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个教师节!祝福您,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9月9日晚上7点30分,青岛五四广场附近不少楼宇璀璨的灯光为教师点亮。“为教师亮灯”活动将持续到9月10日晚间。

立德树人 牢记教育初心

——2021年教师节寄语

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 刘鹏照

在这个满载收获的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第37个教师节。过去一年里,全市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工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出了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等一批教育改革项目,为“十四五”开局起步奠定了良好基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青岛教育健康发展,离不开广大教师的辛勤劳动。各位老师扎根三尺讲台,潜心铸魂育人,用心血和汗水诠释了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为青岛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我谨代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福和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青岛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书育人是教师光荣的使命,也是充满情怀的职业。我们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让青岛这颗“黄海明珠”更加美丽、更具活力、更有魅力,迫切需要办好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迫切需要一批有使命感、成就感、归属感,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有爱心、耐心、细心、专心、诚心的好老师。

希望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担当筑梦育人使命。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生的信念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老师的言传身教。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广大教师要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用人格的力量成风化人,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建党初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育人初心薪火相传,把时代使命勇担在肩。

希望广大教师涵养高尚师德,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教师是以才育才、以德育德的职业,三尺讲台虽小,立德树人责任重大。我们从事教育工作,就要牢记育人初心,厚植教育情怀,善成德政之功。好教师当是为学为人的表率,要明师道、铸师魂、正师风,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努力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自觉践行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维护教师职业形象,将这种使命内化于思想、体现在行为,点亮学生的人生梦想,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希望广大教师提升专业素养,致力教学创新改革。好老师都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只有始终坚持学习、积累、提高,才能获得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科学的教学方法,站在教育改革创新前沿,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给自我以专业的成长。老师们要用精益求精的匠心,教好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堂课,以实际行动落实“双减”政策,让教育更好地回归到育人本位上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动力,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努力成才、实现成功。

希望广大教师坚持因材施教,用爱点亮学生心灵。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书育人,是一个循循善诱、润物无声的过程,让学生乐于亲近、喜欢老师,才会愿意学习、乐于学习。老师们要用心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心无旁骛,始终如一,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收获教育的成功和成功的教育。

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围绕这一主题,我们评选了首届青岛市教育世家,建立教师礼遇制度,向从教10年、20年、30年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大力宣传立德树人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让教师的荣誉感真正强起来,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前程繁花似锦,拼搏奋斗以成。希望全市广大教师秉承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致青岛五十八中老师:您慢慢讲,我们一直在听

天南海北毕业生集体表白谢恩师  五八“传说”背后是教师全身心的付出

班主任逄志贞和所有老师一起,为郑恒和同学们在五十八中搭了一个让人心安的家。

都说老师是一支粉 笔、三尺讲台,但在 青 岛 五 十 八 中2021届毕业生心中,五十八中老师们的讲台何止三尺:从水木清华到旦复旦兮,从珞珈武大到天府川大……学生身影所至,处处师者痕迹。雕刻灵魂、护佑人生,三年五八情,一生五八人。离开母校驻足回望,那份滋养始终萦绕心头。今天是第37个教师节,这群曾在育英湖畔晨读、在操场上奔跑、在春华园静思的蓬勃少年们,从清华、浙大、复旦、人大的校园里为自己的五八恩师送上最真挚的感谢。三年一千多个日夜凝萃其中,学生的千言万语总结起来如此简单而动人:老师您的好,我们一直记着;老师您慢慢讲,我们一直在听。

唯一的浪漫送老师

理科男为老师写就动人“情诗”

“班主任孙登照老师,您的‘跟跑’理论,让我从不焦虑;您的绝对信任,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您是无可取代的人! ”“孙帅老师,课堂上大开大合,生活中诙谐幽默,您完美阐释了什么是‘帅’! ”“吕世勇老师,睿智如您,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大道至简,也让我体会到了数学之美,思维之灵,方法之利! ”洋洋洒洒近千字,为每位教过自己的老师写下动人“情诗”,这是2021届毕业生李亚轩从清华园为老师们送上的节日祝福,也是这名理科学霸难得的情感外露一刻。 “我是一个典型的理科男,不擅长也很少说煽情的话。 ”但就是这名“讷于言”的理科男,在跟记者的交流中,每忆起母校谈起老师时,语气总不知不觉地轻快、用词也更加感性。把心底唯一的浪漫给老师,这是他送给母校恩师的最大节日礼物。

奥赛备战瓶颈期是李亚轩高中最苦的时光,班主任孙登照的暖心鼓励,奥赛老师张传志的倾心指导,让他豁然开朗,毫无负担地全力冲刺,顺利捧回省一奖牌的同时,高考考场照样傲视群雄。用学数学的方法学生物,李亚轩被生物老师孙帅拎出去单独谈话,老师疾风骤雨、言辞恳切的一番指点,让李亚轩记到了现在。试卷不过夜、全国N套卷精粹成一张学案……在李亚轩看来,这些五十八中“传说”的背后,是老师们的勤奋实干,更是他们全身心地为学生着想的初心。致力于投身国家基础学科建设,身处中国最顶尖学府的李亚轩,带着所有老师的教诲,在水木清华实践着母校“追求卓越、报效祖国”的校训。

恩师提灯遥指前路

给踯躅青春带来光热与希冀

“在我风云变幻的成长历程中,一位位恩师提灯遥指前路,如灯塔般给我踯躅的青春带来光热与希冀。 ”同样身处清华园,郑恒为五十八中老师写下了一样浪漫的话语。每当自己在迷茫中蜗行摸索时,总会有老师提灯而来,驱散犹疑和迷茫,传递勇毅和信心,这是郑恒对自己高中三年最诗化的追忆。她还清楚地记得,高一选科时,迷茫的自己找到了当时的班主任孙帅,没有晚自习值班任务仍留守学校的孙帅,把手头的任务放在一边,花了近两节课的时间,跟郑恒谈新高考赋分机制、聊未来各专业发展、了解她的兴趣志向,一番长谈醍醐灌顶,也为郑恒的后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她还能清晰地想起,选科后的班主任逄志贞时不时通过网络传来的思政知识点集锦,清楚记得老师精心挑出来的每个知识点。面对其他同学复习进度手足无措时,逄老师的一句“我是你们的亲班主任,尽管放心”,让她重新找到信心。放学后的办公室里,逄老师仔细地帮助她理顺复习思路,夯实每个知识点。高考前最艰难的时光,所有老师给予了她更多额外的关注和照顾,扶持着她最终顺利圆梦清华。 “五十八中的老师真的跟我们的父母一样,不仅关注我们的学习,更细致入微地关注我们的生活细节和未来发展。只要回到了五十八中,见到老师的那刻,就会觉得安心。 ”现在已经离开了恩师和母校,但她始终记得,那段老师们陪自己走过的路。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王晓雨

聚焦教师队伍建设的“李沧样本”

