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贾德:当年带头反美的他,为何最终沦为伊朗政坛的“弃子”?

前段时间,美国和伊朗正在为新一轮的伊核协议谈判唇枪舌战。
先是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西公开宣称“伊朗绝对不会退让”,要求美国必须在取消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的情况下才可能与美国达成一致。
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则放出狠话,警告伊朗,谈判的大门并不会长期打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伊两国围绕核协议和经济制裁,必然少不了一番明争暗斗。
对于美伊两国在核协议方面的争端,伊朗前总统内贾德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在社交网站上宣称:如果他还是总统,就绝不会在核协议上妥协。
图片
(艾哈迈迪内贾德)
内贾德的这番话,又一次展现了他对待西方世界的强硬态度,让人们意识到他的思维模式并没有在卸任后发生什么改变。
他依然活跃在网络上,在伊朗民间拥有超高人气。他对待伊朗和外界的思想观念也仍然得到了一批追随者的赞同。
然而,内贾德却在2017年和今年的大选中接连受挫,不仅丧失了参选总统的资格,还多次遭到伊朗政界的打击。
而今年8月份,现任总统莱西的就职典礼,内贾德作为前总统,甚至丝毫不给莱西面子,拒绝出席。
可见,内贾德和现在的伊朗政治家们关系并不好。事实上,内贾德在政坛上已经被边缘化,成为了一颗个不受待见的“弃子”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伊朗政界要抛弃这个一心强硬,带头反对美国和以色列的强硬总统?
内贾德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落得如此下场呢?
图片
1,铁匠之子
内贾德和伊玛目哈梅内伊一样,是阿塞拜疆族,他于1956年10月出生在德黑兰的一个铁匠家庭。他原本的姓氏是“萨布贾”,其含义是棉纺工人。但她的母亲给他们改了一个非常荣耀的姓氏“艾哈迈迪内贾德”,意思是“圣裔之后”。
他成长于巴列维王朝的改革年代,和许多农村,郊区的底层青年一样,靠着勤奋努力考上了德黑兰工业科技大学,攻读土木工程专业。
内贾德的大学时代赶上了霍梅尼革命。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内贾德对霍梅尼的宗教主张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深受霍梅尼“不要西方,也不要东方,只要教法”的思想影响,对美国和苏联都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情绪。
这或许正是他日后对美国没有信任感的原因。
图片
(1979年伊朗革命)
1979年,伊朗国王巴列维被推翻了,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从法国回到了伊朗,组建新政权。在这一年,伊朗的大学生,市民们对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展开冲击,而内贾德也正好参加这场活动。
那时候,他已经是“革命卫队”的一员,这个组织以效忠霍梅尼及其继承人,主张维护什叶派教法而闻名。
正是在这一时期,内贾德丢下了知识分子的书本,走进了新政府,从此成为了一名政治家。
图片
(伊朗革命卫队)
1980年,伊朗与伊拉克发生了残酷的两伊战争,面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入侵,整个伊朗都在动员。内贾德在前线立下了战功,成长为一名特种部队指挥官,结识了众多军界人士,为他日后在议会中纵横捭阖大有帮助。
战争结束后,内贾德并没有留在军中,而是选择复员,以平民的身份参加地方选举。他先后在西阿塞拜疆省和阿尔达比尔省担任市长和省长。
在地方上干了十几年之后,内贾德凭借廉洁,亲民的形象又赢得了2003年的德黑兰的地方选举,成为了德黑兰市长。
