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口口声声想让佳莉叫一声娘的杨九红,其实并没有那么爱她

白佳莉是《大宅门》里杨九红的女儿,在孩子还没有会认人的时候,就被强势的婆婆白二奶奶抱了去。
杨九红是窑姐出身,白家是京城药材行的龙头老大,无论是从家世背景还是孩子的将来着想,这孩子养在杨九红身边,都不如养在白二奶奶身边好。
自从孩子被抱走,杨九红的半边天便塌了。她打心底里恨白二奶奶,在老太太临死前亲手缝制孝衣想送老太太一程。
图片
却不料老太太留下遗言:不让杨九红戴孝。
白佳莉20多年来一直生活在奶奶身边,从不肯与杨九红相认,更不要说叫一声娘了。
杨九红伤心二老太太的同时,对女儿佳莉的心态也变了。
杨九红从小没有爹娘,还没有懂事的时候,亲哥杨亦增就把她卖到了窑子里。
她也不是天生下贱,实在是命苦。
当初看上白景琦为了她甘愿得罪提督府,为她下大牢,觉得白景琦是个好人,才想要嫁给白景琦。
起初,杨九红想着,只要能跟白景琦住在他那个小破屋,她就心满意足。
白景琦因为白家大宅门里出了事,从济南府回了北京城。
图片
当时白景琦的爸爸被气死,大哥白景仪被下了大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杨九红带着孩子跟着玉芬从济南来到了北京城。
杨九红说是玉芬劝她来的,她上车的时候心里还在嘀咕。可是如果杨九红没有想和白景琦朝朝暮暮相守的心,她满可以带着孩子留在济南府等白景琦回去。
人的贪嗔痴是会随着环境而改变的,而且会变得越来越贪。
比如杨九红,她想走进白家大宅门,即便不是为了想什么福,能得到婆婆白二奶奶的认可也是好的。
图片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等在外宅,等着白景琦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在她那里宿上一晚。
因为从小没有爹娘的呵护,一个没良心的哥哥自然是给不了杨九红多少关爱,能让她吃饱长大就不错了。
窑子里面多的是女人,女人之间的倾轧爬高踩低,更是没有几分温暖可言。
能拔得济南府头筹,又有着提督府陆大人撑腰,若说杨九红是纯良温顺的性子,谁信呢?越是没有什么,人就越是渴求什么。
图片
白景琦为杨九红敢得罪提督府,甚至不惜下大牢,并不是因为白景琦有多爱她。
那不过是因为白景琦知道,堂姐白玉芬不可能不管他。
可是杨九红不这么认为,她认为白景琦在乎她。
杨九红自己赎了身,还欠老鸨子一万两银子,杨九红跟老鸨子说:七爷会帮我还的。
白景琦是喜欢杨九红不假,可在白景琦的计划里面,却没有娶杨九红这一项。
杨九红想要嫁给白景琦,白景琦犹豫了。
杨九红从济南来北京城,也不在白景琦的计划之中。他认为杨九红的到来,不是时候,得慢慢等。
图片
可是慢慢是多久?
