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之星】世上只有一个铃木一朗(下)

这一周的亚洲之星让我们继续讲完铃木一朗(点击阅读上集)的故事,看看这一位传奇还有哪些经典和遗憾呢?
以柔克刚
哪怕在亚洲球员中,一朗的身形都谈不上并不魁梧。职业生涯早期他曾经追求过结实的肌肉线条,沉溺于力量训练。棒球赛程绵密,在赛季中期不可能维持休赛期那样的大强度训练量,一朗却突然发现他的挥棒动作反而变得更加自如迅捷。
图片
图源:水手社媒
由此一朗认识到,过多堆砌肌肉并不当然意味着挥棒速度的提升,训练不当反而可能有负面作用。从此他开始转投以柔韧性为核心的力量训练理念,通过增加柔韧性和肌肉活动范围来在实战中最大化有效力量。
通过特别设计的训练器械和自主钻研的练习课程,一朗获得了极高的全身柔韧性,传统方式难以锻炼的肩胛、骨盆和髋关节肌肉群,一朗都充分开发了潜力。
一朗的MLB新秀赛季
出色的柔韧性不仅仅能提升表现,也可以有效预防伤病。整个MLB生涯,一朗最长只在伤病名单待过15天,原因是胃溃疡,他从未被运动损伤所困扰过,即便46岁退役时,已经头发花白的他仍然没有任何伤病。
不论是亚洲球员还是全体MLB球员,一朗的健康度和运动寿命都堪称一绝。甚至于NFL七冠四分卫汤姆-布雷迪(Tom Brady)都私下向一朗讨教过柔韧性训练秘诀。
一戒难求
作为个人,一朗生涯前十年都相当成功,全部入选了全明星,其中有九次全明星赛先发,其余所有亚洲选手加起来只有五次。他的一些相对不怎么出挑的赛季都超过了不少亚洲好手的生涯巅峰。
但是一朗在大联盟始终是一冠难求。空前的2001常规赛季后,水手在美联决赛与纽约扬基狭路相逢,两强相争,终究是处于王朝时期的扬基更胜一筹,水手遗憾出局。
图片
图源:水手社媒
2002年和2003年,水手都取得93胜的佳绩,无奈当时美联西区内卷尤甚,奥克兰运动家和洛杉矶天使都非善茬(电影《点球成金》的故事背景就发生在2002年),水手遗憾在季后赛竞争中出局。
在此之后,由于管理层的球队建设方向错误,水手沦为鱼腩,长期在分区内陪跑。有相当一段时间,西雅图球迷的流行自嘲梗是这么说的:“为什么还要看水手的比赛?因为至少还有一朗啊!
图片
图源:扬基社媒
2012年一朗终于不愿再等,主动要求交易到扬基,趁着巅峰状态的尾声期再冲刺一下。
然而这次在美联决赛等着他们的是米格尔-卡布雷拉(Miguel Cabrera)和贾斯廷-维兰德(Justin Verlander)领衔的底特律老虎,一朗再度铩羽而归。自那以后,一朗再无冲冠机会。
2006年世界棒球经典赛纪录片
好在西方不亮东方亮,2006年和2009年的世界棒球经典赛上,一朗率领日本代表队取得连霸。尤其是2009年日韩决赛十局上半的超前“千金打”,铸就了一朗生涯的又一经典瞬间
他到底有多优秀?
