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文脉|文庙、鼓楼、地下城,中轴线上的沧海遗珠

图片
在徐州的地面之下,
埋藏着被黄河水吞噬的两座上下叠加的明代古城。在徐州主城区南北的中轴线上,集聚了大量历史文化遗产,它们是徐州历史文脉延续和文化内涵彰显的集中展示区。
中国共产党徐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今后五年,我市将"加强城市文脉保护,打造纵贯主城区南北的文化轴,彰显特色文化风貌"。
图片
文庙街区,不光有文庙,
还有鼓楼和地下城,
他们曾经在
有着“千年一条街”美誉的统一街上
各自发光。
统一街,最终消失在历史的烟尘里,
而他近旁的文庙街区
即将焕发新的生机。
■ 文庙
图片
很长一段时间,徐州文庙与徐州二中都是一个整体,二中的学子们,一入校就知道教学楼后面那座朱红色的大成殿。在这里,古建与书声,相得益彰,宁静又活泼。
2017年3月的最后一天,徐州文庙街区确定了建设方案,徐州二中将整体搬迁至位于徐州北郊马场湖畔的新校区。
这意味着,徐州文庙,即将走出深闺。
文庙,是祭拜孔子的地方,明清时期,它是徐州的最高学府——徐州府学宫(1369年)所在地,也是徐州文脉传承的重要基地。
图片
徐州文庙历尽沧桑,始建于宋代,元代毁于战火。明代重建后又遭黄河水灾破坏,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文庙迁建,位于徐州府署以东。
起初,文庙的格局,是按规制所建,共分3路5进庭院,贯穿在南北中轴线上,占地近2万平方米。由南向北依次为影壁、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大成门前为泮池,左右为配殿,东南角为奎星楼。
图片
△这是上世纪40年代,明信片里的奎星楼。
在文庙的东南角是奎星楼。奎星为文星,奎星楼形式为重檐六角亭式,座落在水塘中间,周围有雕刻精美的护栏。
图片
△大成殿,绝对是二中的“镇宅之宝”。所有重要的事件,都必须有大成殿的见证。
六百多年来,二中历经府学宫、清末的书院、学堂、民国初年的师范讲习所(1913—1923)、铜山县立师范学校(1923—1938)、徐州市立中学(1938—1945)、铜山县立中学(1945—1948)等发展阶段,1948年更名为徐州市第二中学,办学至今培养众多优秀学子。
图片
2017年三月,徐州市公布了年度城建重点工程项目,其中就提到了“文庙街区”:将投资1.5亿元打造总用地约2.8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的文庙街区。
图片
徐州文庙街区项目:框架结构,建筑面积约 33456㎡,地下二层(车库和商业),地上庙街区三层、鼓楼部分二层。
古建部分为砖木结构,鼓楼2层,其余1层,古建部分总面积约 2152㎡,其中最大古建单体面积约 300㎡。
图片
根据现有规划,文庙街区将恢复徐州文庙,保留大成殿、大成门及综合楼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大成殿和大成门保持建筑的历史风貌,墙体、结构、材质色调基本不变,还原老建筑群本色,提升文化品位,展示古典之美。
图片
从南至北依次为照壁、鼓楼、根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两侧设置配房。
图片
将地块南部作为开敞空间,为市民提供公共开放空间,并在地块南入口广场重建徐州鼓楼
“鼓楼区没有鼓楼”的尴尬,即将成为历史!
■ 鼓楼
徐州人知道鼓楼,比鼓楼存在的时间还要长,那是徐州的地标。
图片
1937年6月,在日本将要侵华的阴霾下,著名电影人孙明经带着摄影机进行了一次“战云之旅”,他的第一站就是徐州,孙明经拍下了津浦线上的徐州站、快哉亭、云龙山、霸王楼、故黄河和鼓楼。
这时的鼓楼,正是史书中那个巍峨、华丽、霸气彰显的形象。
图片
彭城路北面的鼓楼,是徐州人的执念。
它稳稳地坐落在徐州城区的中轴线上,时而崛起,时而衰落,它是岁月的计量器,是历史的刻度,它随着光阴停停走走,敲响两千年的暮鼓晨钟。
图片
△1940年的鼓楼
徐州鼓楼的前身,是西汉时期楚王宫的午门。楚王宫更早要追溯到楚霸王项羽的“西楚故宫”。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的著作《水经注》中提到:彭城,大城之内有金城,东北小城。“金城”就是指城内主帅居住之地,又称“牙城”。
唐代史家李延寿在《南史·贼臣传》中说,官员上朝的时候,必须在门外排列成行。所以“牙城”又叫“牙门”,于是,就形成了后世通称的“衙门”。
图片
图片
△霸王楼
霸王楼,它曾是西楚故宫的一部分。
楚王宫的午门正是衙署的正门,在这之后,唐宋两代的剌史通常都在此办公。作为衙署的正门,这使得鼓楼并不是通常意义上一个完整的高大建筑,而是一种特殊的过街楼形制。
