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岛一世界!探秘大金山岛的故事……

站在金山嘴渔村,向海遥望,
大金山岛高低起伏的轮廓清晰可见,
大金山岛不对公众和游客开放,
在这里,猕猴是主角。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跟着专家科研人员和大金山岛养护团队从码头乘船,约30分钟后,大金山岛的码头栈道近在眼前。“岛主”猕猴的故事,岛的故事,老王等守岛人的故事,由此展开。
Oct.
03
图片
“岛主”猕猴
图片
大金山岛东西尖狭,中部宽阔,长963米,最宽处400多米。整座岛被茂密的植被覆盖,这里被称为上海植物的基因宝库。不过,丛林深处,动物凶猛。一上岛就发现,有蛇,3米长。
“很大的蛇,3米多长,手腕那么粗,躺在能照到阳光的石阶上晒太阳,我们远远看到,就主动躲开,蛇见到有人过来,也会哧溜一下钻进草丛里。”守岛人的描述也验证了此处的半原始状态。
图片
当记者随一行人上岛时,活跃在山脚下的大胆猴也躲了起来。众人登山至顶,绕岛一周也没看到个猴影。人在明处,猴在暗处,或许,它们也在观察人类。当大部分人下山了,一只猴突然现身半山腰处的栏杆之上,眼睛盯着守岛人的营房。待记者从门里出来,人猴对视的刹那,它就翻进密林,再也不见。
上岛约一小时后,一行人站在山脚下等待返程。“看,那里有猴子!”树枝哗哗响动处,一只猴子正蹲在高处俯看人。树下的人对它招手,它也丝毫不为所动。
图片
△猕猴捡拾玉米粒
静观几分钟后,守岛人撒出玉米粒,猴子跃跃欲试,想要下来,但又想与人保持距离。待众人登船后,这只猴子终于落地,灵活地捡拾起玉米放入口中,并保持低头吃一口,抬头看一眼人的状态。发现石碑上出现香蕉,它又轻巧地跃上去,三两下囫囵吞下。发现附近有同伴正靠近,狭路相逢,它又猛地跳出,与之对吼追逐。
图片
猕猴从哪里来?
2003年,上海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何鑫还在读大学,第一次坐着小渔船来大金山岛户外考察。那时,他没有注意到猕猴是否存在。今年9月第二次登岛,他用镜头留下不少猴子的身影。据他观察,在山脚下守岛人住处附近,那几只猕猴习惯了人的存在,而山上的猴子更怕人。
图片
△大金山岛猕猴
何鑫说,猕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很多动物园建有猴山,放入的也多是猕猴。它在我国分布广,数量多,但上海不是猕猴的栖息环境。那么,岛上的猕猴从哪里来?
于1993年刊发的论文《上海地区大金山岛猕猴放养结果》显示,多单位合作在大金山岛上建立猕猴养殖基地,并于1988年底试放10只种猴,后续两年又分次投放了89只,累计放养种猴99只。
该文献还记载,放养猕猴常栖息在半山腰,分为3群,猴群活动有一定范围,由猴王带领,互不侵扰,还有几只“独猴”常来饲养员住地活动。何鑫说,岛上的猕猴没有天敌,而大金山岛上生态系统的承载量和食物资源有限,因此要有人投喂猕猴。
图片
对于灵长类动物来说,正常群体中有成年雄性首领,还有一些成年的、亚成年的个体,以及更多幼体。但是在群体发展中,成年雄性也会被慢慢赶出,因为它们可能威胁到猴王的领袖位置。因此,灵长类动物群体中有一种“全雄群”,也可以理解为流浪汉群体。
何鑫认为,在大金山岛面积不大的范围内,这样的群体区分或许不那么明显。不过,也有可能存在零散的个体,因为对投喂人更习惯而单独活动。
守岛人与猴为邻
要说与猴为邻与猕猴照面最多的,还是守岛人。53岁的王庆昌来岛三年,也没数清楚一共有多少只,一个个猴子家庭,住在离山脚下平房不远的树林里。每天天刚亮,老猴子就会饿着肚子,跑到平房外面的树上拼命地摇树,把老王吵醒,直到吃到老王和同事喂的早饭,这些猴子才会散去。
图片
△守岛人余定路
守岛人余定路住在山上的房子里,一样会被猴子吵醒。“一早上,大猴子抱着小猴子到房子上跳,摇树、摇栏杆,摇得非常响。”余定路觉得,这些猴子非常精明,人无法靠近,只有个别猴子能靠近人。猴子之间也打架,凶得很。
