀学生无偿资助他们到汉中、西安、重庆、成都的大学继续学习深造,学成之后不管是否回青木川,学费全由魏辅唐提供。
在青木川当地,贫困学生徐种德(小说中叫许忠德)便是由魏辅唐出资到成都的四川大学历史系读书,后被聘请回乡的代表人物之一。解放后他历任五届宁强县政协委员,直到2013年去世,他既是魏辅唐重教兴学的见证者,也是青木川的活字典。当年叶广芩到青木川采风深入生活时很多素材皆出自其口,其一生荣辱沉浮也都与魏辅唐有关。
虽然,从1947年10月学校建成,到1952年魏辅唐蒙冤被枪决,几年间并未有多少杰出学子值得特书,魏辅唐亲手创办的辅仁中学,或许是一个乡间绅士自我粉饰的面子工程,或许是一个草莽英雄培植人才的善事义举,但能把尊师重教做到如此程度,在当时贫穷落后的中国、在中国陕甘川三边小镇、在青木川的历史上仍不失为一朵奇葩、一道风景、一种传奇。
在辅仁中学的老操场墙边,有一棵粗壮的大柳树,据说那是当年枪毙魏辅唐的地方,魏辅唐被镇压后,柳树也拦腰枯死了。时隔35年,1987年,当魏辅唐被认定为开明绅士,案件得以平反后,柳树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还发出了新枝。
如今,老操场旧址上从1981年起几经改扩建,建起了成排的新校舍,其中新建的中高翼低、斗拱飞檐的古牌楼式新校门,相比旧校门更加有气势,两侧墙壁上镶嵌的盘龙雕刻,象征着回龙场上巨龙腾飞,教育事业兴旺发达。历经七十年风雨,近年来,青木川被评为“中国最具潜力十大古镇”,魏氏庄园、辅仁中学建筑群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木川九年制学校也被创建为绿色学校……
离开辅仁中学返回古镇新街的路上,听闻从校园中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回味古镇居民津津乐道的一代枭雄魏辅唐重教兴文、履道崇仁、望重乡里、功在千秋的传奇故事,品读叶广芩小说《青木川》的章章回回,正如著名学者肖云儒在评论《青木川》一书时说的:“《青木川》交织着多重文化坐标和历史眼光,又充满着文化的尴尬和历史的无奈。魏辅唐作为边地的侠匪,也就在他独有的匪性和文化中显示出自己的个性与独特的社会文化意义,展示了那个年代中国走向多元,走向现代的一个山寨版本,这是魏辅唐最主要的意义。”
正所谓“土匪不可怕,就怕土匪懂文化”,而青木川,就是一个“土匪”也懂文化的地方。
来源:各界杂志2021年第8期
作者:严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