“培养+引进”打造岛城名师名校长聚集区 高质量教师队伍促进教育整体质量提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与漂亮的大楼相比,大师才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也是推动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如何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质量,完善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确保教师队伍建设满足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李沧区教育人有自己的思考和答案。他们培养引进并重,聚焦师资挖潜,重视教育培训……多措并举之下,凝练成的是一份着力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为岛城教育提供有力支撑的“李沧样本”。

培养引进并举

探索教育“名家”模式

据介绍,近年来,李沧区教育和体育局强化制度保障,制定了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启动了“李沧区校长领导力提升工程”,印发了《李沧区教育系统人才引进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从目标任务、组织实施、保障措施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设计,形成了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先后邀请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袁振国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十余人为校长们授课;组织校长赴北京、江苏等教育发达地区跟岗实训200余人次;依托高校等资源对校长进行专业培训,每年暑期组织校长赴国内高校进行专题研修。

李沧区致力于加强名师人才库建设,努力打造一批引领全区教育教学发展的名师团队。目前已打造市级名校长工作室7个,市级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7个,区级名师工作室19个,带动校长、骨干教师近300人。培育出国家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3人,齐鲁名师名校长11人,青岛市名校(园)长6人,青岛市名师名班主任45人。

2018年至今,李沧区从全国引进优秀骨干教师、各类名师50余人。综合来看,近年来引进的教育人才综合素质高,能够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促进教育优质资源均衡配置。

重视教师培训

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李沧区高度重视新教师专业成长引领,对每一届新入职教师进行为期三年的跟踪培养,除校内师徒结对外,通过区域调配的方式给每位新教师安排一位本专业区级以上教学能手作为导师,指导其专业发展。同时,综合采用岗前培训、网络研修、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促进其快速成长。 2018年以来,全区入职三年新教师累计培训47280学时。

李沧区教体局明确要求局属各中小学校长必须深入一线课堂上课,且每名校长每学期听评课不能少于40节,充分发挥校长在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造就了一批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具有创新能力和一定影响力的高素质中小学校长。

围绕“聚焦课堂,提升品质”主题,李沧区连续三年举办“教学节”,以“节”促“教”,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明确教研员岗位职责,坚持实行“3+2”工作制度,每周至少3天深入到学校进行听评课,对教师发展进行科学专业指导、跟踪研教。 2018年以来,全区教师完成立项国家课题1项,省级课题17项,市级课题108项,区级课题112项,16项科研成果获市级优秀科研成果奖,资助教师出版专著2部。

李沧区还面向国内优质学校开展"寻标对标"工作,与北京十一学校、清华附小、深圳南山区教育幼儿园等一百余所知名学校建立学习交流机制,进一步开阔教师视野,有力推动综合素质提升。

完善激励机制

深挖教师工作潜能

李沧区各学校充分发挥政府奖励性绩效的正向激励作用,对忠心从教、潜心育人的干部和教师在绩效奖励、评先选优、出国培训、提拔使用等各方面全面倾斜。对在教育教学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校、教师、长期在一线的班主任等进行专项奖励。进一步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坚持德才兼备、全面考核,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强化课时量在教师职称评聘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坚持贯彻落实"三定一聘"管理制度,将完成课时量作为申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和竞聘专业技术岗位的必要条件。加强年度考核、聘期考核,逐步建立教师退出机制。

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李沧区切实减轻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必要负担,营造中小学教育教学良好环境。严格落实教师荣誉退休制度,通过退前谈话、制发手册、举办仪式等,表达对教师职业生涯奉献的感谢;每年安排教师健康查体,帮扶家庭困难、突发大病的教师等,同时开展教师送生日祝福,教师团队建设,节假日走访离退休老教师等活动,增强教师凝聚力和幸福感。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开展"功勋班主任""最美教师""教书育人楷模"等系列评选活动,近三年表彰干部教师2000余人次,在各级各类媒体宣传先进教师典型事迹,进一步激发全区教师职业光荣感和职责感。

抓好师德师风

着力打造“四有”好老师

为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李沧区出台《李沧区教育体育系统正风肃纪20条规定》,强化师德培训,建立教师“师德档案”,完善师德师风责任与监督体系,将师德师风纳入底线管理,与教师绩效考核、评选评优、职称评审等挂钩,并实行一票否决。用纪律“尺子”严管队伍,确保干部教师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出台《李沧区中小学教师仪容仪表言行规范》,引导教师树立正向、积极的职业形象和精神面貌,给予学生良好的示范和表率。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好老师”等作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的重点内容。此外,李沧区还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加强引领感召,形成强大正能量,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完善学生评教机制;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学术委员会等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师德投诉举报途径畅通,及时掌握师德信息动态,及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有诉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复。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琰

实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善教师招引培养机制,科学推进教育改革……

即墨教育:书写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

近两年新建、改扩建47所中小学、幼儿园,招聘及引进教师 883人;2021年高考成绩继续保持省市领先位置,8名学生分别考取清华、北大;完成全区中小学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更新工程,对75所农村小规模学校食堂实施运行成本补助,195所学校被评为青岛市高水平现代化学校……在建设活力、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区进程中,青岛市即墨区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坚持民生为本、普惠共享,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书写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

实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打响改善办学条件“总攻战”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新建即墨龙泉莲花山小学投入使用,看着外观时尚、环境优美的“高颜值”新学校,师生、家长心里都美滋滋的。“学校里里外外都很漂亮,孩子在这上学俺也就心满意足了。 ”家长邱先生笑着说。

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待,是即墨教育工作始终遵循的宗旨。该区每年将教育事项列入民生实事,召开专题会议集中研究教育工作,以“补短板、增供给、促公平”为主攻方向,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保障,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冲刺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最后一公里”,2020年以来新建、改扩建47处中小学、幼儿园。同时不断优化内设配备,完成全区中小学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更新工程,塑胶操场、标准化食堂实现应建尽建,现代化教育教学条件惠及越来越多的城乡儿童。

把握大势,相机而动。 2021年,出台《即墨区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到2023年底计划启用公办幼儿园69处,新建、改扩建德馨小学东校区、二十八中东校区等义务教育学校45处,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6处,在优化教育布局、改善办学条件上打响“总攻战”。

完善教师招引培养机制

抢占教育人才“制高点”

“既然已经选择来到海岛上教学,那么就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认真教好他们是我的本职工作。 ”当中央电视台采访即墨田横岛小学教师陈婷婷时,她说出了这样的质朴话语,其中包含的是一名教师的责任担当。

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办出高质量的教育。即墨区坚持人才强教,不断完善教师招引、培养机制。2020年以来,招聘及引进教师883名,其中“双一流”高校优秀毕业生207名、优秀骨干教师46名,进一步优化了队伍结构。狠抓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建设,开展“大爱至美、做学生成长引路人”系列师德教育活动,引导教师爱岗敬业、潜心育人、廉洁从教。拓宽干部教师培养培训渠道,成立7个名校长工作室、31个名师工作室,评选首届即墨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93人;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组织名校长参加全国中小学校长“领航工程”培训班,举行教师基本功大赛、优质课比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队伍整体素质。

见贤思齐,争先创优。 2021年,全区有2名教师获评省特级教师,3人获评青岛市最美教师,4人获评青岛名校长,14人入选青岛名师培养工程,38名教师入选青岛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50名教师分别获评即墨最美教师、教书育人楷模,发挥了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按照《即墨区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下步将加大中小学教师招聘力度,选聘500名左右高水平公费师范生和“双一流”高校优秀毕业生,打造青岛乃至全省教育人才高地。

科学推进教育改革

聚集即墨教育核心“竞争力”

新时代,如何办出有特色、有内涵、有质量的教育?

