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在江津延年医院,曾留下这样一段故事…

图片
嫩秧被地如茵绿,
落日衔天似火红。
闲倚柴门贪晚眺,
不觉辛苦乱离中。
这首诗是陈独秀流寓江津期间所作。1939年,陈独秀邂逅同乡好友胡子穆,作此诗相赠,表达自己虽背井离乡,却悠然自得、不畏艰难的心境。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被关押在南京老虎桥监狱的陈独秀经舆论声援和友人斡旋,被国民党政府假释出狱。由于战局变化,陈独秀几经辗转,于1938年8月抵达江津。
图片
△陈独秀旧居 特约摄影 张新旗摄
江津在19世纪早期就发展成为长江上游著名商埠,因地处长江要津而得名。万里长江在此蜿蜒曲折,呈“几”字形流过,故又称“几江”,陈独秀在人生的最后5年岁月里,居于斯、逝于斯、葬于斯,将晚年的足迹留在了这里。
为了探寻陈独秀的晚年足迹,追寻江津的老城记忆,我馆特推出专题栏目——《探寻陈独秀在江津足迹》,让我们一起回溯历史,走进陈独秀的最后人生,追寻这座城市的记忆。
今天为大家推出第二期:《探寻陈独秀在江津足迹之延年医院》。
探寻陈独秀在江津足迹
之延年医院
1938年8月3日,陈独秀与潘兰珍到达通泰门码头。此时正值烈日当空,陈独秀雇了两个上船揽活的脚夫,挑上行李,前往此行目的地——延年医院。
图片
▲民国江津县城图,红点处为延年医院,蓝点处为通泰门
延年医院位于江津县城黄荆街83号(即今江津中学旧址对面)。唐宋时期,几江半岛西段高阔地带有一个荔枝园,每到荔枝成熟之际,不时有人入园偷摘,主人深感无奈,特意搬来黄荆树围园种植。随着世事变迁,荔枝园逐渐荒废,但是街沿每年都会生长出许多青色黄荆条,百姓将黄荆条割下来编筐织篓,很是受用。于是,当地百姓就将此街称为黄荆街。
乾隆时期,黄荆街曾建有川主庙、养济院、福圣宫等建筑,此后又建有太子寺、官立江津中学堂等,人来人往,热闹无比。
图片
▲清代江津老城图,红线处为黄荆街
延年医院是江津有名的私立医院之一。它是一座带小院的楼房,分为前后两进,前院为诊所,后院为居住区。它的创立者,是安徽籍名医邓初。
图片
▲延年医院
邓初(1888-1959),字仲纯,是“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二叔,也是陈独秀的同乡好友。早年,曾与陈独秀一起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国立青岛(山东)大学校医主任。1917年,邓初赴北京开办诊所,并为一些社会名流担任保健医生。
图片
▲邓初
“七七事变”后,邓初到江津避难,在江津望族邓蟾秋、邓燮康叔侄的资助下,租房开办了延年医院,因邓初医术高明,求医问药者众多。
1938年,陈独秀出狱辗转到重庆,邓初多次前往探望,并真诚邀请陈独秀夫妇来延年医院与自己同住,陈独秀考虑再三,最终同意。于是,才有了此次江津之行。
然而,让陈独秀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延年医院的门口,他竟结结实实地吃了一个“闭门羹”。
原来,陈独秀来江津之前,考虑到邓初此前已多次诚恳邀请,便没有事先通知。8月3日当天,陈独秀夫妇到达医院时,恰逢邓初出诊在外,邓初的妻子早前对陈独秀就颇有不满,又看不惯老夫少妻,遂闭门谢客。
陈独秀一时进退两难,两个脚夫目睹陈独秀这位外乡人投亲无门的无奈,心生同情,听得陈独秀口音像是下江人(长江下游人),便告诉他,老街前面的鞍子街口,也有一个从重庆来的下江人,口音同陈独秀差不多。经过仔细交谈,陈独秀得知脚夫所说的这个人便是自己的同乡方孝远,得知老友在此,陈独秀喜出望外。在方孝远的帮助下,陈独秀夫妇临时租住在客栈。
9日,他给三子陈松年写信,感慨道:“……不但用具全无,屋也没有了……倘非携带行李多件,次日即再回到重庆矣。……出门之难如此,幸祖母未同来也。……”
图片
▲ 陈独秀写给三儿子陈松年的信(1938年8月9日)
邓初回到家中,得知陈独秀被闭门谢客,深感愧疚。他反复劝说,做通了妻子的工作,又再三向陈独秀道歉并极力邀请,1939年1月陈独秀夫妇终于住进了延年医院。
图片
▲素描画《入住延年医院》
在延年医院居住期间,陈独秀夫妇与邓妻常发生矛盾,生活不尽如人意。然而,生活的艰难不止于此。3月22日,陈独秀的养母谢氏去世,使他无比悲痛,身体也因此每况愈下。在给友人杨鹏升的信中,他表达了自己的悲痛之情:“先母抚我之恩等于生母,心丧何止三年……遭丧以后,心绪不佳,血压高涨,两耳日夜轰鸣……倘长久如此,则百事俱废矣……”
图片
▲1939年5月陈独秀给杨鹏升的回信
因与邓妻的矛盾无法调和,1939年5月,陈独秀夫妇最终离开了延年医院。但陈独秀的大病小疾仍由邓初免费问诊。同时,陈独秀的书信往来、报刊、稿费等通讯地址仍为江津黄荆街83号,延年医院成为了他与外界保持联系的“通讯处”。
图片
图片
图片
▲陈独秀的通讯地址均为江津黄荆街83号
抗战胜利后,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邓初受聘返校工作,延年医院也随着他的离开而关闭。
图片
▲延年医院原址今貌
如今,随着城市的建设,延年医院已被高楼所代替。但是,陈独秀与邓初之间的友谊依然被人们铭记。
来源:陈独秀旧居陈列馆
封面图:电视剧《觉醒年代》剧照
编辑:胡佳兴 编审:胡德赛
值班副总编辑:周 娅
总编辑:罗玉江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猛戳 +
探寻陈独秀的江津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