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中学校长孙友新:爱生如子,以校为家|江苏最美人物

编者按: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位楷模就是一座精神坐标。我苏网联合江苏城市频道《江苏最美人物》栏目组,推出“江苏最美人物”系列专稿。奉献基层的共产党员、创新创业的时代先锋、扎根一线的能工巧匠、平凡岗位上的奋斗者……我们将持续讲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记录江苏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和动人事迹,呈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以及“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中不断涌现的江苏力量、江苏作为。
泰州姜堰是全国闻名的教育之乡,在当地老百姓口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考上姜堰中学,就等于一只脚踏进了名牌大学的校门。”
这样的好口碑离不开姜堰中学校长孙友新的默默付出。
每天清晨,孙友新总是第一个到校;每天晚上,孙友新办公室的灯总是最后一个熄灭。这位师生们眼中的“全天候校长”,已在教育岗位上耕耘了36年。从普通教师到一校之长,他用无怨无悔的辛劳和奉献,演绎着对美丽校园的深情厚意。
图片
爱生如子 做学生最贴心的陪伴者
“孙校长没有一点架子,他是最了解我们学生的人,有问题可以随时随地找他解决。”
“孙校长随时都在身边,你想开小差都不可能。”
……
走在姜堰中学校园,不难看出孩子们对孙友新这位校长的喜爱。
1985年8月,孙友新从扬州师范学院毕业,进入中学成为了一名政治老师。“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要求就是要‘让每节课都成为精品’。”他的思政教学成果得到团中央肯定,所带班级在高考中长期在全省名列前茅,并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集体。
图片
讲台上的优秀,离不开孙友新背后的精心准备。“上课很少看教材和教案” “教材上他的批注比铅印的文字还多”……说起孙友新的课,学生们毕业多年后依旧印象深刻。
今年已经毕业26年的毕业生徐峰,一直与孙友新保持着联系。当年,孙友新是他的政治老师兼班主任。“每天晚上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他都要巡查宿舍,了解每一个人的情况,确认没事才会离开。”徐峰回忆。
一个雨夜,徐峰犯了胃病,孙友新用自行车驮着徐峰去了医院,“孙老师掏钱给我治病,还坐在床边陪了我整整一夜” 。那天夜里很冷,淋了雨的孙友新得了重感冒,引发了扁桃体炎和肾炎,并留下了慢性肾炎的后遗症。“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徐峰心中,孙友新就像父亲一样值得尊敬。
以校为家 做教师最温暖的同行者
“我没有追求做校长,但我做了校长要有追求。”担任校长后,孙友新一心想着把姜堰中学这所名校建设好,把老师们带领好,把孩子们培养好,不辜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期望。
孙友新认为,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培养更优秀的人,因此他始终把发展教师作为发展学校的第一要务。在孙友新的带领下,由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组成的“四有”好教师团队,成为姜堰中学打造一流高中的力量保证。高三政治老师缪素华,就是孙友新一手培养起来的高级教师。
图片
“我很荣幸刚工作就成了孙校长的徒弟,备课、讲课等环节他都会亲自把关,还鼓励我们参加教学竞赛来提升实力。”2013年,缪素华参加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举办的全国中学“时事课堂”展示比赛,“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么高规格的大赛,夜里紧张得睡不着,就给师傅打了个电话”。凌晨一点多,电话立即被接听了,孙友新鼓励她说:“我们上课的底气首先来自对学生的了解,只有课前了解学生,才能课上调动学生。”第二天上课之前,缪素华特意先去教室里走一走,跟学生聊天彼此熟悉,心里有了底气,课也讲得出彩。最终,她顺利拿到了全国一等奖。
除了在手把手的教导中为青年教师成长开山劈海,孙友新也注重在日常中帮他们分忧解难。有一次,孙友新在巡查中发现,教师孙海华正急得不知所措。原来,孙海华年幼的儿子不肯上幼儿园,家里连续打来十几个电话。“你赶紧回家,这两节课我帮你上。”孙友新主动代课,一下子化解了孙海华的难题。
关心常在无声的陪伴中。一天三顿饭,孙友新都在学校食堂吃,却顿顿都是最晚一个去,就是担心没有了校长“垫底”,食堂人员提早收工,导致下课晚的老师吃不到饭。
“陪伴才是最好的管理。”孙友新清楚,教师每天坚守在工作一线,十分辛苦。“我每天早一点来,迟一点走,用陪伴帮助团队扫清障碍、凝神聚气。”
多元教学 做学生终身发展的奠基人
在孙友新的带领下,姜堰中学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江苏省首批高品质示范高中培育单位、江苏省教科研先进学校、全国文明校园。近三年来,该校有566名学生考上了985高校,全省领先。
不仅高考成绩夺目,学校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上也是“全面开花”,比如摘得“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特等奖、“全国创新作文大赛”特等奖,勇夺中国啦啦操俱乐部联赛第一名等。
图片
今年国家制定“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负担。这与姜堰中学一直走的不唯分数的素质教育路线不谋而合,也再次印证了孙友新在教学规划上的前瞻性。
“没有升学率会边缘化,只有升学率会庸俗化,分数只是我们关注的一个具体指标,但绝不是高中教育的全部内容和最终归宿。我们不只是要高分,更要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孙友新说。
三十六年来,用心育人、以校为家,孙友新用一日日的坚守和奉献诠释师者的初心与使命。他曾先后三次谢绝离开教育岗位、升迁提拔的机会,把所有的热情倾洒在三尺讲台,见证学生们奔赴一个又一个“赛场”,带领老师们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
在第三十七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教育厅授予孙友新“江苏最美教师”荣誉称号。
(我苏网编辑/刘静;素材来源/江苏城市频道《江苏最美人物》栏目组、 “江苏时代楷模发布厅”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