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爱过香港电影,这部纪录片一定要看看

一场戏拍完,导演第一声喊咔,第二声就要喊救人。
文 | 不小可
《一代宗师》里说,人活在世上,有的人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里子。如果说一代又一代的香港巨星是港片里的面子,那么里子必然有这么一群人——龙虎武师。
当今市场,纪录电影常常“票房一日游”,所幸《龙虎武师》已经在爱奇艺上线,找不到排片的港片迷们不至于迷途。如果你爱过香港电影,这部纪录片一定要看看——不光热血沸腾,有情有料,还妙趣横生。
图片
豆瓣评分8.3,看看这扎实的采访名单就知道有料
末路里杀出一片天
“龙虎武师”,指的是港片里的武术指导、特技人、危险动作替身——香港的龙虎武师,大都来自戏班。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戏剧名伶因战祸从内地避走香港,于占元师傅就是其中一位。到了香港,于师傅继续演京剧、收徒弟——可是南国到底没有多少人听京戏,跟着于师傅学戏的也都是一批穷徒弟,细小的身躯每天倒立拿大顶,一拿一个小时,可是仍然谁也不知道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图片
到最后连师傅都被逼接受现实——唱戏没有出路,出路只有电影。
香港油麻地的北海街,这里后来成了龙虎武师的始发站——每天十数辆巴士停在这里,将一车又一车的武师送往清水湾邵氏电影片场。
图片
邵氏片场
于师傅带出来的元家班弟子也混迹在从北海街到邵氏的旅途中:元龙(洪金宝)、元楼(成龙)、元庆(袁和平)、元祥(袁祥仁)、元彪、元奎、元华……还有女弟子元秋。
图片
元家班
说到元华和元秋,更广为人知的是他们人到中年后在周星驰电影《功夫》里演的包租公包租婆,可谁又能想到,包租公年轻的时候是个“筋斗王”,连翻十几个筋斗不带喘气的;包租婆每天要演三个替身,人赐外号“影后”——只拍她后背。
图片
元华不仅是包租公也是筋斗王
图片
年轻时的包租婆元秋
图片
“影后,影我后面嘛!”
那是龙虎武师的好年代,捞完武行捞替身,天天有工开,在平均月收入百元的年代,龙虎武师们的收入高达两三千,一个月买车一年买楼。
图片
导演、武术指导程小东
唯独元龙洪金宝略惨一点,因为胖,他做替身的机会不多,要等沈殿霞开工才有得捞。
图片
霍元甲、火云邪神梁小龙
这个月买新车,下个月开黑车
《东邪西毒》的武术指导董玮说:龙虎武师,其实是“动作演员”,因为不光要会做动作,还得要演戏。
图片
董玮
龙虎武师不怕受伤,怕的是对着镜头不知讲什么——好的武师必须一心多用——走位要准,得晓得镜头在哪里,走错了悄悄走回来;时间要准,见招拆招不能让主角等;要是演受伤,还得及时把藏起来的血包刺破,当真不简单。
《一代宗师》里说:功夫,就是一横一竖。主角要竖着,武师就得横下。
众所周知李小龙上阵必有数声“阿打”,其实也是在给过招的武师发信号,踩着点,过招拆招,对打的双方就像在共舞,你进一步,我退一步,从肢体交缠,到一横一竖。
与李小龙合作过的武师陈会毅说,李小龙是很关心武师的,“我们可是被他打的人呐”。时隔多年,他依然深情追忆李小龙生吞牛肉混鸡蛋的场面,“很有power的”。
图片
李小龙
1973年,正在拍摄《死亡游戏》的李小龙猝然逝世。收到消息的龙虎武师们根本不信,以为只不过是电影公司的宣传策略。巨星之死,犹如鲸吞,足以令龙虎武师这一行沉寂多年——其后的几年,功夫片产量锐减,没工开的武师们改行开黑车、给酒店搬运清洁布草,甚至不得不靠卖血艰难度日。
四大班江湖混战
直到刘师傅和洪师傅现身江湖,功夫片才又复苏。
刘师傅刘家良,出身洪拳武术世家。徐克说,别人的动作戏一般会把速度调快,让人感觉很炫酷,唯独刘家良要调慢,不然动作快得你看都来不及看。
图片
刘家良
刘师傅做武术指导,喜欢真刀真枪,动不动就一下子给六七十招,打错一步那可真要挨刀。但就是这样硬桥硬马拳拳到肉的真功夫,才好看。
洪师傅洪金宝,妙在变化多端,绝对是个灵活的胖子,虽然不像洪师傅一样追求真刀真枪,但洪师傅要求之高也是出了名的——武师一听是洪师傅要人,都摇摇手说没空,实在是怕了他。
图片
洪金宝
一般武师不肯做,只有同班师弟硬上——包租公元华一连几个筋斗后空翻砸在玻璃茶几上——没错,就是港剧中常见的脆脑壳见阎王必备道具玻璃茶几,不论男主角还是女主角常常因此误杀情人。包租公即便身手了得,这么一摔也当场昏迷。
还有一位师弟元武,是洪师傅出了名的敢死队。《省港旗兵》里一场戏,从三四楼直接掉下来摔到溜冰场冷硬的冰面上,堪称谁做谁死。但是因为片子是洪家班投资的,元武为师哥那是真的卖命——跳下来,背着地,又是一个当场昏迷。
图片
元武
鬼脚七熊欣欣说,后来看到洪金宝就想跟他说:大哥,眼睛不要往上看,一往上就是想看哪里高就往下面跳。
图片
熊欣欣
再就业的机会得来不易,兄弟们都特别讲义气。比如“高手中的高手”钱嘉乐,什么动作难就让他做什么动作——从半山跳到行驶的卡车上,从七层楼高直接往下跳,从三楼穿过遮阳棚直接掉到车轱辘底下……钱嘉乐说,没受过伤的时候什么动作都敢做。但是做龙虎武师,哪有不受伤的?