即墨区围绕打造“阳光下成长”教育品牌,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优化教育模式,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立德树人相融合,积极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厚植师生爱党爱国情怀,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利用“开学第一课”进行红色教育,人民网、光明网、山东电视台等媒体予以报道。

落实青岛市“十个一”项目,开展研学旅行、非遗传承、“艺动城乡”等活动,让学生在第二课堂汲取成长养分。通过集团化办学、协作体教研、联盟办园,推动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抓好劳动教育、实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开展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养德启智、多元成才、全面发展。

理念、方法之变,盘活了教育教学这盘大“棋”。以高考为重要标尺的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在全市被誉为 “即墨现象”。2021年高考成绩继续保持省市领先位置,8名学生分别考入清华、北大,彰显即墨教育强劲核心竞争力。学生在各级各类文体比赛的舞台上展现良好综合素养,连年获青岛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和金牌数“双第一”,两所小学获省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一等奖,6所美育特色学校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大手拉小手》栏目节目录制。

强化服务惠民理念

提升即墨教育社会“满意度”

教育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

即墨区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转作风、强服务、惠民生。认真做好“双减”工作,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全面实施小学生课后校内托管,解决了家长“接送难”问题。认定普惠性民办园212处,普惠园在园幼儿比例达到91.2%。对75所农村小规模学校食堂实施运行成本补助,保障学生中午就餐。近两年发放各类助学金及免学费3200余万元,资助学生4万余人次。实施中小学、幼儿园一键式紧急报警系统配备工程,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开放72处学校操场,方便了市民健身锻炼。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一项项暖心实举,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即墨教育的满意度。

同时,即墨区强化大教育观,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针对教育领域薄弱环节,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27项,完成重点项目督查、跟踪、通报20余期。推选70名家委会成员成立即墨区第一届家长委员会,三级家委会建成率达100%。

下一步,即墨区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办好优质均衡人民满意的教育。王功修

“国培计划”结业 “大先生”重新出发

郝敬宏老师(右三)到云南怒江州展开教育帮扶工作。

郝敬宏老师。

“三年的培训,三年的学习,感谢‘国培计划’,难忘华东师大,结业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 ”9月7日,青岛二中语文老师郝敬宏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番感言。作为青岛唯一、山东唯四入选“国培计划”的名师,三天前,郝敬宏等227名学员一起领取到教育部颁发的结业证书。按照“国培计划”的培养目标,这意味着他将正式开启“大先生”职业生涯,和自己的“同窗们”一起作为教育家型教师,发挥带头辐射作用,引领身边的同行向更高处攀登。

领航名师千万人中脱颖而出

9月4日,在第37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国培计划”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总结宣传活动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活动中,“国培计划”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首批学员正式结业,教育部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227名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据了解,从2018年起,“国培计划”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遴选了14个名师培养基地和13个名校长培养基地,对129名教师、121名校长进行了三年连续性、系统化培养,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新时代的“大先生”,而郝敬宏正是其中之一。遴选范围覆盖全国,整个过程要经历自主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专家会议评议、网上公示等多环节,彼时一线教师约有1673万人,遴选比例相当于1:73700。

2019年11月22日,省教育厅中小学师训干训中心主任毕诗文、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彬等来到青岛二中,为入选“国培计划”的“郝敬宏名师工作室”揭牌。当时,我省只有4位顶尖名师入选“国培计划”,除了郝敬宏外,还有枣庄市实验小学的于伟利、潍坊市奎文区宝通街小学的王冬梅和山东省北镇中学的邢成云。入选的4位名师中,于伟利担任小学语文领航名师,王冬梅担任小学数学领航名师,邢成云担任初中数学领航名师,郝敬宏担任高中语文领航名师。

在揭牌现场,山东省教育厅中小学师训干训中心主任毕诗文曾感慨地说,在中小学师资方面,山东省一直存在一个“山高无峰”的尴尬局面,基础教育整体水平不错,在全国排位也较靠前,但想数出几个全国知名的教师则很难。郝敬宏等4名中小学名师入选“国培计划”,意味着山东教育“山高无峰”局面将发生改变。

“大先生”做好重新出发准备

入选“国培计划”,这份崇高荣誉是对工作的绝对肯定,也意味着更重的责任和担当。

回忆过往三年,一切仍历历在目。郝敬宏告诉记者,在这三年当中,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国培计划”专门为学员们在北师大开设了师德课程,开展了一百天的论语学习。这一良苦用心在于,师德不能仅依靠纪律规范约束来培训,更需要内心唤醒、生命自觉的涵养。学习期间,学员们相互交流学习心得、碰撞感悟体会,一道修身修心,追求“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境界。

郝敬宏说,在学术方面,他也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在华师大培训基地,每位‘国培计划’学员都有博导一对一指导”,而他的博导张新科教授为他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以他确定的研究课题方向,引领他对多年的工作进行深层次总结,凝练教育思想,推动工作经验向思想体系、教材体系转化。砥砺三年,郝敬宏的“国培计划”学习成果《中学辩论课程》也将作为青岛三名工程优秀专著于近日出版,这是“国培计划”结出的又一硕果。

“国培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大视野、大胸怀、大格局、大担当和大气象的“大先生”,作为“大先生”,不仅要严谨治学、深耕科研,更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和担当。 “习总书记说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郝敬宏说,这三年,他跟随“国培计划”团队在云南怒江州等地留下了自己的足迹,通过给老师们进行专题讲座、建立长期联系等形式,带动当地老师成长,实现长久帮扶。

采访最后,记者询问郝敬宏朋友圈感言中的“结业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具体是指什么。他坦言,今后“国培计划”各位学员都将承担大量工作,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和工作室成员的群体智慧,引领教育同行一起成就相关学科的全新发展,并进一步探索教育教学的全新路径和策略,这一切都意味着全新的挑战、全新的开始,而他也要做好重新出发的准备。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琰

师恩难忘!今天,青岛二中分校学子向母校深情告白!

