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疯文学:如何在不同生活情境下得体地“发疯”

图片
「即便“发疯”的语言风格仍然是一种看上去不够正当和理智的沟通方式,但是通过发疯文学,人们似乎为解决生活难题、克服社交恐惧提供了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沟通思路。」
近日,继舔狗文学、丫头文学、土味情话后,网络文学再添一员大将——发疯文学
发疯文学指的是当你需要用文字达成某种目的时,给对方一大段类似琼瑶剧一样的发疯抓狂的说话方式,让对方感受到你此刻的强烈情绪。
图片
发疯文学表情包截图
“你为什么不回答我?你为什么又在用那一套话术敷衍我?你在乎过我的感受吗?我就是那么可笑。”
“‘哈哈哈哈’你只会大笑,你都不懂,你不懂我现在有多么痛苦,我讨厌透了,像是个发疯的猛兽在撕咬我的心。”
“我知道我配不上发货,大家都发货了,不像我,连催的时候都小心翼翼,成了一只可笑的热场笑料。”
与被置于两性对话语境下的丫头文学、舔狗文学等不同,发疯文学被置于更广泛的社交场景中,逐渐发展出了不止于娱乐搞笑之外的其他社交意含,尤其被运用于与客服的对话过程、与队友的游戏过程等,甚至出现了“发疯文学的100种用途”“发疯文学作品集”等帖子,引发网友们争相复制和模仿。
然而,发疯文学作为一种新的网络文学形态,除了突破社交障碍和偶有的实际社交用途外,也制造了一系列的“社死”瞬间,例如正在“发疯”的时候,对方发来:正在开会,手机在投屏。这些瞬间的戏剧化效果更是成为发疯文学传播和扩大的重要推力。
图片
发疯文学微博热搜截图
集有趣、有用、尴尬、冲突为一体的发疯文学为何突然火遍网络?在“发疯”这一模因背后又反映了怎样的社交需求?
//源于琼瑶剧的对白场景:
网络化后的语义变形//
发疯文学最早可以追溯至琼瑶剧中男女主的台词。在琼瑶阿姨的古早言情剧中,男女主看上去柔弱敏感,情绪极易崩溃,对着伴侣咆哮和在雨中崩溃大哭的对白场景常常出现。
图片
琼瑶剧中的发疯文学
在那时的言情剧中,“发疯”的对白似乎还没有产生什么喜剧效果,相反都是以悲剧为底色。“发疯”代表了一种在感情里受尽委屈和折磨后的个人状态展演,而基于“发疯”的情节和对白正是琼瑶剧的特色,也是频频赚得观众眼泪的宝器。
然而,在语言模因和互联网创作的作用下,今天网络上流行的发疯文学与琼瑶剧相比似乎发生了一定的语义变形
图片
微博截图——发疯文学鉴赏
尽管发疯的句式看似不变,但不管是“发疯”的意含本身还是他人对“发疯者”的理解、评价都发生了从消极到积极,从低位到高位的转变
原本关于“发疯”的认定似乎是从一种凝视视角发出的:“发疯者”之所以“发疯”往往是因为在一段不对等关系中占据下风而失控发声,而这样的“发疯者”在社会评价中也往往处于“被害后失控者”的角色。
而今天在网络中的发疯文学则从原本处于“下位者”的无助宣泄变为处于“上位者”的主动沟通甚至是主动维权;原本包含许多消极情绪的发疯文学也不再消极,甚至包含了更多积极表达的意味。
但相同的是,不管是琼瑶剧中的发疯对白,还是如今网络上流行的发疯文学,发疯的本质似乎都不止于发疯和宣泄,而在于以柔弱之姿达到解决沟通之目的。
也因此,发疯文学相比其他的丫头文学、舔狗文学而言,被冠以更多的“作用”意义,因而被拓展到不止于两性关系的更多的生活对话情境之中。
图片
发疯文学的催货用途
拓展到更广泛生活情境中的发疯文学,以一种放低自己的姿态更有松弛度地达到沟通的目的,发疯文学得以不断破圈,被网友越来越多地复制和模仿,引发更多网友的围观及应用。
消解沟通生硬感的需求和网络世界中不断发散的生活场景使用让发疯文学逐渐完成由“悲剧对白”向“喜剧模因”的转型,这个原本带有负面崩溃情绪和低位姿态的语言形式也得以成为网络文学中独树一帜且不断被复制扩大的存在
//消解沟通对立:
“发疯文学”的破梗与场景应用//
发疯文学流行之后,网络文豪们相继创作出发疯文学表情包、发疯文学在不同情境下的打开方式等等,发疯文学一时成为新的网络8G冲浪选手的时髦交流方式。对于发疯文学的讨论也不止于文字内容本身,而逐渐扩大为由发疯文学引发出的各种生活情境下的幽默闹剧和沟通智慧。
图片
微博截图
在各类生活场景中,发疯文学除了本身的语义外,逐渐衍生出各场景独有的意义和情绪表达。发疯文学从古早言情剧中的“狗血爆发”代名词中解脱出来,进入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不但没有成为让对话双方关系变质和冲突的导火索,反而在特定情境下成为消解语言沟通对立感和距离感的重要手段
发疯文学最重要的一个应用场景便是与客服的对话,发疯文学的出现奇迹般地完成了一系列催货、退款等操作,让原本陌生、甚至是处于不同权力结构的双方得以在发疯文学的作用下拉近距离,愉快沟通,达到效果。
图片
小红书截图