黄春要生孩子,从济南回了北京,白景琦三年都没有给她写过一封信,问问娘俩怎么样了。
白景琦的慢慢来,只怕是个遥遥无期。
杨九红从父母那里没有得到爱,而白景琦又忙于事业,白景琦家里面还有老婆孩子,能给杨九红的时间少之又少。
女儿白佳莉的出生,无疑能填补杨九红的感情空白。
可是白二奶奶把孩子抱走,杨九红的生活一下子就空缺出来一大块。
她不知道该用什么去填补这缺出来的一块,所以她恨白二奶奶。
图片
同样是妓女从良,民国时期的潘玉良显然比杨九红要做得好的多。
论相貌,杨九红甩了潘玉良好几条街。
潘玉良矮胖、狮子鼻,厚嘴唇。
潘玉良没有美色,自然无法以色侍人。
潘玉良发现自己有绘画的天赋,而丈夫潘赞化也乐得她有自己的事做,潘玉良于是报了美专学起绘画,一下子精神就有了寄托。
后来还成了一代有名的画家。
同样是精神空虚,杨九红却把希望寄托于女儿身上,寄托与于女儿相认上。
其实换个角度,只要佳莉能有个好环境,即便不养在杨九红的膝下,只要她能健健康康的长大就该知足。
图片
看看《霸王别姬》里面程蝶衣的娘。
她满可以让儿子在妓院之中长大,却为了给孩子换一个好环境,狠心切下孩子的6指儿,把孩子送进戏班里面。
戏班也不过是下九流的行当,但和在妓院之中长大做个龟奴相比,戏班还算是个不错的干净地方。
再看看杨九红,在白家大宅门里的白佳莉自然是比在杨九红身边生长环境好。
白二奶奶死后,杨九红和佳莉曾经有过一次非常激烈的争吵。
杨九红说:你奶奶死了,现在我都不知道该恨谁了。
白二奶奶活着的时候,杨九红认为是婆婆拆散她和佳莉母女。
现在老太太死了,杨九红没了恨的对象,也没有拦阻她和佳莉相认的障碍,佳莉还是不认她。
图片
杨九红说:我可只有你这么一个女儿,你若不认我,我还不如去死。
佳莉说:那你就去死。
杨九红瞬间脸色变得狰狞。
当时两人都在气头上,佳莉给丈夫何洛甫去了许多封信,却都没有回信,在不知道丈夫是死是活的情况下心急如焚,说话免不了有些过激。
杨九红却记恨起自己的亲生女儿来。
把佳莉的孩子抱走藏了起来不说,还不忘在佳莉的伤口上撒把盐,把何洛甫的死讯在不合时宜的情况之下,狠心的告诉佳莉,根本就不管此时的佳莉会不会精神崩溃。
谁能说杨九红这样的母亲是为了佳莉好?
其实杨九红的狠,在杨九红哥哥杨亦增放印子这个事情上已经有了端倪。
图片
但凡印子钱没有不沾血的,白景琦劝杨九红收手,杨九红不听。
印子钱轻则可以让人家破,重则可以逼死人命!
白景琦这话没说多久,杨九红的哥哥杨亦增就因为放印子逼死了人。
杨九红自己打小就是被哥哥杨亦增卖到窑子里,穷苦人家的罪她是遭过的看过的,却没有一点同情心。
杨九红的狠心并不仅仅是对外人,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也是一样。
当年白二奶奶抱走她的孩子,那撕心裂肺的痛她是知道的。
可即便如此,她还是狠下心来,把女儿白佳莉的孩子给抱走。
她以为,让白佳莉尝尝母女不能相见的苦,佳莉就会认同她的感受,就能认下她。
图片
不但不会,杨九红的做法只会把白佳莉越推越远。
同样是母亲,再来看看没有和女儿相认的詹王府大格格的做法。
当年詹王府大格格未婚先孕,詹王爷丢不起这人,就把生下来的两个孩子偷偷送到了乡下。大格格先找到了儿子黄立,并把他抚养成人。知道女儿黄春已经嫁给了仇家白家,成了白家七奶奶。
而且两口子很恩爱,又有了孩子。
大格格当时满可以和女儿黄春相认,可是她却没有这么做。
当年白家大爷白颖园的死,以及白家大奶奶的死,都和詹家脱不了干系,两家之间的仇怨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解开的。
为了不让女儿黄春为难,大格格到死都没有和女儿黄春相认。
图片
大格格就住在离黄春不远的破院子里,每天看着黄春,又让儿子黄立打听黄春的消息,只在暗中帮着黄春。
总结:
把佳莉杨九红母女分开,不能仅仅怪白二奶奶。
当年抢夺孩子这个事情,更多的还要怪杨九红没有独立的精神世界。
真正的爱儿女的母亲,应该像大格格那样。
杨九红不过是嘴上说爱女儿,但她的行为和爱沾不上边儿。
她只是爱那种把别人当依靠当寄托的感觉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