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呗将接入央行征信系统,蚂蚁消金及授信银行成报送主体

图片
9月22日,据蚂蚁金服旗下消费信贷产品“花呗”公告称,在央行征信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花呗正逐步推进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工作。目前,在获得用户授权的基础上,部分用户已经能够在自己的征信报告中查询到花呗记录。未来,征信服务将逐步覆盖全部用户。
提及接入央行征信的原因,花呗在公告中解释称,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应当按规定向征信系统提供信贷信息。花呗所属的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简称“蚂蚁消金”)作为与银行并列、同受银保监会监管的持牌金融机构,其服务记录信息也需像银行信贷信息一样,纳入征信系统。
有传闻称“个人花呗被纳入征信会导致在银行贷款困难”。花呗在公告中回应称,丰富、良好的征信记录,能够让金融机构充分了解用户的信用水平,为其提供服务。花呗接入征信系统后,能够帮助用户增加征信信息的全面性。通常情况下,正常使用花呗,保持良好的使用、还款习惯,获得的金融服务不会受到影响,也不会导致贷款困难。对此,上海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回应并确实了这一说明。
此前,据媒体报道,已有多位花呗用户反映收到“花呗服务升级”提示,用户需签署《个人征信查询报送授权书》,同意授权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报送相关信息。花呗方面在授权书中称,用户同意授权升级花呗服务后,其基本信息、花呗额度以及还款情况将会以月度为单位上报央行征信系统。征信授权后如有异议,用户可以通过关闭花呗终止授权,但关闭后用户的花呗将无法正常使用。
事实上,早在2020年8月,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表示,办理“花呗”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于2015年4月接入征信系统,后因放贷主体发生变更暂停报送信贷业务信息,不久后将恢复报送。
值得注意的是,花呗用户收到的征信授权协议和此次公告内容均显示,根据用户获得的具体授信额度来源,用户的征信信息会由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或是提供授信额度的银行等机构作为报送主体,纳入征信系统。蚂蚁花呗放贷牌照已由“网络小贷”变为“持牌消金”,即由“重庆市蚂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变更为“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这同时也意味着蚂蚁集团对“花呗”产品的整改工作基本完成。
此前,2020年11月3日,蚂蚁集团上市被叫停。2020年12月26日,金融监管部门约谈蚂蚁集团,此后蚂蚁集团业务陷入整改漩涡。据悉,根据金融管理部门的整改要求,蚂蚁集团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了整改方案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其中重点就包括将整体申设金融控股公司,实现金融业务全部纳入监管,并将借呗、花呗全部纳入消费金融公司,依法合规开展消费金融业务。
在此背景下,蚂蚁消金公司于2021年6月3日获得银保监会批复开业,成为持牌金融机构,注册资本80亿元人民币,蚂蚁集团出资40亿元,占公司注册资本的50%。按照监管要求,蚂蚁集团应在蚂蚁消金开业6个月内完成“花呗”“借呗”的品牌整改工作。整改完成后,“花呗”“借呗”将成为蚂蚁消金的专属消费信贷产品。
附花呗关于有序接入征信系统的工作进展说明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