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白沙这座宗祠被列入《中国祠堂大观》名录

▲视频来源: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宗祠,是中国古代一个家族的中心,是体现家族传承的一处“历史博物馆”。宗祠所代表的祠堂文化,以血缘为基石,以亲情为纽带,穿越漫漫的时空隧道,保持中国人与祖先心灵的沟通,是连接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血缘“脐带”。
图片
▲(俯瞰穆江陈氏宗祠•王立强/摄)
地处闽侯县白沙镇大目埕村的穆江陈氏宗祠,正是华夏众多血缘“脐带”之一,它散发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犹如深山里镶嵌着的璀璨明珠,成为承载穆江陈氏家族心灵皈依的“港湾”。
始祖慧眼肇基聚族
28世传承人才荟萃
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是上古时期的原始姓氏之一,与姚姓同源,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故而,如今不少陈氏家族宗祠的大堂上,都会悬挂着一块《舜裔》的牌匾,以示不忘家族得姓的源头。
图片
▲(陈氏宗祠•王立强/摄)
西周初兴,周武王将神农氏的旧都陈地(又称昆仑丘、太昊之墟)封给舜的后裔妫满,并将女儿太姬嫁给他,缔结了姬周王族和舜帝后裔的婚姻,陈地的首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县),也成了陈姓汉族的最早发源地。
图片
▲(五福临门•王立强/摄)
春秋时期,妫满的十世孙陈完,由于国内动乱,投奔到姜姓的齐国。古代“田”与“陈”音义略同,都读“diàn”,跟“殿”这个音类似。现在的福州话、闽南语等地方语言中仍有保留这个古音。
陈完以旧国为氏,创造了“田”姓,历代致力于拉拢民心,传承至第八代时,田氏彻底控制了齐国的国政,以“田氏代齐”,建立田氏齐国。齐国被灭后,很多田姓又改回陈姓,陆续迁回中原河南的祖居地,现在许多陈姓也是齐国田氏的后裔。因此,天下的陈姓和田姓,从根源上来说,自古就是一家。
图片
▲(守望的风铃•王立强/摄)
唐朝末年,河南颍川郡固始县人陈夔为避乱随王潮、王审知入闽,定居在福唐县新丰里南阳村(今福清),传到第五世孙陈泰时,迁居到了长邑江田(今长乐),这一族开始兴旺发达,被冠以入闽祖居地“南阳”的名号,号称“南阳陈氏”。陈泰也由此被尊为“南阳陈氏”始祖。这支陈氏迄今已薪火相传43世,其派下支系散居全省十几县,子孙遍及海内外,为闽中之望族。
图片
▲(入闽祖居地“南阳”(今福清)为陈的名号•王立强/摄)
穆江陈氏的始祖陈师尹(又名师参),字谈翁,正是陈泰的嫡系十五世孙。关于陈师尹肇基大目埕村的缘由,还有一段被后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话说,陈师尹自小家境贫困,父母含辛茹苦将他抚育成人。长大后,因为家乡年年受灾,陈师尹奉父命外出谋生,以贩卖海边土产虾米为业(因为这段经历,子孙也称其为“虾米公”)。他经常肩挑虾米,沿途风餐露宿,徒步溯江而上靠当小贩度日。一日,陈师尹路过白沙大目埕村,见此处背山面水、江畔一片绿洲,远近山峦起伏,绿水环流,实是一处安身立命的宜居之所。
图片
▲(写满沧桑的天井•林明秋/摄)
“见到这样的宝地,先祖喜不自胜,遂回乡别亲,于明洪武年间携眷结庐于本村青蛙山下(陈氏宗祠坐落处)。他以种养立基、繁衍子孙,披荆斩棘为后代子孙拓展出一片生存之地。”大目埕村老人会会长、陈氏宗亲陈金俤说。
图片
▲(人才辈出•王立强/摄)
自肇基大目埕村后,穆江陈氏族群昌盛,叶茂枝繁,至今已历经28世,繁衍400余户2000余人。族亲除聚居本村外,其余广泛分布各地,有迁居于福州、厦门、泉州、南平、永安、大田、沙县、南京、金华、重庆、吉林等地,还有迁居于美国、澳大利亚等,人才荟萃,孝悌敦亲。
倡议建祠举族合力
规模雄伟名列“大观”
穆江陈氏宗祠的前身,是陈师尹在大目埕村定居时的几处茅庐。他和历代陈氏先贤在此处教化后人、振兴家风。子孙世代谨记教诲,发奋向上,让陈氏家族一步步走向兴盛。
到了清咸丰七年,陈氏已是人丁兴旺、家道兴隆,为了“崇宗祀祖”,各家各户便踊跃捐款、捐物,在祖屋所在地建造陈氏宗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副副楹联告诉后人根从何来•王立强/摄)
据说,清代初建的陈氏宗祠,占地面积1154.3平方米,为三进二厅一殿的砖木结构。祠内回廊两侧照壁上青石雕刻(浮雕)二十孝人物及泥塑花卉,架构上雕梁画栋,气势雄伟,富丽堂皇,正厅神龛之内供奉陈氏本门历代列祖列宗灵牌,庄严肃穆;厅堂两侧并列十二根木柱和六根石柱各配六副镂金覆竹楹联,六根石柱上镂刻凹底鎏金楹联,全祠结构新颖,气势磅礴,金碧辉煌,蔚为壮观。
图片
图片
▲(精雕细刻•林明秋/摄)
可惜的是,1966年后,陈氏宗祠遭到“文革”“破四旧”等运动冲击,殿内神龛列祖列宗灵牌及雕梁画栋破坏殆尽。1968年6月,再次遭受闽江特大洪水冲毁东西两墙体,连番摧残之下,宗祠已是面目全非。
图片
▲(正厅神龛•王立强/摄)
1992年,在陈礼淡、陈良忠、陈良本等宗亲的倡议下,陈氏族人组建修祠理事会,在族人自愿捐资基础上,增建主祠上座供奉列祖列宗的灵位厅。但终因经济实力不济,只能因陋就简,无法尽复陈氏宗祠原貌,但是,宗祠宏伟的建筑规模,在整个闽侯山区乡镇乃至于全县依旧是屈指可数。
图片
▲(富丽堂皇的主祠上座列祖拜厅•林明秋/摄)
“1993年,修缮不久的宗祠,因其雄伟、壮观的规模,被列入《中国祠堂大观》名录,成为陈氏子孙心中的骄傲。”陈金俤说。
图片
▲(宗祠雕梁画栋,气势雄伟,富丽堂皇•王立强/摄)
2017年,秉持着“人身居广厦,曾以陋室以庇先人,何以安心哉?吾族之众大,何以立世哉?”的心声和理念,穆江陈氏族人再次决议重修宗祠。他们共筹资 130 万元,对原祠堂进行彻底的翻修改造,让这座经历了一百六十年风雨侵蚀的古建筑焕然一新。
图片
▲(宗祠依山傍水,远离喧嚣,风景独好•王立强/摄)
如今,因为历史原因,我们虽无法目睹穆江陈氏宗祠曾经的“风华”,但站在修缮过的大殿之中,在宗祠庄严肃穆的气氛里,听着族亲们讲述那久远的故事,依旧可以透过历史的尘烟,感受到陈氏家族源远流长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