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道教中的那些绝世好剑都有什么威力

图片
图片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提到道士的形象,也许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西游记》中身穿八卦衣、手持七星剑、三缕清须的太上老君、太乙真人等形象,或是香港僵尸片中一手拿黄符、一手拿桃木剑的林正英的茅山道士形象。这不,你看就连颐叔自己设定的logo形象也是林正英手持桃木剑的卡通符号。可见这个剑和我们道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我们道教历史上也确实存在或是出现过许许多多著名、神奇的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道理道教历史上有哪些神奇的剑。
图片
在我们道教历史上也确实存在或是出现过许许多多著名、神奇的剑。(资料图)
一、三五斩邪雌雄宝剑
汉顺帝汉安元年正月十五日,太上老君降临蜀地,传授祖天师《太平洞极经》、《正一盟威二十四品法箓》、三五都功玉印、雌雄斩邪剑等经书、法器,并嘱咐祖天师广行正一盟威之道,扫除妖魔、救护生民。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记载,太上老君传授祖天师这两柄剑上“各有星斗日月之文”。至唐代高道杜光庭的《道教灵验记》载“天师剑验”中也有形容这把剑的样式,其中说到此剑:“状若生铜,五节连环之柄,上有隐起符文、星辰日月之象,重八十一两,常用诛制鬼神,降剪凶丑。升天之日,留剑及都功印,传于子孙”。
之后祖天师即以此剑于汉安二年七月,登青城山,大战众鬼,制伏外道恶魔,祖天师道法通玄,又有神兵在手,诸魔皆败阵折服,愿意皈依正道,于是天师敕命五方八部六天鬼神,在青城山下盟誓,分隔人鬼,人处阳间,鬼处幽冥,使六天鬼王囚禁于北阴酆都城,八部鬼帅流放于西域边地。从此妖魔降服,人民安乐。据传说此雌雄宝剑,雌剑镇于鹤鸣山戒鬼井内,雄剑则随天师世家与阳平治都功印一样代代相传、流传于世。
雄剑在历史上多有神奇效验,常现异光,或闻吟吼,有生病患疾者有时天师会以此剑令其香花供养祝祷,往往疾病痊愈,灵验事迹,不可胜数。
图片
雷焕到任以后,在当地细加勘察,终于在监狱地基底下掘出一个石函。(资料图)
二“龙泉”、“太阿”剑
在二十四史的《晋书》中记载了这么个故事,据说西晋初年天空斗牛二宿之间常有紫气盘旋,而紫气是从地面冲霄而起。当时晋朝的大臣张华通晓易理,心里知道这必定是会有着不寻常的事情发生,于是张华就邀请善观天象的雷焕一起来参详天象,占断紫气的来源和所主到底是吉还是凶,最后张华和雷焕二人都认为:这股紫气应该源于江西的豫章丰城这个地方,紫气的来源其实是宝剑之精,外化为气而冲达牛斗。当时张华是晋朝重臣,为了得到这个宝物,张华特地帮助雷焕得了丰城县令一职。雷焕到任以后,在当地细加勘察,终于在监狱地基底下掘出一个石函。
这个石函出土后霞光四射,打开之后发现其中有双剑并列,一谓“龙泉”、另一谓“太阿”,两把剑金光灿烂,确为宝物,雷焕当即送其中一支剑给张华,而留一支自佩。张华收到剑后发现此二剑是昔日铸剑名师干将、莫邪所铸造的宝剑,于是就写信给雷焕,认为这两把剑不应该分开,而应该让二剑复合成为一对。只可惜还没来得及让双剑复合,张华就因事被杀。从此张华那把剑就下落不明、不知所踪。而雷焕死后将他所佩那一柄剑传给了其子雷华。后来雷华任建安郡从事,拿着父亲留下的剑路经延平津,腰间佩剑忽然跃出剑鞘掉到河里。雷华见到大惊,立刻请人入水取剑,可是下水的人在潜入水底后,并没有看见有宝剑沉在水底,只看到有两条龙在水底盘旋,接着,平静的江面突然碧波灿烂、浪涛汹涌,当江面重归平静之时,江底的两条龙也就不知所踪的,从此“龙泉”、“太阿”就消失于人间了。