也正是从此刻开始,他受到了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栽培,成为了一匹政坛“黑马”。
最终,这匹黑马只做了2年德黑兰市长,便信心十足地参加总统选举,然后大获全胜。
那一年,内贾德49岁,7200万伊朗民众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
图片
(内贾德和哈梅内伊)
2,硬汉总统
内贾德的执政,是在2005年至2013年。
这一时期,伊朗赶上了国际油价高涨的有利环境,通过出口石油赚足了外汇。内贾德主导的伊朗政府也通过开放市场,拓展能源买家的办法,让伊朗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伊朗成为了一个中等收入国家。
内贾德借助石油贸易带来的红利,又对伊朗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一波刺激,从而创造了一个相对繁荣的环境。
而在内贾德的继任者哈桑.鲁哈尼执政时,伊朗遇到了更严酷的经济制裁,油价也不再保持高位,民众生活水平大为下降。
这也正是为什么会有很多伊朗人会喜欢内贾德的原因之一,因为内贾德执政的八年,是伊朗民众生活最为稳定的时代。
图片
内贾德是一个作风强硬的政治家,对美国和以色列没有丝毫的恐惧,有时候,他甚至比哈梅内伊还要保守。
哈梅内伊宣称,发展核武器不符合教法,伊朗不会制造核武器。
而内贾德却多次扬言,称伊朗不排除发展核武器,以此对付以色列和美国的施压。
内贾德执政时,借着萨达姆政权倒台,以及伊拉克南部遍布什叶派阿拉伯人的机会,向伊拉克大力输出霍梅尼主义,扩充亲伊朗势力。这对于后来伊朗影响巴格达政坛具有重要作用。
图片
(内贾德和巴沙尔)
2011年,阿拉伯国家发生了一系列政变和军事冲突,影响到伊朗在周边的安全利益。
在也门,人们赶走了执政三十年的总统萨利赫,。内贾德抓住机会,对亲伊朗的胡塞武装伸出援手,没有让也门整体倒入宿敌沙特的怀抱。
在叙利亚,伊朗的盟友巴沙尔.阿萨德一度面临垮台的危险。愈演愈烈的叛乱活动,以及西方和阿拉伯世界的压力让他难以招架。
而在这种危急情况下,第一个支持巴沙尔,向叙利亚施以援手的正是伊朗。内贾德多次高调访问大马士革,和巴沙尔站在一起,表明了伊朗力挺盟友的决心。
图片
(叙利亚内战)
可以说,巴沙尔之所以能撑到2015年俄罗斯出兵,离不开内贾德的支持。
总的来说,内贾德执政的八年,顶住了内外压力,是伊朗新世纪以来形势最好的时期。内贾德也因此受到了不少赞誉,深受大众的喜爱。
而令他没想到的是,随着他在2013年卸任总统一职,他的命运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3,尴尬的内贾德
内贾德当总统的时候,一时风光无限,这其中离不开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提携。而在他下台之后,他与哈梅内伊为首的教士集团却屡次发生了冲突。
有许多媒体喜欢把伊朗的政治家笼统的划分为“保守派”和“温和派”,并将内贾德纳入保守派阵营。
实际上,伊朗政坛上从来都没有什么温和派和保守派,而是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阵营。
图片
首先,是以哈梅内伊为首的教士集团。得益于伊朗的法基赫监护体制,这些高级教士组成的专家委员会掌握了法律和宗教的解释权,还能监督世俗政府,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是伊朗最强大的一股力量。
其次是像哈桑.鲁哈尼,扎里夫这样的鸽派,他们主张对外缓和与西方世界的关系,放弃核计划,对内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经济发展,这个阵营中既有教士也有立场偏左的知识分子。
而内贾德这样的人,既不是教士出身,也不对西方奉行鸽派政策。他们实际上是立场偏右,偏向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世俗知识分子。
内贾德和哈梅内伊为首的教士,以及与鲁哈尼为首的伊朗鸽派都存在一定冲突。
图片
(哈梅内伊,伊朗的掌舵者)
内贾德在任期间,对内以清廉,亲民的形象出现,多次宣称要让普通民众享受到石油贸易的红利。对外奉行强硬的外交政策,对美国和以色列口气很大,这些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很有感染力。
