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奇迹!发电量全球领先,中国如何实现全民通电?

中国14亿人民全民通上电是个什么概念?
放眼全球,中国这一壮举可谓是史无前例。
今天,如果有人问起现在的中国最不缺的东西是什么,你会怎么回答?
我想,大概有很多人的答案是电吧。
那么,中国究竟是如何做到全民通电的呢?
第二次工业革命将电力带入了人们的生活。
而中国人民从第一次用上电到现在全民通电,不过也才百余年的时间。
如今的中国是世界上发电量最大的国家。
一个中国人一辈子的用电需求,我国平均每两秒生产的电力就能满足。
图片
目前火电是我国最主要的发电模式,占到全国电力的70%以上。
接着便是水电、风电、太阳能、核电等。
在这百余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电力到底历经了怎样的发展变革呢?
很久以前,电在我国是一种极其奢侈的东西。
建国初期,全国上下能用上电的只有北京、上海、东北这三个地区。
甚至人均年用电量还比不上我们今天一天的用电量。
我国火电的开端在1956年,那时候第一台火电机组刚刚在淮南电厂投产。
这同时也是我国电力发展的开始。
紧接着,又有几个较为发达的城市相继修建了火电厂。
但是由于没有电网,这些火电厂无一例外都只能服务于本地人民的生产生活。
图片
1972年,刘家峡水电站的刘天关线投入运行。
我国有了第一条超高压输电线路。
但是此时的农村地区仍然用不上电。
1988年,葛洲坝水电站成功建成。
每年节约了将近1000万吨的原煤。
1991年,秦山核电站建成发电。
这是我国第一个自主建造的核电站。
中国的核电技术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
紧接着大亚湾核电站也成功建成,我国拥有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
这意味着我国成功掌握了核电技术。
有了这些强大的发电站,中国人民的用电窘境逐渐好转。
除了发电站以外,我国的电网系统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
图片
1990年,我国已经形成了七大电网。
到了2011年青藏联网工程结束后,除了台湾省外,我国已经实现了一张电网互联。
2015年12月23日,青海最后两个村合闸通电,标志着全国最后9614户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得到了解决。
至此,我国成功完成了全民通电这项艰巨的任务。
让家家户户都能用上电还不算完,国家还要让我们能有足够的电用。
我国是一个资源分布极其不均匀的国家。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用电量极大,却缺乏能够发电的能源。
可是这些能源在我国西部地区却极其丰富。
于是,我国开展了浩大的西电东送工程。
西电东送工程开通了三条通道,将我国西北、西南和华南等地区丰富的电力资源输送到了电力紧缺的东部地区。
图片
最后成功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了经济优势,全国人民进一步实现了用电自由。
百年来的电力发展史,同样也是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史。
我们为什么能够实现用电自由?
因为这里是中国。
不得不说,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大中国真的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让每一个人都能用上电,是国家的承诺。
不管是雪域高原,还是深山幽谷。
我们的国家不会放弃每一个村落,每一户人家,每一个人民。
我们国家强大的基建实力,不断进步的科技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是实现这一电力奇迹的重要保障。
当然,我国创造电力奇迹的步伐还未停止。
如今,我国正在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
其中的突破仍然是巨大的。
图片
在核电方面,我国打破了国外的垄断,成功掌握了最新的核电技术。
核安全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
在水电和太阳能发电方面,我国在龙羊峡开展了全世界最大的水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不仅解决了光伏电站无法持续发电这一难题,还提高了光伏电站发电的质量。
这样一来,我国利用清洁能源获得稳定可靠的电源就有了保障。
今天的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如此庞大的人口,却还实现了全民通电的国家。
同时,我国还是全世界电网最稳定的国家之一。
长期以来,我国都保持着相对低廉的电力价格。
相信在未来,我国的电费还会更加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