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机到医疗,奥林巴斯的凤凰涅槃

文/James Simms
图片
奥林巴斯现任首席执行官竹内康雄。图片来源:SHUNICHI ODA FOR FORBES ASIA
引言:将奥林巴斯备受赞誉但一直亏损的相机业务卖掉之后,竹内康雄正带领奥林巴斯转型为一家医疗技术公司。
日本的奥林巴斯(Olympus Corp.)一度是照相机的代名词。从1936年最早的相机开始,奥林巴斯就以高质量和创新而闻名,比如其1971年推出的35DC就是世界上第一款配有自动闪光灯的相机。然而今年1月,这一传奇的遗产结束了,奥林巴斯最终将其相机和录音业务出售给了总部位于东京的私募股权公司Japan Industrial Partners,交易金额未披露。奥林巴斯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竹内康雄(Yasuo Takeuchi)在东京总部接受采访时说:“我有一个长远的野心,那就是要真正推动这家公司做出变革。”
这个变革就是对一个已经建立了80多年的招牌业务的大胆剥离。没有了相机,奥林巴斯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竹内康雄回答说:“我们在医疗方面的业务做得非常好。”竹内正负责奥林巴斯102年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企业改造,目标是将这家公司打造为一个纯医疗技术巨头。
图片
医生使用奥林巴斯内窥镜进行诊断和治疗。图片来源:奥林巴斯
这个支点让奥林巴斯重新回到了它的根源。虽然该公司是以相机而闻名,但奥林巴斯在医疗技术方面有着悠久而平行的历史,从成立之初就在利用其光学专业知识制造显微镜和内窥镜。事实上,奥林巴斯发布的第一款产品就是一款显微镜(而非相机),那是在1919年公司刚成立仅6个月的时候。接着是内窥镜——奥林巴斯在1950年发明了它所称的“胃摄像机”,这一设备虽然还很简陋,但却为现代内窥镜奠定了基础。
基于这方面的专长,奥林巴斯自称是世界上最大的胃肠内窥镜制造商,占据了该技术33亿美元全球市场的70%。在仍有相机业务的上一个财年(截至2020年3月),该公司的两个医疗技术部门贡献了公司7,970亿日元(合73亿美元)总收入的80%。相比之下,拥有相机业务的成像部门仅占销售额的6%,并在过去10年里亏损超过10亿美元。现在竹内已经放弃了相机业务,显微镜则可能是下一个被放弃的部门,因为它将在2022年被转移到一家全资子公司。总而言之,竹内有望在明年年底前完成对奥林巴斯的重组,使其成为一家专注于内窥镜、医疗和外科技术的公司。
这种转变的原因很简单——智能手机自带的相机已经大大削弱了消费类相机市场,进而摧毁了人们对独立相机的需求。至于显微镜,由于没有了成像部门,该业务已成为公司最小的业务分支,仅占上一财年(截至3月31日)7,310亿日元总收入的13%。
图片
奥林巴斯在医疗技术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在利用其光学专业知识制造显微镜和内窥镜。图片来源:奥林巴斯
64岁的竹内康雄遵循了许多日本职场人士的传统,在一家公司一干就是一辈子。竹内于1980年加入奥林巴斯,当时他刚从日本中央大学(Chuo University)商学院毕业,年仅23岁。随后,他步步高升,在日本以外的地方工作了16年,帮助管理了奥林巴斯在欧洲和美国的业务。2015年,他回到日本,领导公司管理办公室,并在一年后成为首席财务官。在那之后,他又于2019年4月担任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上任时间距离公司成立100周年刚好还差几个月。现在,他面临的挑战将是执掌一个与他过去40年里开展的业务大不相同的公司,并带领奥林巴斯进入第二个百年。
奥林巴斯的重组正在结出硕果。自从竹内于2019年1月公布了“改变奥林巴斯”重组计划以来,该公司在东京上市的股票价格已经翻了一番,达到最近的2,200日元左右。在4月1日开始的本财年第一季度,该公司收入同比增长40%,达到1,915亿日元(合18亿美元)。奥林巴斯扭亏为盈,从一年前的亏损27亿日元转而盈利187亿日元,这也促使其管理层将全年利润的预测设定为1,010亿日元——如果实现的话,这将是其历史上利润最高的一年。
虽然疫情对奥林巴斯的重组过程影响不大,但由于许多市场的经济增长放缓,人们推迟了体检等非紧急医疗程序(奥林巴斯的产品不用于治疗新冠肺炎),因此奥林巴斯的医疗设备业务也受到了影响。现在,该公司看到了反弹的迹象。在截至3月份的上一财年,“我们面临着新冠肺炎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如此,我们的收入在下半年仍有显著回升。”竹内在5月份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说。
聚焦
图片
奥林巴斯发展里程碑一览。图片来源:奥林巴斯株式会社监管文件