除此之外,在游戏场景下也经常可以看到发疯文学的身影。原本在游戏场景中充满愤怒的“你会不会玩游戏啊”“你怎么这么菜啊”被发疯文学所替代,不仅消解了游戏过程中的冲突和戾气,也为游戏过程增添了不少喜剧效果。
微博截图
发疯文学的传播和扩大不止于民间,不少品牌也开始利用发疯文学说起了俏皮话儿,元气森林就是其中之一。“被发疯”的元气森林对网友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破梗”行为,而这样的破梗也超越对话本身,让品牌自身得到了网友的喜爱。
图片
微博截图
在发疯文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发疯文学引申而来的破梗和社交闹剧成为“发疯”模因扩散的重要元素,也成为了消解网络社交障碍的重要工具
尽管“发疯”本身仍然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但发疯文学作为一种语言模因的流行,却在社交场景中逐渐转变,发挥出不同场景独有的语义和作用。而对于社交对话中本不了解发疯文学的人来说,发疯文学在不同场景的扩大和应用,也让人们对于发疯文学这一表达方式更加理解,更加包容,让不同场景、不同对话之间的距离感得以削弱。
即便“发疯”的语言风格仍然是一种看上去不够正当和理智的沟通方式,但是通过发疯文学,人们似乎为解决生活难题、克服社交恐惧提供了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沟通思路
//胡言乱语生成器:
填充他人爱戴的身份认同//
随着发疯文学的兴起,此前在网络中流行的丫头文学、舔狗文学、土味情话等等网络文学形式也重现江湖。
不仅出现了各类文学形式的模版、案例库,甚至出现了包含几乎所有流行网络文学形式的胡言乱语生成器,只需要一键便可以自动生成适用于各种场景和各种沟通方式的特定网络文学,让操作者一键获得新奇文学表达的同时,对其的复制发送也能让操作者迅速获得在聊天中的存在感和被认同感。
图片
胡言乱语生成器
事实上,以发疯文学为代表的此类网络文学形式的兴起,除了归因于不断更新发展的网络语言文化,归因于人们情绪宣泄的表达方式异化,似乎也可以归因于更深层的人们对于社交认同的需求,归因于在网络社交背后人们无法割舍的对于他人情感投射的关注度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谈到,我们的“自我”就像一只漏气的气球,需要不断充入他人的爱戴才能保持形状,而经不起哪怕是针尖麦芒大的刺伤。
图片
《身份的焦虑》
在网络世界的社交中,他人的爱戴似乎被具象化地展现为他人的笑点、兴趣点、愿意继续倾听和愿意传播等等维度,而那些忽视、漠视、不感兴趣则是那些“针尖麦芒大的刺伤”的具象表征。
随着网络社交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自我”呈现似乎逐渐从线下转向线上,原本生动的立体个人展演逐渐被网络中敲下的一个一个字和发送出去的一张一张图片所代表。立体的“自我”展演变得平面化、具像化,网络中的发言和表达愈加重要地成为每个“自我”的名片。
也因此,网络社交表达的出彩与否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自我”的呈现如何。如何在繁杂的网络信息和对话中表现“自我”以得到他人的爱戴,这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也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每个人的语言表达和行为逻辑。
而以发疯文学为代表的这类趣味性网络文学的出现以一种看似滑稽的方式出现,把自己的对话姿态放低却不显卑微,把自己的语句内容变得啰嗦却不显枯燥,把博取关注的目的前置却不会感到羞怯。
不管是一直等待不到发货退款的淘宝客服,还是在游戏中因为技艺不精被队友狂喷的游戏玩家,亦或是在两性关系中没有得到足够关注的一方,发疯文学应用的场景不同却相通。
人们的社交表达和社交焦虑被包裹在这样的文学形式之下,并被勾勒为一种更加合理、得体、甚至是出众的方式
图片
发疯文学表情包
这意味着,尽管在网络语义变形的作用下,发疯文学身上附着了更多积极表达的含义,带有了主动寻求沟通的社交属性,但似乎仍然没有逃离社交身份焦虑的窠臼。而发疯文学的传播和扩大也不只在于疯言疯语本身,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发疯”过后所得到的回应如何、对话另一方的反馈如何。
传统的含蓄谦让美德让成年人羞于表达自我,过于外显的语言表达更被认为是不懂事、不得体、不合时宜的,而在发疯文学的包裹之下,社交身份焦虑与渴望获得关注的情绪似乎得以以更得体的方式找到出口。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