“在大学里,我时常会想起在二中分校的点点滴滴。我亦深知所有的成长经历都与我的母校有着深深的联系。”“母校如灯塔一般,为在学海艰苦航行的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这是教师节来临之际,青岛二中分校毕业生写给母校的话,字里行间透露着对母校、对恩师深深的眷恋与感激之情。在这所“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的学校里,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二中分校学子在一群优秀教师的精心呵护下成长,实现了最初的梦想。

青岛二中分校教师队伍中,有专职教师109名,其中有近100人次分别荣获省市级优秀教师、省市级优秀班主任、省市级教学能手、省市学科带头人、青岛市拔尖人才、特级教师、齐鲁名师、青岛名师、青岛市工人先锋、青岛市教书育人楷模、德育先进个人、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青岛市最美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每个学生都是好学生”是二中分校教师始终秉持的育人理念。在他们看来,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宝贵的发展潜质,要尊重善待每个学生,积极创造条件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挖掘、锤炼同学们自信、自立、乐观、进取、勤奋、担当等优秀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创新发展,最终实现终身发展。

在青岛二中分校从来不缺乏名师引路,学校注重教师专业成长,发挥6个名师、名导师工作室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以课题研究、高端研修、赛课晒课等特色活动带动骨干培养;组织导师专业化主题论坛、分层沙龙、优秀案例评选、校级交流观摩活动;邀请教科院专家和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围绕职业规划指导、说课培训、课题研究等开设主题讲座,务实有效的培训使干部教师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不断提升。

这个教师节,我想对您说:您如灯塔,为我指引方向

2018级人文学院 台永康

犹记得三年前,我怀着忐忑和激动的心情进入二中分校,导师幽默风趣又富有深意的第一课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在欢声笑语间开始了三年的生活。三年后,当年那个在相识晚会上不知所措的我,也能够自信地主持课题报告的开题仪式,能在毕业典礼上展望未来……是二中分校和导师给予了我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

二中分校如同灯塔一般,为在学海艰苦航行的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还记得当时一模成绩差强人意,距高考仅剩50天,正当我心烦意乱之时,导师积极开导我,让我及时转变心态,重燃斗志备战高考!

祝愿母校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祝愿恩师们工作顺利;祝愿所有二分学子前途似海!

“东哥”引领我快速成长

2018级理工学院 陈凯迪

二中分校的老师是有责任心、有亲和力的老师,他们呵护着、鼓励着每位学生的成长,践行着“每个学生都是好学生”的理念。我的导师——理工学院首席导师刘晓东就是这样一位老师。

回想当时,作为理工学院学院长的我,承担着与其他两个单元的学院长进行沟通协调的工作。刚开始我常会找不准自己的角色,感到不知所措,是刘晓东老师一直用温暖的话语鼓励着我,使我的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不断提升,顺利完成一次次校内大型活动的执行工作。

刘晓东老师不但在导师工作上有思想、有方法,她的数学课上也总能吸引每位同学,点燃大家学习的激情,大家背后都亲切地称她“东哥”。三年中,“东哥”引领我快速成长,在这里我找到了最好的自己,感恩相遇!

她为我的梦想插上翅膀

2018级外语学院 罗凯钟

初入高中,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努力方向却免不了带有一些盲目性,心里也生出来一些迷茫。那时,是二中分校独创的学院制管理为我指明了方向。

在外语学院,导师为我的梦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王翠莲老师的建议下,我参加了雅思课程的学习并通过首考,夯实了英语基础,拿到了出国深造的“通行证”;在她的指导下,我参加了奥林匹克作文大赛、全国中学生VIP-KID杯英语演讲比赛和中学生创新英语能力测评等很多比赛,分别获得了国家级一等奖和多个省级一等奖的理想成绩。

这是一段难能可贵的经历,如今的我顺利升入澳门科技大学,并在面对纯英文授课时,能够流利地运用英文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身边一样在奔跑的人擦出不一样的火花,拓宽了自己的眼界与格局。

千言万语抵不过一声感谢

2018级外语学院 王艺霖

踏入青岛二中分校的三年来,我有幸见证了学校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为做一名青岛二中分校人感到自豪!也许我现在还无法用“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将以我为荣”这样的豪言壮语来表白母校,但我能做到的是在大学生活中不停下前进的脚步,抱着积极进取的态度,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提升自我价值来回报母校。

面对母校,我想说声谢谢,感谢母校为我们提供了学习求知的环境,为我们成长成才构筑了坚实的平台。面对学院,我想说声谢谢,感谢导师用辛勤的汗水、无私的奉献、无数个日夜的伏案耕耘,给了我们一个清醒的头脑、一双洞察的眼睛和一颗热忱的心灵,是你们授予我们知识、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徐阳

市北中学快速崛起青岛新都心

短短几年间,新都心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崛起,迅速成长为青岛“活力之芯”。作为承载着90万人“青岛梦”的“理想之城”,新都心的教育被寄予厚望。作为新都心区域的首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2020年7月开办的青岛市北中学是市北区全力打造的标杆学校,承载着引领整个区域教育质量、打造教育新高地的使命。在过去的一年间,全国各地优秀教师、市北区骨干教师、师范名校免师生迅速汇聚到市北中学这块希望之地,用敬业实干的开拓精神和脚踏实地的教学态度,在这块崭新的教育绿洲上仰望星空、砥砺前行。

精研每一节课

45分钟“分秒必较”

早上6时35分到校,6时55分进教室等候学生,看班、上课、听课、集备、教研……这是青岛市北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徐凌每天的安排。除了担任班主任、执教两个班的英语课外,她还是两名青年老师的班主任师傅和学科师傅,一学期要听60多节课。去年,作为从全国招聘来的名师,徐凌来到了市北中学,手握全国优秀班主任等多项荣誉的她没有想到,执教20年的自己要重新过回每天充电学习的“拼命三郎”生活。与她一起每天拼命奔跑的,还有整个中学英语组的12名老师。除了上课和管理班级,就是在忙着集备和教研,这在青岛市北中学的每个教研组,早已成为每名老师的常态。

每节课45分钟的课堂,背后是英语教研组超过3小时的实用高效集备和老师反复多次的个性化打磨。英语组不少老师有无人试讲的经历,为了精心准备一节课,放学后老师对着教室里的桌椅板凳,将第二天要上课的内容讲了一遍又一遍,从太阳西斜到华灯初上。组里的其他老师则默默地坐在后排,陪着听完一遍又一遍,讲完一遍集体复盘提建议再来一遍,正是这样一节课一节课的精心打磨,才有了学生英语素养一年的突飞猛进。

打造“乐学课堂”

创设学生舒展新生态

在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赵华军看来,乐教精研、好学善思不仅带来了教师快速的专业成长,更激活了学生的课堂状态。为了实现语文教学从知识点到素养的迭代,语文教研组充分利用课前两分钟的学生自我展示时间,从《骆驼祥子》中的人物诠释、到《中庸》的经典再解读、再到现在的自由选题,引导学生从“赶鸭子上架”被动发言,到自如发表观点、思想砥砺。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更能迅速点燃整堂课的活跃氛围,改变课堂生态,使得每名学生舒展而自由地吸纳知识。

