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院”暂别华西坝 原址将崛起一座“国际体育公园城”

9月初,第14届全运会前期比赛在陕西如火如荼地举行。
四川代表团各运动队也纷纷奔赴赛场,位于一环路南三段16号的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华西坝校区)也因此安静了下来。这与一墙之隔的临街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间间体育用品商店正在统一大甩卖,“拆迁大处理”,每家商铺音响里从早到晚不停循环播放着同样的说辞。“我们15号就要全部搬离这里,这是最后的机会了”,一体育服装店老板秦女士对记者说。
“怎么回事呢?”
“学院要拆迁了,以后这里要改建成新的体育公园……”
图片
岁月的变迁,曾承载四川体育半个世纪的光荣与梦想的四川体育职业学院终于要暂别华西坝。据记者了解,武侯区将投资24.8亿元,将它打造成全新的“国际体育公园城”,一座城市中央的融国际A级游泳跳水馆、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馆、运动员公寓、公共体育设施等为提一体的现代化体育公园,“提档升级完成的时间大概在3年左右”。
图片
(一)
搬离,纵有万般不舍
过去的半个月时间,四川职业体育学院(华西坝校区)掀起了搬离潮。打包、封箱、装车、运离……是近来每天的常态。
“其他(运动)中心大部分都已经搬走了,我们清点完物品,今天也搬完”,靠四川省体育馆侧大门内的旧楼二层的大多数办公室的大门都上了锁,只有钓鱼协会的办公室大门还开着,几个忙碌了半天的工作人员趁午休的时间坐在椅子上小憩。
图片
仅仅几米外的网球训练场空无一人,那里曾经走出过郑洁/晏紫这样的世界冠军。再朝里,乒乓球、羽毛球训练馆也是同样的情景,甚至有些场馆的器材已经搬空,只剩下了一些无用的杂物。
图片
人总是念旧的,老话说“破屋值千金”,虽然知道搬离的目的是为了场馆的提档升级,是为四川体育培养人才打好硬件基础,但总会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情绪填满心头。也正是因此,在老四川体育人的朋友圈里,你总会看到一种温情脉脉的告别,近日蒋婷婷带着女儿去了一趟四川省游泳馆,为自己的“青春”拍了一段视频留念,并在朋友圈留下“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这里承载了太多的记忆,就要和你说再见,不舍+期待!”的话。
(二)
秋思,半个世纪的记忆
2021年秋天,成都不太热。清晨,或者深夜,时常会有雨水来袭。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容易让人伤感的季节。昨日,当记者把四川职业体育学院(华西坝校区)即将换代升级的消息告诉已经退休多年的前四川省足协秘书长李日新时,已经年逾七旬的他感觉非常突然:“前段时间我还去学院踢球来着,没听说啊?!”然后发出一声重重的带着遗憾的叹息。
图片
1971年—2021年。
在四川体坛老人的记忆中,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在华西坝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自上世纪70年代大家就在那里训练,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田径、跳水、足球……除了射击项目,那里似乎无所不包。过去的半个世纪,从那里走出了陈龙灿、高敏、邹凯、冯喆、任茜、邹敬园等十多位奥运会冠军,上百名世界冠军和近千名全国冠军。
图片
“其实没有半个世纪,还差几年”,李日新对记者说:“我记得1971年四川省体工队刚建立的时候还在顺城街老四川省体委那边,后面省上给体委拨了一块华西坝的地,运动队才搬了过来。”
1981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四川体育人将其简称为“学院”或“技院”,并一直流传了下来,即便是2018年学校改名为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很多人也因为“习惯”难以改口。
(三)
9月16日,运动队全部搬离
在学院内部,更愿意将这次变化称为“游泳馆改建项目”,因为四川省游泳馆是主要改建对象。
1980年12月建成的时候,四川省游泳馆还是融游泳、跳水、水球、跳水训练和比赛为一体的国内先进的综合性游泳馆。
40多年过去了,场馆已经显得老旧。
图片
昨日,从位于一环路南三段的二楼上去,迎面而来是已经关闭的大门。旁边商铺的老板在获悉记者前来的目的时,热情地说:“要改建了,已经关了好多天了”。
图片
从靠游泳馆一侧的学院大门进入,步行几百米,右侧的数层小楼是体操馆。体操馆外,一张邹敬园东京奥运夺冠的大型红色喜报依旧鲜艳,馆内各种体操训练器材有序地摆放着,楼上运动员宿舍的阳台上挂着色彩斑斓的各种运动服,楼道里偶尔还会传来孩子嬉戏的声音。
体操馆的门卫说:“小的那拨这周末搬去太平寺那边,大的16号出发……”
四川省体操队是最后一支还在华西坝校区训练的专业运动队,几天后他们也将离别。
(四)
9月10日,最后一顿晚餐
游泳馆和体操馆中间,是一排并不算长的平房,那里是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华西坝校区)的“食堂”。过去的岁月里,无论是学院的工作人员,还是各运动队的教练、队员,都在这里就餐。一个白瓷碗,一个白瓷盘,瓷碗盛饭、瓷盘装菜,是所有人的标配。饭点人多的时候,食堂里的几十张桌子都不够坐。
图片
昨天中午13点,食堂的两名工作人员正在门口忙碌着。
“食堂哪天关哦?”记者问。
“10号晚饭吃了,就关了”,一工作人员回答:“你看,墙上贴了通知的。”
图片
顺着这名工作人员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玻璃上贴着一则《通知》:“华西坝食堂将(于)9月11日正式停止供餐,若由此给您带来不便请多多谅解”。
(五)
未来,学院会是这样
未来的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将修成什么样?包含哪些体育项目?搬离的各个中心和运动队是否还能回来?离开的人,心里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疑问。
图片
四川职业体育学院负责接待记者采访的工作人员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现在方案还没有最终确定……”而记者私下从各种渠道获得的消息也是五花八门。倒是学院内五粮液网球中心外树立的“华西坝城市更新项目概念方案”大型展板给了大体的框架——将该片区打造成为城市的时尚赛事中心、品质消费场景、民生福祉空间和体育公园典范,并辅助专业训练功能。
图片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成都市核心城区“体育+”的形象窗口和推动成都赛事名城建设、体育产业发展的地标性城市名片。学院华西坝校区现有土地158亩,拟保留用地32亩、新建用地126亩。学院内保留的建筑为四川省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20亩)和教职工电梯公寓(12亩)。
图片
新建126亩用地将整体交由武侯区人民政府实施更新项目,“国际体育公园城”。其中原址还建体育设施占地约45亩,规划建筑面积11.04万平方米(较原有各类面积增加约5万平方米,其中新增全民健身场地设施3万平方米)、估算总投资24.8亿元。还将建设包括学院所属国际A级赛事标准游泳跳水馆、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馆、运动员公寓、公共体育设施和业务用房等,以及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等6个局直属事业单位。
图片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胡锐凯 陈浩 摄影/视频 陈浩 胡锐凯 编辑 王玲 校对 李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