图片
图片
哪里有难题哪里就有他的钱嘉乐
还有林正英,那么有名的僵尸道长,随便往脸上贴个一字眉都能有百万片酬入账的明星,为了兄弟义气,也上阵演那个“横”过来的配角。
在那个没什么绿幕CG的年代,龙虎武师能拿出去和别人拼的,就只有自己的命。
不过,他们并不只靠发达的四肢——动作设计是个脑力活——常常导演只会给动作指导一句话:这里给我加2分钟动作戏。怎么拍,拍什么,就看动作导演的了。“拿起什么都能打”,硬到竹竿,软到毛巾,许多经典动作戏,靠的还是创意。就像徐克说袁和平:“他的动作里很多是浪漫的,你会记住那些打斗的造型。”
图片
徐克
其实袁和平自己想不到主意的时候着急起来会撞墙,一边撞一边叹:“哎呀哎呀我死啦。”
图片
天下第一武术指导袁和平
那个年代流行“午夜场”,主创和观众一起坐在电影院里看首映,一切反应都很直接——觉得好看就欢呼鼓掌,觉得不好就破口大骂——因为知道主创也在场,还会故意骂得很大声确保你听到。
一时间,四大班都暗暗较着劲——刘家良的刘家班,袁和平的袁家班,洪金宝的洪家班,成龙的成家班,据说是只要有五成的把握就会去尝试危险动作,每天都像在打仗。观众只看到电影里成功的、幸存的龙虎武师,却看不到场外重伤的、残疾的、瘫痪的甚至牺牲的。
有人用脑子活着,有人拿命搏
唔得都要得。一场戏拍完,导演第一声喊咔,第二声就要喊救人。
但最伤人的还不是身体的伤。许多龙虎武师,到了四五十,就开始捉襟见肘。昔日的无名英雄散落在江湖,有的开出租,有的做小贩,还有的做贼——而他们中的很多人,曾是学戏出身。云泥之别,最是伤人。
如同曾志伟所言,龙虎武师就像足球运动员,只有一条出路,就是做足球教练。但是龙虎武师能升级到武术指导的能有几个?活成了面子的几只手数得完,更多的里子,被时间侵蚀得褪了色,粉化在风尘里。
图片
龙虎武师的暮年
风光时,一个月买车一年买楼,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肌肉又都有经济头脑,笙歌聚赌也是通病。到了衰落时,便失散在人群里。“用脑子可以做得久一点”,此话当然,只是,这世界总是有人用脑子活着,有人拿命搏。世事如此,有烟花绚烂,有零落成泥碾作尘,比你紫我红更堪回味。
图片
香港第一代龙虎武师花仔源,今年已经整100岁
再后来,港片衰落,龙虎武师也断了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致力于最强大脑,动作演员成了极少数人才会作的自发选择。
图片
嘉禾不再
《龙虎武师》的前一个小时是怀古,热血,趣致,分分钟回到港片全盛时代。而后半小时看起来似乎相对枯燥,其实倒让人敬佩导演魏君子的心意——2015年,香港动作演员工会创办了青年训练班,断了的层,正在用新的方法续上:安全第一的理念,专科的训练方法,许多青年一代是专业运动员出身,从南国蔓延到大江南北……
图片
《龙虎武师》导演魏君子和香港动作演员工会会长钱嘉乐
“我读书没问题”的白领,辞了职当特技演员,“感觉自己这才找到了人生的原点”;白天做地产经纪,有工开就开的宅男武师,打几份工,“够养活自己,但是好像没办法交女朋友”……当这一行不再像以前那样辉煌,仍然愿意入行的,除了真爱,还能是什么呢?
所谓龙虎精神,敢拼敢搏命是一种,知道自己在世间的合适位置,未尝不是另一种。到这时,是面子还是里子,似乎又没有那么重要了。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