“语文成绩的提高不可能像数学、物理那样立竿见影,但学生始终在隐形成长,这背后靠的就是老师对日常教学的精准把握和督促学生做好日常积累。 ”赵华军说,在青岛市北中学,无论是课后作业还是课上训练,学生们从来不会拿到一道废题,到学生手中的每道题每份阅读材料,都是老师们精心选择“撷英”而来。

“双减”下质效双增

老师跳“题海”学生轻松学

“双减”之后,校内教育如何质效双增,是摆在青岛市北中学老师们面前的难题。 “在我们学校,每天语数英每科作业要限定在20分钟到30分钟内,其他学科每天只有一科留作业,减轻课业负担的同时,对作业的质量要求也更高。 ”学校数学名师彭美玉介绍,作为数学学科做题必不可少,但数学教研组老师们却始终坚持老师跳进题海,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无论是每课时跟进的练习还是每天的作业题,数学组老师从不直接利用成套的现成题目,而是将市面上能搜集到的数学习题反复研究,精选典型题目,做题、选题、剪题、贴题、印题,重新组卷完成,最后下发给学生一份“订制版”习题。

电视里《声临其境》吸引粉丝无数,英语组设计的声临其境配音展示同样备受欢迎;网络上TED演讲红遍全球,徐凌他们带来的英语TED演讲一样火爆;一场“亲近数学、挑战数学、玩好数学”的学科节,让数学一跃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学科……教师精研学生乐学,在市北中学这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名学生的真实感受。

青岛市北中学以培养与学生、学校共生共长的未来教师为目标,倾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新时代教师队伍。学校拥有一流的师资团队,全国名班主任1人、省优秀教师1人、市区学科带头人4人、市区教学能手30人、市区优秀班主任11人。 “慧教敏行”的教师团队已经形成,用爱伴行未来,以智共创明天,为青岛市北中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人才保障。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王晓雨

师德教育月启动 赓续初心铸师魂

为颂扬教师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鼓励教师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增强广大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9月6日,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青岛七中举行了“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师德建设教育月启动仪式。

师德建设教育月启动仪式为学校教师设置了教师职业礼遇活动,从教30年、20年和10年的教师依次上台,校领导为老师们颁发荣誉证书,学生们献上了花束和祝福。

活动中,青岛七中目前教龄最长、从教35年的孙海刚发表感言。他回首了35载教学生涯,分享了与学生的点点滴滴,字字句句都表现出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场教师为之动容,更为之所振奋。

“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在孙海刚的领誓下,全体教师举起右手,庄严宣誓,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许下庄重的承诺,担当育人使命,赓续初心永铸师魂。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教师不仅要肩负一份责任,更要践行一份承诺,青岛七中的每位教师都将不忘初心,牢记誓言。坚持立德树人,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琰 通讯员 迟清文

沉浸式学军学农 课外实践开启生动一课

钱谷山下,体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农耕生活;训练场上,展现“沙场秋点兵”的英姿飒飒……9月6日,青岛六十五中全体初一新生在学校组织下,奔赴即墨区金口镇山阴村学农基地开启为期五天的沉浸式学农学军社会实践活动。

6日上午,学校在基地举行了入营和授旗仪式。政教处主任董石泉进行了学农动员讲话,寄语同学们用充分的准备去面对未知的过程,迎接满意的结果,深刻领悟“立德、立学、立行、立新”的真正含义。随后,初一新生代表徐铭铎带领新生宣誓,并发表感言,铿锵誓言响彻基地,同学们呐喊出心底迎接全新学习生活的信心与勇气。

据介绍,此次学农活动与军训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国防意识与集体主义观念,提高身体素质,学习吃苦耐劳、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养成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培养互帮互助的团队意识,同时也为同学们遵守校规校纪和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此次活动能取得圆满成功,初一年级教师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工作,制定了学农计划、作息时间、劳动纪律、评比要求;先后多次召开班主任学农筹备会、年级学生会以及家长会,发放了家长信,明确了各自的责任和任务;在老师们的指导和家长的帮助下,2021级的同学们对学农的内容、意义、安全问题统一了认识,并根据学农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行李物品的充分准备。

活动首日,同学们首先踏上训练场,在教官的指导下,一丝不苟地站军姿、踢正步,在磨练意志的同时,也加深对纪律的理解。晚训结束后,学校组织了趣谈语数英讲座,语文老师王晓燕、数学老师耿孝峰和英语老师李永德从同学们的兴趣出发,引领他们认识到语数英三门学科的魅力和乐趣,旁征博引、生动鲜活的讲述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现场气氛热烈。

据了解,学农学军期间,青岛六十五中还将开展拔河比赛、大合唱比赛、手抄报比赛、文艺晚会等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实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学校相关负责人希望本次学农学军活动能实现锻炼身心、磨炼意志、陶冶情操、热爱劳动的活动目标,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青春年华在人生征途中绽放灿烂夺目的光彩。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琰 通讯员 王云

39中市北分校:我心目中的名师

教师专业发展水准,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准,优秀教师的高度则会成就一所学校的高度。从成立时仅有8个教学班、280多名学生、

39名教职工,发展为拥有28个教学班、1300多名学生、106名教职工,并将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青岛市文明校园、青岛中小学阳光校园四星级学校、青岛市高水平现代化学校、青岛市智慧校园等一系列荣誉收入囊中,青岛39中市北分校仅仅用了五年的时间。这背后离不开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敬业爱岗的优秀师资队伍的支撑。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9名为学校高水平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获评“39中市北分校我心目中的名师”荣誉称号,一起倾听他们用勤勉和责任铸就教育未来的心声。

教育感悟

王玉英,数学组教研组长,班主任

王玉英

因为喜欢,所以热爱。喜欢当老师,所以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享受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珍惜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天。做幸福的老师。

朱秀丽,历史教研组长,班主任

朱秀丽

爱是教育的源泉,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以仁爱滋养心灵。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的滋润中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善良、丰富、高贵的人。

于敏锷,语文教研组长,班主任于敏锷

大学毕业踏上三尺讲台,眨眼间已经34个年头了。“不说桃李满天下,也见百花满园香。 ”看到孩子们一个个茁壮成长,走出校门,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心中也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我深深地感到,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成才先成人。

宋文江,道德与法治教研组长,班主任

宋文江

身正为师,学高为范。为师者,唯匠心以致远。我坚守 “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的教育信念。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戴怡敏,数学组集备组长,班主任戴怡敏

我希望我的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我就会尽力去做那样的老师。

田莉,物理教研组长,八年级物理集备长

田莉

愿做 “有温度,有高度,有故事,有本事”的老师。培养“眼中有光,脸上有笑,心中有爱,脚下有力”的学生。

于薇,语文集备组长,班主任

于薇

教师对学生要严中有爱,宽严相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要准确、公平、公正、真诚地对待学生,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又促进了学生自省、自悟的能力,所谓“润物细无声”!

