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预警】出售自己的银行卡!连城这3名学生被判刑!

图片
图片
图片
诈骗预警
我们都知道办理银行卡必须本人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到银行柜台办理,一张小小的卡片不仅涉及到我们的资金安全,也包含了我们的个人信息,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是基本的常识,不过,有人不但不仔细保管,还贩卖自己的银行卡,这样会有什么后果呢?
近日,连城县某中学学生吴某某、蒋某、伍某某等3人被法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分别判处拘役4个月。
案情回顾:2020年,正在连城某中学就读的吴某某,因受他人指使以办理银行卡非法获利为目的,先后诱导自己的同学蒋某和伍某某办理银行卡提供他人使用。此后,吴某某通过出售自己的银行卡获利300元,蒋某获利1000元,伍某某获利500元。后因银行卡被他人用于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活动,3人被河南省信阳警方抓获。
连城公安提醒:
1.珍惜自己的信用和前程,不要通过办电话卡、银行卡而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帮凶;
2.“两卡”泛滥是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的重要根源,当前我国正在开展“断卡”行动,公安机关将严厉打击违规出租、出借、出售、购买手机卡、银行账户等行为;
3.请广大群众特别是学生,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而被骗子利用,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上述案件中,3名学生已主动退学)。
连城县公安局
2021年9月17日
一、什么是“断卡”行动
断卡行动,就是对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进行严厉打击整治,坚决斩断电话卡、银行卡的买卖链条。
“断卡行动”中,银行也全面加速清理异常银行账户。银行卡贩卖是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加大对个人银行账户的清理力度外,银行也在加大对对公账户的整改。
二、为什么要开展“断卡”行动
近年来,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成为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违法案件持续高发的根源,危害十分严重,每年因电信诈骗、网络赌博而上演的家庭悲剧不计其数,对我国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三、“断卡”是断哪些卡
“断卡”行动中的两卡指广义上的两卡,包括:手机卡、银行卡。
1.手机卡,既包括日常所用的三大运营商的手机卡,也包括虚拟运营商的电话卡,同时还包括物联网卡。
2.银行卡,包括个人银行卡、对公账户、结算卡以及非银行支付机构账户,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
四、怎样开展“断卡”行动
“断卡”行动的三大举措:打击、整治、惩戒
1
打击“两卡”买卖链条上的所有人:
开卡团伙:系在各地运营商企业营业厅开办电话卡的人员。
带队团伙:系在各类QQ群、微信群等发布收购手机卡信息,与开卡团伙交易,支付费用后收取手机卡,交给收卡团伙的人员。
收卡团伙:系发布信息招募(同城)带队团伙,接收各带队团伙的手机卡后,送交贩卡团伙的人员。
贩卡团伙:系发布信息寻找收卡团伙,接收全国各地收卡团伙的手机卡,层层贩卖赚取差价的人员。
2
整治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
金融业--主要包括银行网点、第三方支付机构,很多单位为了业绩放松了开户限制、简化了开户流程,成为了涉案银行账户(卡)的重灾区。
通讯行业--既包括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虚拟运营商,也包括代理渠道、线上销售渠道等。
3
惩戒、曝光“两卡”违法失信人员或者单位。
五、涉及“两卡”人员所面临的惩戒
1
手机卡方面
公安机关认定的对出租、出借、出售、购买手机卡的失信用户,实施每家基础运营商5年内只保留1张电话卡的惩戒措施。
2
银行卡方面
公安机关认定的出租、出售、出借、购买银行账户或者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及相关组织者,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银行账户或者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实施5年内暂停其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不得为其新开立账户的惩戒措施。同时,纳入金融信用基础数据库管理,将违法违规行为记录至个人征信。
一旦被惩戒,不仅仅是在支付宝、微信的使用上受到限制,各大银行的APP也无法使用,同时在个人征信上也会存在污点,对以后申请房贷、车贷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六、“断卡”我们都需要做些什么
1
不要参与贩卖“两卡”
一定要重视自己的信息安全,绝对不能出售、转让、出租、分租和出借或者购买银行卡、支付账户(微信、支付宝等)及电话卡。否则,5年内会被暂停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还会在个人征信上留有污点,影响贷款办理等业务。
2
保护好个人信息
一定要妥善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银行卡等,避免泄露自己的个人身份信息,同时对于已不使用的银行卡应及时进行销卡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来源:平安连城
网编:吴清兰 罗丽婷 吴秋静
审核:黄水林 ‍叶先锋
监制:李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