据称,奥林巴斯重组的催化剂来自美国激进基金ValueAct Capital。ValueAct总部位于旧金山,据报道管理着160亿美元的资产,还曾对微软和劳斯莱斯等公司发起过收购行动。当ValueAct在2018年成为奥林巴斯5%股权的所有者时,奥林巴斯公司内部响起了警钟。作为应对,该公司聘请了商业顾问来对这一情况进行分析,顾问则建议时任首席财务官的竹内康雄不要与这家对冲基金接洽。然而竹内并不愿接受这个建议。他说:“我本能地觉得,他们可能会成为我们非常好的合作伙伴。”
竹内没有理会这些顾问,而是成为了奥林巴斯与ValueAct的联络人。据媒体报道,ValueAct在2018年12月威胁称,除非奥林巴斯引入三名非日本人进入董事会,否则将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更换董事。尽管该基金当时否认做出这一威胁,但奥林巴斯在2019年1月宣布,ValueAct合伙人罗伯特•黑尔(Robert Hale)和顾问吉米•比斯利(Jimmy Beasley)将进入其董事会。如今,他们仍在奥林巴斯的三位非日籍董事中占据两个席位(ValueAct拒绝就本文置评)。
“奥林巴斯的这种行为是受到了外界压力的影响”——面对这种质疑的声音,竹内表现得不屑一顾,并表示这并不完全符合事实。他称,ValueAct的建议补充了他大约5年前与包括奥林巴斯前首席执行官笹宏行(Hiroyuki Sasa)在内的高管一起拟定的公司蓝图。竹内还说,如果双方有任何细微的摩擦,那也是在双方关系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不知道我们是谁,不知道我们将如何管理这家公司,也不知道我们将如何应对他们做事情的方法。”2021年1月,也就是奥林巴斯宣布转型计划的两年后,ValueAct出售了其对奥林巴斯的部分投资,不过目前还持有4%的股份。
美国金融集团杰富瑞(Jefferies)驻东京分析师Masahiro Nakanomyo认为,即使没有ValueAct,奥林巴斯的董事会也会发生变化,因为竹内已经决定专注于医疗业务,不像其前任在放弃传统相机业务时那么谨慎。“即使没有来自国外的压力,他们也会剥离相机业务。”Nakanomyo说。“竹内和ValueAct的想法是一致的,所以双方不存在冲突。”
竹内还对奥林巴斯董事会进行了其它方面的变革,不仅将外部董事人数从原来的6名(总人数11名)增加到9名(总人数12名),还设立了由外部董事担任主席的提名、薪酬、合规委员会。另外,“改造奥林巴斯”运动还催生了一个由5人组成的全球执行委员会,由竹内领导,委员中还包括奥林巴斯首席行政官斯特凡•考夫曼(Stefan Kaufmann)。考夫曼是一名德国公民,自2003年以来一直在奥林巴斯工作,并承担着监督计划实施的责任。
竹内还简化了公司决策流程。在此之前,奥林巴斯的任何重大决策都可能涉及多达15人,包括董事和高管,从而导致办事拖沓。以其去年推出的X1内窥镜为例,该产品的研发耗时8年,是业内竞争对手研发新型内窥镜所需时间的两倍。在考夫曼看来,8年时间太长了。
但竹内表示,在如今的奥林巴斯,更多的权力被下放给了产品和部门主管。现在,各部门是按照职能而不是地区划分,且海外高管也不需要通过在日本对应职位的人员来做决定。“这大大提高了公司运作的敏捷性,”考夫曼说。来自西班牙的奥林巴斯首席运营官纳乔•阿比亚(Nacho Abia)表示,奥林巴斯还鼓励“两人一组”的决策过程,即由一名日本人和一名外国人组成团队。“决策的质量比以前好多了。”
奥林巴斯的另一个变化出现在研发过程中。考夫曼指出,公司不再只专注于内部研究,而是更愿意通过收购来加速开发进程,并在过去几年里收购了一众法国、以色列和美国的公司。
伴随着公司的重组,更多的分析师提高了对奥林巴斯在资本市场上的评级。大和证券(Daiwa Securities)分析师Tomoko Yoshihara在今年5月份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新冠疫苗接种在美国、欧洲和中国的大力推进正引领着医疗设备销售的大幅度复苏。大和证券预计,到2025年3月的财年结束时,奥林巴斯的净利润将攀升至1,430亿日元,营收将接近9,590亿日元,较本财年的预期增长42%。
对奥林巴斯来说,中国也是其公司业务的重要来源,并可能很快取代欧洲成为其第二大市场,北美则是第一。竹内表示,在过去几年,中国经济保持着不错的增速,而这一趋势将继续延续。另外,就医疗保健行业的市场规模而言,“像印度这样的国家依然不发达,就像许多人口众多的亚洲国家一样。”
图片
考夫曼(左)在谈到竹内领导的重组时说:“我们现在有机会专注于成为我们希望成为的全球领先的医疗技术公司。“ 图片来源:SHUNICHI ODA FOR FORBES ASIA
本文作者为福布斯撰稿人,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译 Vivian、R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