刘丽香,英语教研组长,班主任

刘丽香

教育是关乎人的灵魂的教育。它不应是对理想分数的过分追求,对学业成功的过度奢望,而应是对教师自身和学生生命给予的无限关注。教育本身是有灵魂的,教育的灵魂应是引领,一种精神的引领。

王思胜,道德与法治集备组长

王思胜

深深地感悟到:只要心中热爱教育,就能做到辛苦并快乐着,因为对这群孩子爱得深沉。今天在39中市北分校这片沃土上,仍然一如既往地勤奋工作,让学生用自信笑迎每一个“明天”。

深化师德教育 实施名师工程

青岛61中邀请抗美援朝老兵为教职工讲党史故事。

校长李刚带领学校深化师德教育。

教师托起明天的太阳,培育未来的希望,耕耘三尺讲台,哺育桃李满天下。深化师德教育,实施名师工程,构建教师发展长效机制……青岛61中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用心打造一支品德高尚、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引领示范深化师德教育

通过课堂、班会、演讲、志愿者行动等多种方式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岛61中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党员干部和普通教师心里。学校用心打造一支品德高尚、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一方面,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不断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开展全员学党史活动,邀请抗美援朝老兵讲党史故事、观看沂蒙红嫂电影、邀请北海舰队李教授上党课;教职工参加党史活动答题、参与“我和我的支部”活动、撰写读后感,掀起全员爱国爱党热潮,也激发了教师努力工作、报效祖国的爱国激情。

另一方面,学校以师德教育活动月为载体,深化师德教育,签订《师德承诺书》《杜绝有偿家教承诺书》和《中小学教师辅导材料管理承诺书》,每月进行自查。学校带领老师们学先进、学典型,学习王吉忠老师尽职履责勇救学生事迹,学习张桂梅老师一心为学、无私奉献的精神。上学期,袁泉、王蕾、高红香、王海燕、张灵谦、李梅、吕坤璇、王欣、王博闻老师因师德高尚、关爱学生,被评为“三八”红旗手。英语、数学、道德与法制、化学教研组被评为红旗组。通过先进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弘扬主旋律,增强正能量。

实施特色校级名师工程

开展校级名师工作室系列活动,实施了建设有梯度、成长有目标、构建有体系的名师工程,以点带面提升学校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是青岛61中的一大特色。学校举办李沧区名师名班主任现场会,会上五位名师分别代表各自的名师工作室进行了课题交流展示。张永梅名师工作室继续开展“馆校合作”系列活动。学校在期初期末分别召开校级名师工作室专题会,通过培训和交流为学校品质课堂建设提出指导意见,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学校积极承办市区级各种教学研讨会,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举办青岛市初中物理“多层次教学模式体系建构”暨“传统中国智慧”+“心理学效应”探究建模课题研讨会,以及青岛市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研讨会。继续开展寻标对标工作,探索品质课堂建设路径。

按照“全面分析、准确定位、有效实施、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学校把核心素养和品质课堂融会贯通,构建教师发展长效机制。本学期,学校六位老师提交了青岛市一师一优课材料。四位老师出示青岛市公开课。学校还加强教师培训,关注青年教师成长,开展青年教师读书交流会,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

为教职工办实事解难事

青岛61中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围绕李沧区教育和体育局“以多彩教育为基础,以品质课堂为核心,以爱校如家为遵循,以人民满意为目标”的办学宗旨,抓牢安全底线,全面落实“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严格落实“五项管理规定”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强化攻坚意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圆满完成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及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并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先后通过“山东省文明校园”、“青岛市五星级阳光校园”复审并积极争创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学校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中考取得优异成绩。此外,学校积极为教职工办实事、解难事,做好教职工的服务工作,聆听心声,耐心听取教职工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对有困难的教师主动慰问,竭尽全力帮助解决一切后顾之忧;对产假、因病住院的教师走访看望十余次。学校在体育组老师们的配合下组织了教职工踢毽子比赛,李旭波老师获个人冠军,教导政教组获集体冠军。学校还积极组织了教师征文、摄影、绘画等比赛。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首席记者 张译心

匠心筑梦 志做职教学生引路人

“老师,我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了,第一时间来告诉您”“老师,我的公司开业了,有时间来我这看看吧”“老师,我要结婚了,一定来喝喜酒呀”……即使当了三十年的教师,收到学生的问候依然是曲桂蓉感到最幸福的时刻。曲桂蓉目前是青岛高新职业学校高级讲师,她秉承着“走进心灵,润物无声”的教育理念,实施唤醒德育、内生智育,关心激励每一位学生,以对教育的挚爱、扎实的学识、独特的人格魅力,引领着学生筑梦、追梦、圆梦,成就着学生的精彩人生。

精益求精 追寻源头活水

教学中的曲桂蓉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在她眼里,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有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于是,她变成了一个“考证达人”。一开始,为了增加自己的人文素养,学生物的她通过自学取得第二个本科学历——汉语言文学本科。紧接着,为了深入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她又考取了教育硕士。为了及时了解行业,提高专业技能,她又通过寒暑假参加各种培训,先后获得国际认证旅游管理培训师、职业指导师、人力资源管理师、餐饮服务等高级技师证书。

她不断挑战自我,主动接受新课程,先后教过《旅游概论》《旅游心理》《礼仪》《导游实务》《中国旅游地理》等,逼着自己主动钻研不同的课程,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领域。有了扎实的学识、深厚的底蕴、过硬的教学能力,她的课堂总是旁征博引、行云流水,给学生以新的高度和视野。

虽然还担任着繁忙的行政管理工作,但在学校旅游专业缺导游证考试辅导老师的情况下,她勇挑重担,开始教授《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这门新课程。白天忙于教学管理,那就在晚上认真钻研考纲考题、备课、出试卷。她辅导的学生参加全国导游证考试,通过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学习和挑战中,中国教育学会全国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山东省职教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培养人选、山东省职教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青岛市“教书育人”楷模等奖项和荣誉“理所应当”地被其悉数收入囊中。

以德施教 用灵魂唤醒灵魂

面对着处于拔节孕穗期但学习基础薄弱、对前途迷茫的中职生,如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是曲桂蓉一直思索的问题。她坚信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名言:“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于是她在教学中实施 “唤醒德育”,敏锐捕捉教育的各个“点”,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2016级的孙同学一度对前途感到迷茫,自我放弃的他常常上课瞌睡课后玩游戏到深夜。曲桂蓉教授他们班后,充满激情的课堂慢慢对孙同学产生了影响。他偶尔能交上作业时,曲桂蓉及时表扬他,课下与他交流,跟他讲述精彩的大学生活,讲述导游员的诗与远方,他的眼睛亮了起来……

