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免费下载网站Sci-Hub解封,“开放知识”距离我们有多远?

9月5日,开放论文获取网站Sci-Hub创始人埃尔巴金(Alexandra Elbakya)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发文,表示该网站已解封,用户可以再次免费获取论文。在期刊论文获取越来越昂贵的今天,Sci-Hub被视为是“开放知识”运动的先锋之一,同时也多次卷入知识产权诉讼之中。
编译+撰文 | 刘亚光
埃尔巴金发文的9月5日,也是Sci-Hub网站成立的十周年纪念。埃尔巴金还表示,为了庆祝这个日子,将增加上传2337229篇论文以供用户下载。由于饱受获取论文成本过高问题的困扰,作为哈萨克斯坦程序员的埃尔巴金于2011年决定建立Sci-Hub这样一个“影子图书馆”,以促进学术知识的公共化。2011年9月,该网站正式上线。
据维基百科,从2013年开始,Sci-Hub 就开始与俄罗斯的知名数据库创世纪图书馆(Library Genesis - LibGen)合作,并在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伊朗、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逐渐盛行。在最初网站的创建目标中,埃尔巴金便明确地提到,这个网站将尤其致力于为相关资源较为匮乏的国家提供研究资料。Sci-Hub的用户不需要事前订阅或付款,就能够使用原本存放在付费数据库的论文文章,并提供搜索原先出版社网站内的文档文件服务。2017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Daniel Himmelstein研究了 Sci-Hub。在接受时他表示,Sci-Hub网站上的论文基本能满足大部分的论文需求,“剩下的几乎都是研究者不想获取的论文”。
Sci-Hub受到各国欢迎的现状,反映了当下人们对知识开放获取的呼吁。社会对爱思唯尔(ElSEVIER)等学术期刊出版商巨头“垄断知识”的批判日渐升温。2019年,加州大学系统——包括伯克利分校、洛杉矶分校、戴维斯分校及其他几个校区——都宣布放弃订阅爱思唯尔的期刊。据VOX的报道,加州系统的科学家可能贡献了美国发表的学术论文的10%,但他们却因此无法获知同行们的成果。
图片
Sci-Hub界面。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馆长杰弗里麦基-梅森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爱思唯尔这些机构在期刊上赚取巨额利润,每年为其母公司创造数十亿美元的收入。同时,这也给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以致许多高校退订这些出版商旗下的期刊。这些出版机构旗下拥有的众多“核心期刊”是学者和学生努力发表的目标,但他们为了阅读自己的成果,可能不得不付出高额的成本。“这就像修一条公路时,工人们不但不领工钱反倒要交钱”。
在中国,“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对论文等知识的“垄断”也曾激起过许多争议。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16年,北京大学等高校就曾因相似的理由打算中止与知网的合作。早在2012年,剑桥大学菲尔兹奖得主蒂莫西·高尔斯教授(Timothy Gowers)就曾批评爱思唯尔等机构“无偿窃取科学家研究成果”,还使得刊载这些研究成果的期刊订阅成本不断上涨。
致力于促进知识公共化的Sci-Hub面对的也并非仅仅是赞誉。2015年,爱思唯尔就曾向在美国纽约地方法院提起对Sci-Hub的侵权诉讼,声称 Sci-Hub 透过学术机构的隐匿账号,非法获取自家平台上的文章。不过,由于 Sci-Hub 网站实际上注册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使得案件陷入僵局。2018 年 12 月,俄罗斯根据英国期刊出版商 Springer Nature 的诉讼请求,屏蔽了 Sci-Hub 相关的多个域名。
以Sci-Hub为代表的网站通过论文公开免费下载的方式促进知识的公共化,到底是否利大于弊?2019年曾有过一次较为系统的辩论。辩论双方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基因组学博士后丹尼尔·希梅尔斯坦,而认为弊大于利的则是贾斯丁·斯宾塞。斯宾塞认为,Sci-Hub等网站正在为社会传递一个危险的信号,即“任何知识都应该是免费的”,以及“搭建高质量的同行评审期刊平台不会产生一定的成本”。同时这些机构也鼓励了盗版的正当性,这将威胁社会文化。“更令人担忧的是,有证据表明,一些欧洲的图书馆,开始利用存在这些能够免费获取文献的网站,作为和机构谈判的筹码”。与此同时,有迹象表明,这些出版商也正在推进一些更加公益性的项目。
对此,丹尼尔则表示,学术知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并不可将Sci-Hub简单类比为“知识盗窃”。在丹尼尔看来,“获取文献的高成本”是一个印刷时代的主题。彼时由于不可忽视的物流成本,为获取文献收费是必要的。然而在数字出版时代,提供文献的媒介成本很低,这与数据库高额的收费不匹配。“我们应当转变看待出版的观念”。“为什么这些机构能获得如此垄断知识的权利?主要还是因为作者们更希望在他们旗下那些更有声望的期刊上发表文章。但这并不构成高额收费的正当性理由”。
同时,他还指出,“开放获取知识”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中还有着不可替代的好处。随着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转向文本和数据挖掘。“包括治愈复杂的疾病在内的许多研究领域,我们都越来越需要利用人工智能来广泛地搜寻文档中的信息。而每一项‘锁在墙内’的文档都对这类研究是一种阻碍”。
参考链接:
https://zh.wikipedia.org/wiki/Sci-Hub#cite_note-14
http://zqb.cyol.com/html/2012-07/06/nw.D110000zgqnb_20120706_1-03.htm
https://scholarlykitchen.sspnet.org/2019/04/16/researcher-to-reader-r2r-debate-is-sci-hub-good-or-bad-for-scholarly-communication/
https://www.vox.com/the-highlight/2019/6/3/18271538/open-access-elsevier-california-sci-hub-academic-paywa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