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名画《洛神赋图》,曹植把秘密藏在里面?

图片
《洛神赋图》北宋摹本 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曹植跟他嫂子(曹丕媳妇)真的有不伦之恋吗?今天我们聊中国十大名画之一的《洛神赋图》,此画的灵感来自曹植的洛神赋。洛神赋的内容呢概括一下就是曹植与洛神(宓妃,先秦神话中,司掌洛河的地方水神)相遇,互有好感,但终因人神殊途而没能在一起,这样一个爱情故事。
图片
图片
不过学术界对于洛神赋的阐释也是有不同意见的,其中一个是“感甄说”,这里的“甄”是甄宓,也就是曹植的嫂子,是曹植思念甄宓而作的这个赋,大家应该能听出些八卦的意思了。这个说法来自唐代文学家李善,他在所注《文选》的《洛神赋》中这样写道:
《记》曰:魏东阿王汉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与五官中郎将。植殊不平,昼思夜想,废寝与食。黄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镂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时已为郭后谗死。帝意亦寻悟,因令太子留宴饮,乃以枕赉植。植还,度轘辕。少许时将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见女来,自云:“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今与君王。遂用荐枕席,欢情交集,岂常辞能具。为郭后以糠塞口,今被发,羞将此形貌重睹君王尔!”言讫,遂不复见所在。遣人献珠于王,王答以玉佩,悲喜不能自胜,遂作《感甄赋》。后明帝见之,改为《洛神赋》。
图片
影视中的甄宓
我结合其他资料解释一下,意思是说,甄宓是个才貌双全的美女,嫁给了袁绍之子袁熙,后来官渡之战袁绍兵败,甄宓作为俘虏被曹操赐给了曹丕。而曹植呢,大家都知道,是个大才子,所以虽然曹植和甄宓相差十几岁,但因为曹丕连年在外征战,两个人就产生了一些不太符合伦理的感情。之后甄宓失宠,被曹丕赐死,曹丕还把甄宓生前用的玉枕送给了曹植,曹植睹物思人,所以写下了《感甄赋》,但是曹叡(甄宓与曹丕之子,魏明帝)觉得这名字太直接,就改成了《洛神赋》。
图片
影视中的曹植
不过大多数人认为“感甄说”太过荒诞,另一个说法“寓言遣怀说”更靠谱一些:是说这里的洛神跟屈原所写的湘夫人异曲同工,都是表达作者自己空有满腔才学却不得重用的忧愤与痛苦。
接下来看画,原画早已遗失,现在流传有四个版本,我们以故宫所藏的北宋摹本来欣赏:
图片
《洛神赋图》北宋摹本 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洛神赋图》北宋摹本 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开始,曹植京师归来,途至洛川,夕阳西下,人困马乏,趁着众人休息的时候,曹植漫步山林,看到了一个“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女子站在洛水河上,他忙问侍从此人是谁,而侍从们却都说没看到曹植说的女子,其中一个侍从说洛水有位女神宓妃,莫非她就是洛神?曹植生怕惊动洛神,用手轻轻拦住侍从,眼神中充满惊喜,而侍从都是呆呆的,因为原文中就说只有曹植能看到洛神,其他人看不到。
图片
《洛神赋图》北宋摹本 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随后,曹植把随身携带的玉佩献给女神,洛神接过之后,也拿出一块美玉相赠,洛神指着洛河与曹植约定,但曹植此时想到了周朝郑交甫与仙女相遇,仙女背弃诺言的故事,因此心中不免惆怅和迟疑,婉拒了洛神。
图片
《洛神赋图》北宋摹本 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洛神赋图》北宋摹本 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洛神听到后怅然若失,想要飞走却控制不住自己回头张望,依依不舍,但最终还是驾着六龙云车飞走了,但她仍然回头望着曹植,流露出浓烈的不舍和依恋。
图片
《洛神赋图》北宋摹本 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洛神走后,曹植后悔不已,赶紧乘船想要追上洛神但没有追上。
图片
《洛神赋图》北宋摹本 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洛神赋图》北宋摹本 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于是,曹植就这样坐在洛水河边,茶饭不思,等着洛神回来。但等了一段时间后,洛神始终没有回来,曹只好乘马踏上了归途,他在马车上依然频频回首,希望能有奇迹出现。
画看完了,希望大家遇到心爱的人,一定要抓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