曲桂蓉开始指导他通过春季高考走进大学,但每次考完试,看到并不理想的成绩,他又开始灰心丧气。一次期中考试后,常年坚持跑步的曲桂蓉将自己的上海半程马拉松奖牌作为礼物送给他,还特意附上赠言:“我一步一步丈量21.0975公里后赢得的奖牌,饱含着我的汗水、坚持和毅力,今天送给你——少年!希望你能明白:路就在你的脚下!有了目标和坚持,一切皆有可能! ”

收到礼物,孙同学特别激动。这块珍贵的奖牌似乎充满魔力,最终换来了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曲老师三十年带出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每当他们回忆起高中时光,总会想起曲老师带给他们触动心灵的那一刻。

潜心问道 探索“诗与远方”

教研中的曲桂蓉不断求真求实,潜心研究。她结合学生特点及学科特点,不断尝试新模式新方法。她独创了“习-展-评-测-拓”五步教学法与情景模拟教学法综合运用,知行合一、德智能共育,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旅游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她精心打造了“诗旅课堂”,通过推荐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著名古诗词及名人轶事,通过推送自己所作的旅游美篇,创作的诗歌、游记等,引领学生走向“诗与远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专业素养,使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而行。

她积极研究信息化教学,率先建立学习网页、教学平台,制作微课辅助教学,研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她精心打造了“绿色生态课堂”,注重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生命性、生成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断拓展专业知识,逐步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三十年辛勤耕耘,三十载青春芳华,曲桂蓉一直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座右铭,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用她的热爱、执着、认真、奉献,履行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谱写着中职教师立德树人的美丽华章。王敏敏

青岛海山学校:为每一名学生的未来赋能

好生源才能成就好学校吗?也许对很多学校而言,答案是肯定的,但作为一所生源并不占太多优势的民办学校,近年来,青岛海山学校依然实现了优质发展。这背后便是学校一直秉持的发展思路:走内涵发展之路,在优质特色办学上下功夫,重视学生的增值评价,用多元课程体系为每一名学生的未来赋能。

爱与德融入每个细节

“一朝沐杏雨,终身念师恩”“虽然已经毕业,但我会永远带着您的爱与教诲不断前行”“谢谢老师们陪我走过最难走的一段路”“从中考落榜到被心仪高校录取,让我脱胎换骨的是我的每一位恩师”……教师节来临,这些来自不同学生、不同地方,以不同形式表达出来的相同的感谢,让海山学校的教师们再次深深地感受到职业的意义和教育的幸福。

在学子眼中,在海山的三年是成长的三年,是收获的三年,更是逆袭的三年,而这些成长和逆袭首先源于老师们。孙克萄老师在校任教18年,带出了一批批优秀毕业生,今年夏天以634分被985、211、双一流高校华南理工大学录取的李楠就是其中一位。作为资深班主任,孙克萄一直坚持“以严束其行、以爱暖其心、以德明其志”的管理理念,深耕细作,久久为功。

李楠给孙老师的印象是基础不错但自制力不强,孙老师就通过一次次谈话和班会,把自律意识植入其心中;学生笪卫曾因学习瓶颈期承受巨大压力,孙老师便每周找他谈一次话帮其减压;儿童节,他给孩子们准备德芙巧克力,寓意人人得福;高考临近,鼓舞士气的小礼物变成“王中王”火腿肠和旺仔牛奶,寓意人人成为高考“王中王”、高考旺旺旺……“以严束其行,以爱暖其心,以德明其志”落到了每一个教育的细节里,也成为海山教师的集体画像。

多元课程定制成才方案

近年来,海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目共睹,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普通类学生成绩逐年提高,大批学生被双一流高校录取;已成为学校名片的美术教育,让越来越多的海山学子走入清华、国美、央美等著名学府;音乐类、体育类、传媒类学生发展更是毫不逊色。如果要探究这份成绩单的背后因素,除了教师的奉献与支撑,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学校探索出了一条基于学校生源状况和学生成长成才实际发展需要的特色课程体系。

在此课程体系之下,贯穿高中三年、面向每位学生的美术类、音乐类、体育类、传媒类等多元课程被完整地搭建起来,学生高一入校就可以按照个人兴趣和意愿进入特色发展的轨道上,“一生一案”“一生一策”“一生一档”的精细化模式落地有声。今年海山美术类考生杨采清,从小就对绘画充满兴趣,来到海山学校后如鱼得水,三年时间里随着专业课程不断进阶,最终圆梦中国美术学院。今年拿到西安音乐学院录取通知书的慕昊洁,中考时就坚定了通过音乐寻找未来的初心,进入海山音乐班之后,古琴零基础的她文化课和专业课两手抓,最终考入梦想高校。

课程是学校一切教育的载体,海山学校深知这一点。目前,海山学校着眼于每位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持续性地打造普通类学生教学课程,优化美术、音乐、传媒、体育类学生教学课程,通过打造多元学习课程,为广大学生提供成长、成才、成功的多元途径,“差异化发展、错位竞争”的道路越走越宽。

海山底色铺就师生发展路

走进海山学校,花园式的校园处处是风景,“爱教、勤教、严教、科教”的教风和“好学、勤学、深学、活学”的学风已成为海山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的教育思想刻在每一位师生的心上。如果继续追问,为什么海山学校能够交出被社会认可的高分答卷,答案正是这种强烈的 “海山底色”在为每一位学生的成才和教师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海山学校尤为如此。除了在锻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上下功夫,海山学校还在努力写好教师关怀和激励的大文章。学校自2019年开始设立“孝心工资”制度,每个月为教师的父母发放300元“孝心工资”,深入细节的关怀温暖着每一位教师的内心。学校还推出名师工作室制度,为名师发展提供最高15万元一年的经费支持,激活每一位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

激励不仅体现在教师发展上,学生教育中更是如此。励志教育已经成为海山学校的传统,激发着学生主动学习、良性竞争的动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中掌握高效学习的秘诀……

在青岛海山学校校长王世杰看来,学校正以特色办学、规范管理促优质发展、品质立校,海山学校“办一流名校”的发展之路也将越走越实。王敏敏

25年,恩师为我点灯、伴我前行

又是一年教师节,最是难忘师恩情。教师节前夕,青岛烹饪职业学校1996级毕业生陈亮,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与母校青岛烹饪职业学校,与恩师刘德枢的故事。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距离陈亮第一次踏入青岛烹饪职业学校的校门,已经过去了25年,但回首往事依然历历在目。陈亮说,这些年,正是因为有了恩师的陪伴,他才有了前行的方向和力量。 “遇见刘老师,是我最大的幸运。 ”

恩师是职业路上的启蒙者

1996年,陈亮来到青岛烹饪职业学校,就读酒店管理专业,年轻的教师刘德枢成为了他的班主任。 “当时,我们所有同学对刘老师的第一印象就是他长得非常帅。”陈亮说,在他心里,刘老师和别的老师不一样,他没有那么威严,学生面对他时完全不会感到拘束,都喜欢和他交流。 “刘老师非常平易近人,让人觉得很亲切。 ”

