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茨杰拉德:穷小子爱上富家女,结局会如何?

菲茨杰拉德:穷小子爱上富家女,结局会如何?
他的作品有强烈的时代特性,叙述清晰,文风优雅,词句多姿多彩。
——张爱玲
图片
▲F·S·K·菲茨杰拉德
前言
1940年12月21日,年仅44岁的美国作家、编剧F·S·K·菲茨杰拉德去世。
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二十世纪百部英语小说评选亚军,直至今日在美国年销量仍达到30万册。
多部小说的成功奠定了他美国文学代表作家的地位:他的小说不仅被公认为文学经典,其中还有多部名列美国学生必读小说清单。
▲菲茨杰拉德
他和海明威同为美国“迷惘一代”的代表作家,据菲茨杰拉德夫人的描述,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亲密的程度简直像是一对情侣。
这两位作家交往至深,然而,他们的相交却引导着双方朝完全相反的结局走去:海明威通过菲茨杰拉德,发表了第一本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从此离婚、娶富家女、走向人生巅峰。
而菲茨杰拉德则在《了不起的盖茨比》获得一定成功后,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力,最终不仅经济状况急转直下,妻子精神分裂,他也酗酒度日,因病而亡。
图片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为一位20世纪初年少成名的作家,菲茨杰拉德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梦碎的呢?
首先,菲茨杰拉德是黄金时代“了不起的”大亨作家。
菲茨杰拉德活跃的时期,不仅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美国文学发展的黄金时代。
菲茨杰拉德出身家道中落的商人家庭。富有的初恋女友的大亨父亲,嫌弃这个当时默默无闻的穷小子,讽刺他是想吃天鹅肉。
这不仅终结了菲茨杰拉德的初恋,还让他大受打击,试图自杀。之后,穷小子爱上富家女的桥段不断出现在他的作品中,成为菲茨杰拉德一生描写的故事原型,也坚定了他一定要功成名就的决心。
图片
▲菲茨杰拉德夫妇
菲茨杰拉德在一战参军后,认识了泽尔达——阿拉巴马州最高法官的女儿。她从小受到精英教育和丰富的物质满足,菲茨杰拉德爱上了她并马上求婚。但泽尔达也提出了一样的要求:先腰缠万贯,否则一切免谈。
为了娶到泽尔达,战后回国的菲茨杰拉德拼了命地向编辑推介自己的小说《人间天堂》。
1920年,24岁的他小说出版并大卖,一年内销售十二版、近五万册。菲茨杰拉德挣到了钱,年收入大约有25000美元(相当于普通教师工资的20倍),如愿和女神结了婚。
迅速蹿红的青年作家和热衷社交的漂亮老婆迅速成为美国的“金童玉女”:菲茨杰拉德摇身一变成为了文学大亨,夫妇两人夜夜笙歌,出入各种高级社交场所,泽尔达曾放言,要在纽约市所有酒吧的桌子上跳舞。
图片
▲爵士时代,一般指一战以后,经济大萧条以前的这段时间
这之后,菲茨杰拉德便是一位与海明威齐名的爵士时代代言人。
20世纪20年代也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爵士时代”。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战后的美国,地产、股票蓬勃发展,投机家们一夜暴富。
截止到1929年大萧条以前,传统的清教徒道德观点土崩瓦解,财富成了评判人成功与否的标准,美国社会上消费享乐主义愈发兴盛。
菲茨杰拉德称这段时期,为“爵士时代”,正好与他最人生中最得意的时期同步,与夫人一起将生命纵情投入到当时的灯红酒绿之中。据说在20年代,挥金如土的菲茨杰拉德夫妇一年花费高达3万美元,这一金额的购买力折合到当下,大概能达到几百万美元。
图片
▲报纸上的菲茨杰拉德
1925年4月,菲茨杰拉德在巴黎遇到了同样年轻,又参加过一战的海明威。两人一见如故,菲茨杰拉德还把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海明威介绍给了自己的编辑,也正因此,《太阳照常升起》才得以顺利出版。
爵士时代以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等“迷惘的一代”作家为代表。他们站在新旧世纪的交叉口,又经历了与自身似乎毫无关联的一战,对于他们来说传统的价值观早已摇摇欲坠,而经济的发展又促使他们狂喜骄傲。
在巴黎,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有一位共同的导师——格特鲁德·斯坦,她不仅是迷惘一代的引路人,她家沙龙走出的马蒂斯、毕加索和塞尚也都是20世纪的艺术大师。
图片
▲格特鲁德·斯坦(1874年2月3日—1946年7月27日)
最后,菲茨杰拉德以美国梦破灭的好莱坞商业编剧的身份终了。
自和泽尔达结婚后,两人由于爱慕虚荣、热衷享乐,喜好奢侈豪华的生活,菲茨杰拉德的经济状态每况愈下。同时,他的小说销量也萧条。
1940年,菲茨杰拉德去世的那一年,人们已经很难在书店里找到他的书了,一本也难。他一度为了搞到生活费而给好莱坞的商业烂片写剧本,其中的大部分都没有获得上映。
1936年,即他去世的4年前,菲茨杰拉德每周收1000美元,这笔钱不仅要供日常生活,还要支付妻子因精神分裂在精神病院疗养的费用和孩子的学费、生活费。
至此,这种相信只要经过个人不懈的奋斗,便能在美国获得更好生活的信仰,就像在他的小说中美梦最终被现实击碎一样,菲茨杰拉德相信的那个美国梦也彻底破灭了。
图片
▲1939年,在写《丧钟为谁而鸣》的的海明威
小结
海明威曾将菲茨杰拉德落魄的结局归因为泽尔达的自私与疯狂,他认为是这个女人毁了这位大作家。
正是菲茨杰拉德对小说艺术的追求,和妻子对世俗与浮华的追求不相一致,才导致二人相爱相杀,一疯一死。在这个方面,海明威的确比菲茨杰拉德明智得多:不合适就换嘛,海明威一生经历的女人数不胜数,而菲茨杰拉德则与妻子走完了一生。
【参考资料】《菲茨杰拉德》《简析美国“迷惘的一代”形成的历史原因》《了不起的盖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