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全景回顾:110年前,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什么?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王朝三百年江山气数将近,内忧外患,时局动荡。
中华民族面临着重大的历史变革。
以孙中山为首的仁人志士,组成一个个革命政党,旨在推翻满清政府,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国家。
武昌的第一声枪响,划破夜空,一出刀光剑影的英雄大战随即展开……
辛亥革命的发端
自18世纪末以来,清政府腐朽和堕落,在封建统治的重重压迫和束缚之下,中国社会经济停滞不前,人民的生活十分困苦。19世纪30年代,清朝在关内建立政权到这时已近200年。面对清政府残酷的压迫,国内的反清起义连绵不断。在这种情况下,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国内的封建统治秩序,害怕外来势力和国内人民革命力量相结合,来反对自己,对外更坚持执行闭关锁国政策。
图片
而此时的西方国家,却加快了进军海洋的步伐。他们致力于海外贸易,追逐丰厚利润,通过对外扩张殖民掠夺,进行原始积累。英国凭着它优越的生产技术,在中国市场上,开始排挤封建经济下的中国手工业,并从中国人民身上榨取越来越多的利润。尽管如此,这种情况仍不能满足英国资本家的贪欲。为了牟取暴利,英国政府支持和怂恿其商人,把鸦片大量走私到中国。
图片
1839年6月,钦差大臣林则徐在虎门,公开销毁收缴的鸦片,维护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然而,英国却借机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史称鸦片战争。
自此,中国人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外来侵略。帝国主义先后发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战争,饿狼般疯狂地扑向中国;沙俄侵占东北,英国入侵西藏,日本强化在台湾的殖民统治;清政府割地赔款,中国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四亿同胞在水深火热之中苦苦挣扎。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极大的愤怒,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以及分散的、局部的群众斗争此伏彼起。中国人民纷纷拿起武器,奋力反抗外来侵略者。
同盟会成立
1894年春天,孙中山在翠亨老家,起草了一封给当时的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的信。接着他就和陆昊东北上天津,把这封信转交给了李鸿章。信中提出了人尽其才、地尽其力、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改革设想,和广办学校、兴修水利、修筑铁路、发展航运、保护商业的具体主张。然而,正为中日争端和朝鲜问题,疲于奔命的李鸿章,根本就未曾理会这个来自岭南的狂生。
图片
天津上书吃了个闭门羹,孙中山清楚地感到,自己的革新理想和人生抱负是难以通过常规途径实现了。于是,他放弃幻想,选择了暴力革命。1894年11月,孙中山再赴檀香山,在华侨中筹集武装起义的经费,同时创建革命组织兴中会。首批会员高唱《马赛曲》,庄严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图片
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和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订,加剧了本已紧张的社会矛盾。中国面临着重重危机,孙中山认为形势到了一触即发的革命边缘。于是,星夜兼程赶回国内,决定在9月9日重阳节,发动广州起义。但由于缺乏武装斗争经验,广州起义还未发动便已流产。
四十余位革命志士不幸被捕。陆昊东和陈奎光、邱四、朱贵全等被清政府杀害。孙中山也逃到了香港。于是,清政府颁发全国通缉令,捉拿“叛贼”孙中山。最后,孙中山只得离开香港,东渡日本避难。
图片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举行正式成立大会。同盟会汇集了来自各地的有识之士和青年才俊。由孙中山创建的兴中会,与全国各地主要是长江流域的革命小团体。如湖南的华新会,浙江的光复会和湖北的日知会联合组成了革命领导中心。从此,革命的中坚力量,不再是会党和华侨,而是受过现代文明洗礼的中国第一代新型知识分子。
各地武装起义
中国同盟会一成立,就着手准备武装起义。从1906年到1908年,同盟会先后在中国的中南部地区,发动了7次武装起义。他们分别是1906年12月湘赣边界的萍浏醴起义,1906年的潮州黄冈起义,1907年6月的惠州七女湖起义,1907年9月的钦州防城起义,1907年12月的广西镇南关起义,1908年3月的清廉上司起义,1908年4月的云南河口起义。这些起义虽然都悲壮的失败了,但宣传了民主共和的理想,激励着后起者,为实现这一理想而继续奋斗。
图片