回忆起在学校的时光,陈亮说,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刘老师为学生们进行的职业生涯教育。 “当年,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非常火的专业。但是真正到工作的时候,一个酒店有八九个部门,你不能每个部门都去干……”陈亮说,当时,他的内心对于未来的工作方向充满迷茫。但幸运的是,刘老师在教学中非常注重职业生涯教育,除了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多地是培养同学们对酒店服务专业的兴趣,加深大家对专业、对行业的认识。“刘老师经常跟我们说,在学校,你就要清晰地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学习。如果你要干这一行的话,你就要爱上这一行。 ”

“干一行、爱一行”,刘老师的这句话时常在陈亮心中回响,他真正爱上了酒店管理这个行业,并将其作为一辈子的事业。

恩师是人生路上的引路人

毕业之后,陈亮在事业上一路高歌猛进,从最开始只是一名普通的酒店服务员,到成为基层管理者,再到高级管理者……如今的他已成为了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在他的成长道路上,恩师刘德枢不仅是一名见证者,更像是一盏明灯,为他的人生指明方向。

“这么多年的工作中,时常会有失意、沮丧的时候,甚至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想过转行……”陈亮回忆,前几年,除了酒店业火爆,物流业、航运业也都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见此情形,身边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转行。面对外界的吸引力,陈亮也曾动摇过、彷徨过。 “当时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想到了刘老师。找到他之后,他非常耐心地帮我分析。我现在都记得,他问了我很多问题,你的优势在哪?转行是不是真的适合你?”陈亮说,刘老师的谆谆教导给了他非常大的帮助,最终也让他在这个行业坚持了下来。

恩师是携手并进的同行者

在陈亮看来,毕业之后,刘老师在他的人生中扮演了更多的角色。刘老师不仅仅是他的老师,更是行业中的前辈,是生活上的朋友。 “真的是亦师亦友的那种感情,我经常请刘老师来到我的公司,一起探讨交流;我也会时常回到母校,看看我的老师们,我的学弟学妹们……”

如今,同样作为行业佼佼者的陈亮,在和刘老师的交流中,更多地聚焦于酒店管理行业的一些专业问题,这对师生也成为了携手并进的同行者。 “现在我们经常会讨论行业现状、学校教学、人才培养这些问题,尤其是母校一届一届的学弟学妹都要走上工作岗位,我们也想通过校企融合,让他们发展得更好。 ”陈亮说,让母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更具竞争力,让整个行业发展得更好,成为了他和恩师刘德枢未来共同努力的方向。徐阳

海军中学:让每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她喜欢用细腻的文字与学生交流,每封信都是一颗爱的种子;他那一句“我当你爸爸可不可以”,让缺失父爱的孩子打开了心扉,重新步入正轨;而他关注、指导每个孩子的学习,让他们能够飞得更高……青岛古镇口海军中学建校三年来,老师们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一曲曲教书育人的赞歌,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滋润着每一名学生的心田,为教师这一职业作出了生动的注解。

书来信往传递师生情

面对学生不同的成长烦恼和青春期的叛逆,班主任李惠玲每学期都会给每个学生写一封信,《跌倒是学会走路的必修课》《飞过天空的雄鹰都是要经过磨砺的》《希望你的善良带点锋芒》……这些充满诗意和哲理启思的主题,是她对每名学生细心观察后给出的文字版心灵对话,她坚信文字比语言更容易打动人。

学生小刘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存在沟通障碍,尽管学习成绩很好,但因为同学相处不来,之前辗转于数所学校。来到李惠玲班级后,一封《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的信触动了他内心柔软的深处。

“我们必须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每一个人都是由缺点和优点组合而成的,就像我说过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这是李惠玲写给小刘的信中的一段话,字句中流露着爱和鼓励。在她的安抚和疏导下,小刘渐渐地学会了处理自己的情绪,也能和周围同学正常沟通了,最终在海军中学结束了四处“漂泊”的日子。

问题生向他敞开心扉

沉迷手机游戏的小杜,变得越来越不爱学习,为此还经常和老师顶嘴。一天晚上,小杜和同宿舍小崔争吵了起来,两人大打出手,班主任杜明普赶来时,小杜情绪久久不能平静。在杜明普耐心地沟通下,小杜说出了原因,“他说我没有爸爸”,随即哭了起来,原来小杜自小父母离异,一直跟着母亲生活,缺少父爱,这是他不愿提及的一块心病。

“既然咱俩都姓杜,我当你爸爸可不可以? ”杜明普思索后说道,那一刻,小杜既惊讶又有些许惊喜,“可以! ”当天晚上,“父子”二人聊到了午夜时分。自此,小杜与杜明普的关系更加亲近,正所谓爱屋及乌,小杜也慢慢喜欢上了杜明普的数学课,不再沉迷手机游戏,重拾学习信心的小杜,在今年开学时还获得了进步奖学金。

治愈偏科更上一层楼

刚进高一时,王佳慧还在二本线徘徊,到了高三,成绩已是稳稳的一本线水平。 “刚来时我数学偏科,英语也相对薄弱,但学校特别重视对我们的培优补弱。 ”王佳慧说,每周晚自习,都有一节数学课和一节英语课,老师来给辅导,有针对性地帮同学们修补短板。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是小班化教学,班主任谭猛会照顾到我们每一个人,帮我分析每一科的薄弱点,这种VIP级别的服务在公办学校是难以享受的。 ”通常排名靠前的学生,想进一步提升的难度较大,但在老师们的指导下,王佳慧已经从级部30多名迈入级部前20名梯队。

一夜相处选择留下来

小学生在学校寄宿,更需要老师们悉心照料。作为一名还未成家的90后,班主任李慧却一直在扮演着“妈妈”的角色。一天晚上9时左右,在学校住宿的小陈突然发起了高烧,李慧急忙送她到校医室进行简单的治疗,并联系她的家长,由于工作原因,小陈的父母无法来接她。小陈的妈妈告诉李慧,小陈由于体质原因经常会突发高烧,过一会儿会渐渐退烧。

放心不下的李慧将小陈带到了自己的宿舍,给她降温,贴心照顾,并随时观察体温变化。到了第二天凌晨3时,小陈体温终于恢复正常,一直提心吊胆的李慧,这才放心睡了过去。行动是最好的感召。原本调皮、不按时交作业的小陈,自从这件事后,出现了极大的改观,连周末的作业也能认真完成了。孩子的改变、老师的付出,家长都看在眼里,小学毕业时,小陈选择了继续留在这里就读。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衡量一所学校教书育人水平的重要标尺,从海军中学孩子们的成长变化中不难看出,学校拥有着一支德高、学高、艺高的教师队伍。家长们也给出了最好的肯定——孩子就读于海军中学是一种幸福!正如学校校歌中唱的那样,“我们沐浴阳光,幸福起航,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铿锵……”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