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以上90后!哈工程新进教师+155

2020年7月至今
155名新进教师加入哈工程大家庭
在“三海一核”特色办学服务领域
打造国之重器
培养杰出人才
学校对他们寄予厚望
校党委书记为新进教师
亲授从教“第一课”
校长与他们亲切座谈
2021
Sep.23
图片
嘱托 · 语重心长
校党委书记高岩为新教师讲授第一课
传承“哈军工”红色基因
做一名新时代高素质人民教师
图片
图片
高岩对新进教师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做红色基因的传承人。要强化科学理论武装。青年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把“四史”学习作为广大教师思想政治“必修课”。要主动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科学的思想理论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者、传播者和实践者。要做到“四个自信”并用这种自信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自信中更加坚定理想信念。要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提升个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立场坚定,在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中冲锋在前,坚决同各种不良思想进行斗争。要通过课程思政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把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和改革,积极引入鲜活的思政元素,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
二是涵养高尚师德,做塑造学生的大先生。要有崇高的人格修为。高校教师崇高的人格修为,应该体现为对立德树人使命的担当、对教书育人事业的追求、对“四有”好老师的践行,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要真心热爱学生。把爱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起点,把爱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在严爱相济的前提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要坚守学术道德。恪守学术纪律,抵制学术腐败,远离学术不端,葆有学术良心,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树立崇高的学术理想和社会责任意识,以言传身教培养学生正确的学术道德观和价值取向。
三是锤炼精湛业务,做复兴伟业的筑梦人。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要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不断拓展视野,更新知识,变更学习方式,在研究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不断研究教育教学规律,不断研究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驾轻就熟、举重若轻。要有创新精神。教师要在坚守教学一线,潜心科学研究,专心行政管理中有“敢为的自信、必成的劲头、开放的眼界、合作的气度”,要敢于想象,对标一流,以必成的信念,在合作中共事共生共赢。
图片
校长姚郁与新进教师亲切座谈
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和
学校“三海一核”特色办学服务领域
图片
图片
姚郁对新进教师提出六点要求:
一是高等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青年教师要善于把握大势,强化使命担当,要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发展,融入学校“三海一核”特色办学的服务领域,胸怀大格局,担大任、谋大事、成大事;
二是青年教师要尽快转换思维模式、完成角色转变,明确自身定位、科学规划发展、学会打主动仗,做“对事不对人”的“明白人”,不断迎接挑战、提升各方面素质能力;
三是要正确看待“非升即走”政策,理解本质内涵,要提升判断力、提升谋划力,在科研、教学中秉持创新精神,对标一流,以开放的眼界、合作的气度,把工作走深、走实、走远;
四是青年教师要全面发展,既要做科研又要做教学,正确理解学院、基层学术组织、团队发展对科研教学阶段性的需求,对标研究型大学目标,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全面正确看待教学科研型分类设置;
五是要做“真科研”,研究“真问题”,把“真问题”作为追求,潜心研究,用有限的科技资源为社会国家创造更多的价值;
六是学校定位清晰,突出特色,始终面向三海一核特色服务领域和服务龙江地方经济发展,构建烟台、青岛、三亚三地为特色办学的“出海口”,成立龙江工程师学院,青年教师要抓住机遇,在谋划推进特色发展中,形成优势力量。
图片
誓言 · 铿锵有力
教师节表彰大会
新进教师戴上蓝色围巾
面对国旗,举起右手,庄严宣誓
图片
“我志愿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履行教师的神圣职责。自觉承担追求真理、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传承人类文明,播撒创新火种。遵守《哈尔滨工程大学章程》,秉承“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校训。严谨治学,甘为人梯。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好教师,为国家培养可靠顶用的精英人才,为创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不懈奋斗!”
图片
图片
风采 · 意气风发
新进教师风采
图片
李旭晖
毕业于日本九州大学
现为船舶工程学院副教授
感言:入职以来,力求融入团队,充分理解船舶学院“崇尚学术,服务工程”的理念,将自己的科研风格和团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风格相融合。学校是一所服务于海军国防的研究型大学,需要从基础理论、国防实际需求等方面为海军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目前,我正立足基础理论,逐渐开展应用型研究,开发基于基础理论和算法的计算流体力学船舶工业软件,解决船舶水动力学领域难题。未来几年,要逐渐完成一款拥有自主知识版权的计算流体力学软件。
图片
图片
林建新
毕业于德国蒂宾根大学
现为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感言:很庆幸作为第一批老师加入学校青岛研究院,见证学校的飞速发展。我深刻体会到了学校领导精心的战略布局和顶层设计;院系领导的决策力、领导力和感召力,行政人员的专业和热情;保洁阿姨的奉献精神以及后勤保障人员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作为一名老师,我谨记姚校长的话,“我思故我在”。我将思考如何为学生上好课,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如何更好的服务团队,如何做好国际交流,如何为学校、社会做贡献,如何做真科研。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团队能够在量子传感领域崭露头角,深度融合学校特色学科,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生态,不负学校对我们的期待。
图片
图片
宋明肇
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光机大学(ITMO大学)
现为信通学院副教授
感言:入职以来,我细心体会何为哈军工精神,用心探索如何能够更好地立足国防建设海疆。我所学习工作的ITMO大学,在前沿基础和应用物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息技术与纳米材料等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和雄厚的实力。这些前沿基础学科中的新发现和新思想必将有力地推动相关技术的突破性变革。
为更好地并入学校发展的快车道,我积极融入所在团队,结合自己所从事的基于新物理概念在电磁能量传输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海洋开发探测和海军装备等方面进行突破性技术探索,助力国防。
图片
图片
王志楠
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
现为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感言:有幸进入学校,光荣地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在这里开启了人生新的征程。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所做“七一”重要讲话,身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我倍感自豪!
入职以来,哈军工时期的光辉校史和红色传承给我带来深深震撼,一系列主题教育使我受到深刻思想洗礼,加深了我对这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教育历史悠久和温暖人文情怀大学的热爱。学校是一所举全校之力服务于“三海一核”领域的研究型大学,作为一名管理领域的教师,我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支撑船海领域的创新发展,服务于建设海洋强国战略。
未来的工作中,我会牢记“国之大者”的科研情怀,追求“至真至善”的科研精神,练就“执着坚韧”的科研本领,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以开放、合作、共赢胸怀去做一名合格的“哈工程教师”。
图片
图片
刘尚跃
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
现为人力资源处管理服务人员
感言:非常荣幸能成为哈工程教师队伍的一员。在入职之后的这段时间里通过工作加深了对管理服务的理解。知向何处,不惑与方向;名所从来,则充足于动力。
作为青年机关人员,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做到“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用理想指引人生方向”;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识变求变应变,以全局观念和合作精神指导开展工作;要坚持在服务中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认识到小事不怠以夯实根基,久久为功终大事不畏的道理。
作为一名年轻的新进教师还要继续努力,尽快扎根融入组织,在管理与服务中体味,寻找工作中的营养,发现工作中的亮点,深入工作中的难点。
图片
数据 · 年轻有为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指出,人才强校是实现工程梦的重要发展路径。近年来,学校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持续优化队伍建设。自去年7月以来,学校引进聘用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各类教工155人,其中专任教师97人,辅导员31人,管理服务人员27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新进教师是学校立德树人
“双一流”建设的生力军
相信他们定会与全校教师一道
弘扬“哈军工”优良传统
秉持“三个第一”价值追求
实现“四个相统一”
当好“四个引路人”
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