但实际上,内贾德并不是一个擅长搞经济建设的执政者。他的第二个总统任期在任期内,伊朗的经济增速放缓,民众生活水平未能取得长足发展。
就连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也对他未能改善伊朗经济很不满意。而哈梅内伊的心腹,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也对内贾德扩大革命卫队民兵影响力一事不买账。
哈梅内伊一开始看中的是内贾德对外强硬,坚决捍卫国家利益的立场,这才愿意与他合作。但在后来,当他感到内贾德无法有效发展伊朗经济的时候,便开始重用鲁哈尼一派。
而内贾德则必须被雪藏。
图片
(内贾德,哈梅内伊和鲁哈尼)
内贾德下台后,拒绝了一切象征性的政坛闲职,而是继续发挥余热,关心伊朗政坛。
而这,正是他日后屡次遭到打击的原因。
内贾德下台后,说了很多当初做总统时不能透露的秘密。他直言哈梅内伊太过强势,让他没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他抨击鲁哈尼与美国展开核协议谈判的计划,宣称他要是当总统,一切免谈。
可以说,内贾德已经将矛头对准了教士和鸽派,他沦为了众矢之的。
2017年,按耐不住寂寞的内贾德宣布他要继续参加总统选举,将鲁哈尼的政策“改回正道”。但他很快被监护委员会认定不符合参选资格。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一些阿拉伯媒体宣称内贾德得罪了哈梅内伊,被以制造骚乱的罪名送入了监狱。
实际上,这是个谣言,但很多人却信以为真。
图片
内贾德并没有入狱,但他的行动确实在此后受到了限制。
2021年,鲁哈尼卸任后,内贾德再次宣称他要参加总统选举。对于上次参选被取消资格,内贾德耿耿于怀,他宣称,即便是哈梅内伊也无权取消此次他的参选资格。
在竞选之前,内贾德多次对鲁哈尼和哈梅内伊发牢骚。比如,今年4月份纳坦兹核设施遭遇爆炸之后,内贾德公开指责伊朗情报机构都是“酒囊饭袋”。
这无疑是得罪了一大批情报系统的掌权者。
最终,他在5月24日再次被取消了参选资格,而总统大选的赢家则是哈梅内伊大力推举的什叶派教士易卜拉欣·莱西。
图片
(易卜拉欣·莱西)
对于内贾德的“不安定”,伊朗高层也做出了强硬的回击。
哈梅内伊批评一些政客“不顾国家利益”,因而被取消资格。这实际上是在以不点名的方式批评内贾德。哈梅内伊还指责内贾德干扰选举,他说:“伊朗的敌人正在阻止人们的选举热情”。
可见,哈梅内伊已经把话说得相当狠,差点就把内贾德归类为“伊朗的敌人” 。
来自哈梅内伊的评论尚且留有余地,而来自他人的施压未必就会这么温和。
曾经担任过内贾德的总统顾问的国会议员特赫拉尼警告内贾德:“你不能拿起武器成为总统,国家会容忍你到一定程度,但随后它的耐心将会被耗尽。”
由此可见,内贾德在政坛上已经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
图片
4,伊朗路在何方?
2013年内贾德卸任总统后,鲁哈尼领导的伊朗政府一度取得了与美国的共识,达成了核协议。伊朗也有了打破封锁和经济制裁的机会。
然而,随着国际油价下跌,以及特朗普的上台,美国和伊朗的关系峰回路转,又回到了对抗的老路上。美国对伊朗施加了更严厉的经济制裁,要求全世界拒绝购买伊朗石油。
一连串的制裁让伊朗经济发生了恶化,伊朗货币贬值,通货膨胀严重。1美元一度可以兑换27万里亚尔,伊朗民众尽管个个月入百万,但一斤土豆就要好几万。
这种糟糕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今天也没能得到解决,鲁哈尼试图缓和与美国的关系以失败告终。
图片
(哈桑·鲁哈尼)
实际上,不管是内贾德还是鲁哈尼,他们都没有足够的空间去施展自己的政策
尤其是像内贾德这样的世俗知识分子,他很难得到教士集团的信任。如今,他已经彻底沦为一个被边缘化人物,被哈梅内伊彻底抛弃。
鉴于他曾经做过总统,哈梅内伊不大可能让内贾德入狱,毕竟这关乎伊朗的国家形象。
在易卜拉欣·莱西已经执政的时代,64岁的内贾德,尽管得到了许多民众的支持,但实在是没有能力再掀起什么风浪,他的政治生命事实上已经被终结了。(作者:朱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