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客户才是公司背后的真正老板,这个老板不满意,所有人都没有饭吃

创业公司上市是一件大事,而公司在交易所敲钟则是最为关键的仪式之一。
一般来说,代表公司的敲钟人都是创始人团队和高管,但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却显得与众不同,因为上台敲钟的是8个陌生面孔:网店店主、快递员、用户、电商服务商,还有网络模特和一位外国人。
为什么阿里巴巴安排这八个人去敲钟?因为他们都是阿里巴巴的客户。
马云说:“希望大家在敲钟仪式的时候,每个人关注一下我们敲钟的八个客户,我们努力15年的目的,是让他们站在台上,我们努力15年的目的,是希望他们成功,因为我们相信只有他们成功了,我们才有可能成功。”
图片
马云创立阿里巴巴的初衷和使命,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马云常说的一句话,只有帮助客户成功了,阿里巴巴才有可能真正的成功。
这句话不仅仅是创始人唱高调,或挂在办公室的标语,和阿里打过交道的人,都能感受到阿里巴巴上下,从管理高层到底层运维人员,都把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日常决策的出发点都是考虑是否能帮到客户。
稍加研究,就会发现优秀的企业都是如此,他们都非常重视客户。
谈到对客户的重视,就不能不提到亚马逊公司, 亚马逊在美国一直位列服务业消费者满意程度的第一名,正是因为它们真的把“客户第一“这个理念发挥到了极致。
很多公司,虽然把客户至上挂在口头,贴在墙上,但一旦正真遇到危机,面临压力,往往首先会考虑公司和股东的利益。
而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是真正把这个理念当成公司的核心战略来执行,我们来看看,在亚马逊发展过程中的几件小事。
图片
第一件事情,就是网站开放负面评论。
在亚马逊业务上线不久,,就给用户开通了评论商品的功能。结果他们收到一些供应商的抱怨,说:你们到底懂不懂自己在干什么啊?你们是靠卖东西赚钱的,为什么允许别人在你们的网站上发负面评论呢?
亚马逊自己也做过一些市场调研,了解到很多用户确实会因为看到负面或者一般的评论,就不下单了。
结果贝佐斯说:”我们不是靠卖东西赚钱的,我们是靠帮用户做好的消费决策来赚钱的。“
于是,负面评论的功能就保留了下来。当然,现在这个功能已经成为亚马逊的标配了。
第二件事情是关于亚马逊的云服务业务的一个客户。
美国最大的超市之一塔吉特 ,本来是亚马逊AWS云服务的十年客户,由于种种原因,它们决定离开AWS,建立自己的IT基础设施。结果亚马逊不仅没有阻拦,还花了接近两年时间,帮助塔吉特把所有的架构和数据迁移到塔吉特自己的服务器上,这就是亚马逊的“拜客户教”精神。
从这些事情,我们都可以看出亚马逊在公司所有的经营决策中,客户第一,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作为他们面临艰难选择时,做出决策的依据。
正如贝索斯时所说: “如果你想鹤立鸡群,就一定要真心为顾客着想,要具有长远的眼光,而且要不断有创新产品的出现。大多公司做不到这些。他们把目光放在竞争对手身上,而不是消费者身上。”
也正是亚马逊给客户带来了诸多的利益,客户才会选择它。
图片
很多创业公司在初期或许会重视客户和产品,等到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会把焦点放在公司内部,公司山头林立,机构臃肿,流程僵化,人人都只关注自己部门和岗位的事情,内部竞争成了主要目标, 对于客户真正的需求反而很少在乎,这时候公司往往会陷入危机。如果要想重新振兴,首先就必须聚焦于服务客户。
1992年,著名的IBM公司,创造了一个纪录, 成为了美国历史上一年亏损最多的公司——巨亏49.7亿美元,约等于五个独角兽创业公司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到了1993年,这个数字变成了 81亿美元。
曾经缔造了美国IT产业的巨头陷入了巨大的危机。
紧要关头,一个叫郭士纳的人出现了,要不是他 ,IBM的历史恐怕要改写了。
那么郭士纳是如何拯救IBM的呢?
在重构IBM业务的时候,郭士纳提出一个重要的策略——加强“客户服务” 业务,他认为这才是IBM提供给客户的核心价值。
当时郭士纳提出了一个目标: IBM要成为业界最大最有影响力的IT服务商。
他认为客户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堆硬件和软件,客户需要的是一整套的问题解决方案。
IBM要做的是把各种硬件软件整合起来,帮助用户落地实施、梳理业务等,总之就是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因此,郭士纳做出了一个重大的改革。
在此之前, IBM的服务针对的是自己公司的产品和系统 , 如果其他公司的产品 ,和IBM当然就没有关系。
但郭士纳却认为,客户要的是服务本身,所以我们的方案不局限于IBM产品的服务。
为此,郭士纳做出最为革命性的一点改变:如果对于客户来说最佳解决方案不是使用IBM的产品,那么IBM就要给用户推荐微软、惠普、思科等等其他公司的产品,即使它们是IBM的竞争对手。
最后,IBM还把服务部门从销售部门单独剥离出来,以便让他们更加大胆地向客户推荐非IBM的产品。
是不是很难理解,怎么能把竞争对手的产品推荐给客户,这不是引狼入室,砸自己饭碗吗?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举却为IBM的服务业务带来了更大的增长。
1992年,IBM服务部门收入74亿美元;到了2001年,这个数字变成了300亿美元。在所有类别里,IBM的服务业务是增长速度最快的。
IBM的例子,再一次证明,任何公司,任何业务,只有服务好了客户,把客户需求放在第一位,只有真正地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公司才有机会成长。
图片
任正非在一次访谈中,谈到对品牌 的看法:“不是靠宣传等其他的途径来打造品牌,重要的是以客户为中心,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客户是会感知到。你要赚人家的钱,就要让人家接受你,喜欢你。”
不仅仅在科技行业,在传统行业这个道理也一样适用。
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人称臧姑娘,从一个街边小贩做起,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手创建”湾仔码头“这个品牌,目前公司年收入超过60亿。
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的经验时,她样说,“我能有今天这一步,固然与我当初的选择和我本身性格有关,但确实是客户给我的最多。顾客是衣食父母,这句话对衣食无忧的人来讲只是一个要求,可是我从做小商贩起就体会到,顾客愿意吃你做的东西,你自己碗里就有了吃的 。”
臧健和没有读过多少书,却说出了商业最本质的铁律。
只有客户才是企业真正的老板,客户雇佣公司来解决他们的问题,老板雇佣员工来解决客户的问题。如果客户这个大老板不满意,所有的人都要失业,都会没有饭吃。
如果做企业都能像臧健和、郭士纳,贝索斯这样,真正把客户当成衣食父母,用心去满足客户的需求,不断地改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又怎么会做不好生意呢?
就像刘强东说的:“一个公司实实在在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为客户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就不可能不赚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