与此同时,光复会的骨干徐锡麟和女革命家秋瑾,也于1907年7月,在安徽安庆和浙江绍兴两地,发动了武装起义。因事机不密,徐锡麟虽然成功刺杀了安徽巡抚恩铭,但起义还是迅速失败了。
图片
图片
1911年的4月27日,也就是辛亥年3月29日,在满清专制统治下的广州,响起了一阵阵枪声。黄兴等100多个志士,在强弱悬殊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向总督衙门发起进攻,史称广州黄花岗起义或三二九之义。
图片
黄花岗起义是同盟会所组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黄花岗起义失败,革命党损失严重,大半精英雄才,英勇牺牲。同盟会最重要的军事领袖之一赵声,身为黄花岗起义的军事总指挥,因为人在香港晚了一步赶到广州。等他赶到广州时,起义已经失败了。赵声非常自责,一病不起,不到一个月就吐血而亡,年仅30岁。黄花岗起义副总指挥黄兴,右手也被打断两指。不过,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场起义在辛亥革命中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它就像辛亥革命的序幕,鼓舞和激励了革命志士,唤醒了全国民众。5个多月后,武昌起义的枪声就打响了。
武昌起义打响
粤汉、川汉铁路收归商办后,于1909年开始动工修建。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企图以“国有”的名义,将路权拍卖给帝国主义列强,以换取帝国主义对“皇族内阁”的支持。激起了川、鄂、湘、粤四省的“保路运动”。
图片
9月7日,清军向在四川总督衙门前和平请愿的保路同志会会员开枪扫射,当场打死30多人,伤者无数,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成都血案。激起了四川保路同志军的大起义。为镇压起义,清政府将湖北新军主力调往四川。武汉顿时空虚,这就为湖北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创造了有利条件。
1911年10月10日晚7时左右,驻守在武昌城外的新军和城内的第八营中的革命党人几乎同时发难。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在熊秉坤的带领下,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夺取枪械弹药。经过一夜激战,武昌完全被革命军所控制。11日夜,汉阳、汉口的革命军相继举行起义,翌日即先后宣告光复。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古都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布了《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和《告全国同胞书》。通电各省改用阳历,以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图片
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孙中山,当之无愧是推翻满清专制政权的领导人。
图片
在孙中山40余年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中,失败远多于成功。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亲自领导的10次武装起义无一成功,而他事先毫不知情的武昌起义,却胜利了。1913年他所领导的二次革命,就是讨伐袁世凯的武装斗争,又失败了。他在自己亲手缔造的共和国里,成了通缉犯,被迫再度亡命日本。1915年的讨袁护国运动胜利了,但主角是蔡锷,而不是孙中山。1917年后,孙中山先后发起的两次护法运动,都失败了。1924年,孙中山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改组了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两党联手讨伐北洋军阀,史称北伐战争。但孙中山生前,并没有能够看到北伐的胜利和国民革命的高潮。孙中山后半生致力于推翻北洋军阀政府,但最后却孤身一人,到北京与北洋军阀政府和谈,却又病死在北洋军阀的老巢北京。他生前所倡导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他去世后也遭到他的继任者蒋介石无情背叛。
图片
这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0月10日 晚19:15
大新闻大历史 为您讲述
大变局1911-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
编辑:小丸子
今日视频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为什么说美国核潜艇远离南海最安全?中国外交部最新回应
·秦刚回应美国成立“中国任务中心”:美方内卷到不能自拔,为何不双减一下?
·欧盟峰会“闹独立”:马克龙呼唤欧洲主权,因三件事对美国耿耿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