图片
“吾师神剑,指天天裂,指地地坼,指星辰则失度,指江河则逆流。”(资料图)
三、许旌阳斩蛟法剑
净明祖师许真君斩蛟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南宋吴曾在他的《能改斋漫录》中《许旌阳作铁柱镇蛟》这一条目中记载:“晋许真君为旌阳令,时江西有蛟为害,旌阳与其徒吴猛仗剑杀之,遂作大铁柱,以镇压其处。”而许真君斩蛟之法剑,乃是从神人之处得到,在白玉蟾祖师的《旌阳许真君传》中记载:“真君尝至新吴,憩于新林,忽有女童五人,各持宝剑来献,真君异而受之”。对于这把宝剑的神妙,许真君的弟子就曾宣称:“吾师神剑,指天天裂,指地地坼,指星辰则失度,指江河则逆流,万邪不敢当,神圣之宝也。”,许真君之后,此剑保存在哪里难以考证,但是唐代曾经有渔夫于水中得到这柄剑,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三说:“渔人网得一石,甚鸣,击之,声闻数十里。唐朝赵王为洪州刺史。破之,得剑一双,视其铭,一有许旌阳字,一有万仞字”。而之后一直到元代这把剑应该还保存在庐陵玄潭观。元朝诗人揭傒斯曾经写过《庐陵玄潭观旧藏许旌阳斩蛟剑兴国有一道士过庐陵窃之至于京师以献吴真人邀予赋诗遣还本观》一诗。
图片
含两曜之晖,禀八卦之象。(资料图)
四、上清景震剑
上清景震剑乃是唐代上清派著名高道司马承祯亲自铸造的一把法剑,此剑实物已经不可见,但幸运的是在道藏中依旧保留着这把剑的图样及相关的记载。唐代道教宗师司马承祯既是一名高道,同时也是一位冶金铸剑高手。在《道藏》中还记载有司马承祯总结的《铸剑镜法并药》:“凡铸剑镜,须得百炼真铁可铸。凡炼铁既精,无朱砂银勾铁,不名精剑,所以太古剑神镜,自轩辕黄帝受神胥公法,后传左丘子镆铘干将,吴越奇霄公皆会神镜灵剑法。后人不得朱砂勾添,精铁难以铸成,今先火炼朱砂成银,次炼铁,勾添相杂,取年月日时,剑镜如前法所图样,又别作尺寸展样,或大小各有法度也”。
司马承祯常年隐居于浙江天台山修行,曾于天台山中建大丹炉铸造镜剑,至今天台山依旧可见当年“镜剑台”的遗址。唐玄宗即位后曾两次召司马承祯入朝论道,开元十五年,司马承祯第二次进京的时候,进献了自己设计制作的铜镜及宝剑,以及《上清含象剑鉴图》,以图文来阐释自己所铸造的宝剑和铜镜。司马承祯将进献的铜镜命名为“含象鉴”,宝剑名为“景震剑”。其中景震剑未见实物流传,只得道藏中图录记载,剑身铭文为:“捣雷电,运玄星。摧凶恶,亨利贞。乾降精,坤应灵。日月象,岳渎形。”唐玄宗在得到这两件宝物之后,还曾经亲自御批,其文曰:“得所进明照宝剑等,含两曜之晖,禀八卦之象,足使光延仁寿,影灭酆城。佩服多情,惭式四韵。”并御制《答司马承祯上剑镜诗》曰:“宝照含天地,神剑合阴阳。日月丽光景,星斗裁文章。写鉴表容质,佩服为身防。从兹一赏玩,永德保龄长”。
道教几千年来与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除了这些实物存在着的宝剑外,内在修炼,乃至治国平天下也都与剑有关,故道教修仙专有“剑仙”一派,甚至还珠楼主还曾经创作过《蜀山剑侠传》,并改编成电影,而广为人知。而治国之剑,在庄子《南华经》中也曾提到,即所谓“天子之剑”,庄子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卫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剑本身并无善恶,善恶在于人心,再好的剑若无善心、仁心,也终一无可用,故道教曰“至道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