作为公认的名人堂级别球员(由于退役不满五年,一朗目前还不符合投票资格,无法入选),围绕一朗身边的话题不断——并不是一些场外争议,而是对于“他到底有多好”的讨论。很多棒球作家、数据学家认为,一朗得到的美誉远远超过他的实力与成绩。
没错,一朗击出了无数支安打,生涯7次荣膺大联盟安打王,连续10个赛季200安打也是仅此一家。但他全部3,089支安打中有2,514支是一垒安打,仅575支是长打。作为对比,和他同一年进入大联盟的三千安俱乐部成员阿尔伯特-普侯斯(Albert Pujols)光本垒打就有677支。
一朗在MLB的第3000支安打
一垒安打的价值不如长打,这是显而易见的。MLB历史安打王皮特-罗斯(Pete Rose)更是连一朗的一垒安打数都要质疑,他认为一朗超过450支的内场安打主要是运气使然,不像他当年打出去的安打更为扎实。
在打击练习时,哪怕是生涯晚期、效力于迈阿密马林鱼的一朗仍旧能够连续将球轰上看台,可是在实战中一朗很少展现这样的力量。一朗说如果他击出本垒打了,那都是刻意设定要击出本垒打。那些对于一朗追求安打数而不是长打的批评意见——苛刻点说,就是在质疑一朗是在“刷数据”。
图片
图源:水手社媒
2015年前后兴起的飞球革命也与一朗的打击理念相悖。为了追求本垒打的高收益,越来越多的击球员不再顾忌吃下挥空三振,将球尽可能往天上扛。与此相比,为了提前跑垒启动时机而牺牲挥棒发力过程的钟摆式打击显得不合时宜。
曾经有对手球员惊叹一朗故意将球敲到三游防线的空档,跑出一支内场安打。诚然,这样的一支安打不足以独立实现得分,在数据学上的价值并不是那么高。可是本垒打的“通货膨胀”让棒球世界重新认识到了一朗这样巧打俊足选手的价值。
拥抱数据分析的评价体系不代表就必须要排斥一种打球方式,一朗的存在让大联盟有了更多可能,这或许是他和他的棒球哲学最大的意义。
独一无二的一朗
与大多数人不同,一朗的登录名没有用姓“铃木”,而是用他名字的假名“イチロー”。这么做是仰木监督的主意,因为““铃木一朗”这个名字放在中国相当于“王小明”,毫无辨识度可言。
这别出心裁的主意最初令一朗感到十分尴尬。不料随着他迅速走红,“イチロー”顿时成为热门词汇,一开始其实是拒绝的一朗也不由自主地真香,从此成为“イチロー选手”,到了美国后也将“Ichiro”印在背上。
他的独特性不仅仅体现在称呼上。布莱恩-麦凯恩(Brian McCann)效力扬基时,有一次看到一朗穿着钉鞋在球场内部通道全速冲刺,仅仅是为了第九局上场参与防守做热身——当时一朗已经40岁了。你没看错,他穿着钉鞋。
图片
连续10赛季200+安打(图源:水手社媒)
2002年全明星赛前,名帅乔-托瑞(Joe Torre)在一番相当正式、职业的赛前谈话完毕后,点名要一朗发言。托瑞的气场是非常严肃的,一根针掉地上大家都听得到的那种。因此所有人都有些讶异也有些期待,一朗会说什么。
短暂的寂静后,一朗冷不丁用英文蹦出来一句:“让我们狠狠踹他们的屁股!”
全场一度社死,每个人心里想着:啥?不过很快大家回过神来,高呼:“Yeahhhh!”
图片
前扬基主帅托瑞(图源:扬基社媒)
曾经有队友向一朗讨教打击策略:“你是不是先试试看击出一支安打,如果奏效就维持相同的方式?”一朗瞪了回去:“我试着击出五支安打。
如果一朗场上有好表现,比如完成美技或者击出关键安打,队友们大声喝彩“好一朗!”过后,一朗会不紧不慢地回应:“这不是明摆着的嘛。”
前文提到过布雷迪曾向一朗询问柔韧性训练技巧,其实这个故事的结局有些“凄惨”:一朗在美国太过于专心打球,以至于根本不知道有布雷迪这号人物的存在,在收到对方的短信后,一朗很莫名地问:“这该死的布雷迪是谁啊?”
一朗职业生涯的第4000支安打
这就是铃木一朗。他取得过非常多值得骄傲的成绩,不仅仅在亚洲棒球领域、乃至在亚洲职业运动史上的最伟大行列中都有一席之地。不过比起成绩,他最能让人记住的是他的独特性。能够击出三千支安打的人过去有几十个,未来也还会有,一朗只是其中之一。
但像铃木一朗那样的球员?有且只有铃木一朗本尊一个。
对于铃木一朗,你还有什么记忆呢?赶快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们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