“猴子有野性,不能招惹它们,但也不烦它们。”老王说,他每天天亮后会给猴子喂一顿早饭,下午五六点再喂一顿,喂的都是从岛外运来的玉米粒,每月喂食的玉米在200-300斤。除了固定玉米大餐,猴子还会采食树上的野果。近来岛上野葡萄成熟,猴子也会折下一枝攥着,直接用嘴从枝上咬下果子。
趁守岛人外出巡岛,猴子们还会串到门窗没有关严锁好的卧室和厨房,偷吃大米、土豆、番茄、大白菜,每次人看到后还未来得及驱赶,猴子早溜得无影无踪。
不过,老王说,岛上的这些猴子除了贪吃,其它时间一直与守岛人和平相处,晚上从来不过来打扰,有时见到陌生人来岛,更是躲得远远的,对陌生人抱有戒备心理。
图片
生态世界
图片
猕猴爬到岸线边,更远处是金山海岸。
在大金山岛上,猕猴、守岛人,以及岛上各类动植物构成了一个生态世界。
每天,老王和同事会按规定绕岛巡视一个小时,然后隔几天会上次山,检查山体滑坡、树木倒伏情况,每周还会清扫一次环岛道路和登山道。
登岛处,一座石碑上书“上海市金山三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由大金山岛、小金山岛、浮山岛等岛陆域以及周围0.5海里的海域组成,这是上海市唯一的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
图片
△大金山岛是上海植物的基因宝库
岛就是山,山也是岛。《上海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显示,大金山岛最高点103.70米,为上海市自然海拔最高点。
沿阶梯而上,可以看到不少树木挂着蝶形标牌,它们是朴树、牡荆、白檀、枸骨、天竺桂等。
大金山岛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宝岛,岛上保留着较好的半原始状态的生态环境和最为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其中60多种珍稀植被在上海大陆几乎绝迹,岛上的赤腹鹰、黑耳鸢、鹗、红隼、游隼等为国家二级保护鸟类,上海市几乎所有的两爬类动物岛上都有分布,其中2017年发现的钝尾两头蛇为上海市新记录物种。
岛上植被茂密,蚊虫也多。因此,守岛人每晚睡觉都要挂蚊帐、点一圈蚊香,还是会被咬。
图片
△守岛人山上的房子前,可以清楚地看到金山三岛中最小的浮山岛。
老王说,守岛人的职责,就是不让外来的船只和人员上岛,除非是接到通知、有单位或专家持专门开具的登岛证,他们经过查验后才允许登岛,“我守岛三年以来,就碰到几次有船过来想登岛旅游或者想上岛采集野生植物,没有证,都被我们劝返了。”
“守岛人总共只有3人,实行轮班制,岛上保持2个人在,另外1人轮休。”老王告诉记者,通常来说,他在岛上守一个月,可以休息一个星期。休息的这一周,他会回苏北老家探望家人。
有时候,他也会哪儿也不去,就在岛上待着,“守岛寂寞了,看到猴子还挺喜欢的。”老王在岛上还养了一只黄狗,名为“五月”。猴与五月也能和平相处,猴子攀在近处的树上,五月不为所动,蹲在树下望海沉思。
魔都上海,都市与野性并存。上海正布局更多人与自然亲近的空间,要累计建成20个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恢复、新建湿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近6300余亩,给更多野生动物成为“市民”的可能。 从“园在城中”到“城在园中”,人与动物如何共享城市,上海已给出答案:“十四五”期间,构建公园城市、森林城市、湿地城市,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探索最佳实践。更长远的目标也已规划好,到2035年,一座生态之城将基本建成。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 | 俞萝寅
责编 | 干钰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