在漫长的时代变迁中,鼓楼以不同的名字陪伴着徐州城的兴亡,它有时候被叫做“钟鼓楼”,有时候被叫做“谯楼”。
谯楼,是指城门上的瞭望楼。“世之筑城,必建谯楼。此乃汉之遗风。谯楼内每悬巨钟,昏晓撞击,使臣民闻之而生儆惕之心。”
1352年,元右丞相脱脱率军镇压徐州李二起义,以百炮轰城,徐州城尽毁,后另建城于奎山脚下,并改名为武安州。鼓楼随城池一同消亡。
在之后的500年,鼓楼迎来了7次重建。
明初洪武七年(1374),在西楚故宫午朝门处,知州高玉琳建鼓楼。
天顺元年(1457)知州宋诚改建鼓楼为如同城门箭楼式样的大楼。
嘉靖廿二年(1543)王重贤重建鼓楼,其前又建“圣谕亭”。
万历初时,知州刘顺之重建鼓楼。
天启四年(1624),黄河水淹没徐州城,大水三年才退,淤泥高于城 ,于是将旧址开辟为南北道路。
清顺治十八年(1661)到康熙元年七月,徐州兵备项锡胤用三年时间对明崇祯城重作修缮。将徐州的五大名楼,整修后恢复成旧日的样子。
道光廿八年(1848),鼓楼“修复故制”。
清光绪七年(1881年),在徐州知府曾广照的倡议下,富商张大烈捐资重修。
——徐建国《徐州鼓楼考略》
图片
鼓楼的基座全用城墙砖砌筑,基台上建楼,楼的东西两侧建有角楼。基座平台四周边砌作城堞,形似一段城垣墙。
上为巍峨大楼,其下形如城门,人车马从门洞穿行。门洞为石砌圆拱券顶,高宽6米左右,南北长约30米。
门洞石券上镶嵌石制的匾额,南曰“中枢巨镇”;北曰“大观在上”。
门洞两边刻有两行对联:郡列九州雄领严疆带砺;楼高百尺辉联曙海云霞。
南门砖砌圆拱券以上做木牌楼形式,木匾题书“江北第一楼”。
鼓楼形制严整,琉璃瓦双层覆檐,气势巍峨,拱形门洞宽敞,跨越街道,鼓楼南侧,楼阁两层,有木结构城楼,内置大鼓,以击鼓声向全城报时。
图片
△40年代的鼓楼街(来源:胡应敏)
在鼓楼的北面,有徐州府衙,东边是文庙,鼓楼下面是一条宽阔的马路,鼓楼街,也就是后来的彭城路北段。
这样一个“还其旧观”的鼓楼,以最大诚意致敬了历代鼓楼。
图片
△1938年5月19日徐州沦陷时,鼓楼楼盖被日军飞机炸毁。
图片
1942年,日伪重修鼓楼,这次重修完全看不到原来的样子,而且设计草率施工粗陋。原两边门柱变窄加高,出为柱头,匾额为拱式弧形,题书“西楚故宫”四字。拱弧之上又做假筒瓦弧形屋檐。
图片
1952年3月的一天,暴风突袭徐州,风息之后,本就已残破不堪的鼓楼,楼盖倾圮,台基坍塌。这一年夏天,640多年历史的鼓楼被拆除。拆除的楼基地经过平整之后,改成了东西两个标准的公共篮球场。
至此,鼓楼彻底走出徐州人的视野。
没有了鼓楼的徐州,依然保有着鼓楼这个名字,鼓楼饭店,鼓楼炭店,鼓楼街,鼓楼区。是历史的延伸和惯性,把“鼓楼”长久地留了下来。
■ 彭城广场地下城遗址
图片
2021年4月底,随着“打包”好的一段夯土台基的运离,市中心文庙地下城遗址考古队将暂时退出。
按照文庙街区施工计划,其上将新建“文庙区”“庙街区”等,延续这里的千年文脉。
图片
文庙地下城遗址自2020年12月开始发掘至今,已发现西周-春秋时期墓葬、西汉-魏晋时期建筑基址、宋-明时期河道等多处遗存,出土了各时期陶器、瓷器、金属器、石质构件等文物。这些遗存,未来都将作为徐州地下城遗址博物馆的重要展陈,成为人们“一眼望千年”的见证。
图片
2016年,徐州博物馆考古部门就对此做了考古勘探,并开始制定相应的考古发掘,直到2020年4月初才具备进场条件。勘探表明,彭城广场地下文化层非常丰厚,基本是明代文化层。
图片
△回龙窝南城墙
明洪武年间,为加强防务,徐州城进行迁建及大规模扩建,周长达9里。天启四年(1624年),黄河在奎山决堤,大水灌城,城中积水达1.3丈,徐州城被大水浸泡3年多,城中积沙达3—4米。
崇祯元年(1628年),兵备道唐焕“修复旧城”,与洪武城雷同且重合,形成了叠城奇观。清代仍沿用崇祯城,仅局部修缮加固,民国时期被拆除。
图片
△2016年,回龙窝明代城墙整体搬迁
十二五期间,徐州对明代城墙进行了多次勘探与发掘,先后清理了老东门东城墙、回龙窝南城墙、移动公司西城门等,明确了明代徐州城的范围及崇祯城与洪武城的叠压关系。
当年,为防黄河水患,徐州城外还加筑护城石堤,在解放北路徐州供电公司、民主南路时代广场、苏堤路天山绿洲等工程施工中均发现了规模宏大的护城石堤遗迹。
图片
△天山绿洲护城石堤
天山绿洲护城石堤位于今矿山东路天山绿洲四期南部,揭露长度195米,为砖、石混合结构,面向河床的一侧以雕琢规整的长方形条石垒砌,打磨精细,条石尺寸基本相同,长约1.5、宽0.45、高0.4米,有的条石之间用“钦工”铁质细腰连接加固。条石内侧包以大型青砖,砖缝间以白石灰填充加固。
图片
△明代钟楼遗址
图片
△彭城一号明代官署遗址
2005年中心时尚大道发现统一北街及两侧商铺建筑;2006年大同街皇城大厦发现徐州卫遗址;2009年彭城一号发现官署遗址;2012年中央国际广场发现成组的明清时期建筑;2013年苏宁广场发现了鼓楼基址以及大量生活设施。
这些都为还原明代徐州城提供了依据。
起于水,讫于山,
一路风景各异,繁花似锦。
这条南北中轴线,
串起了徐州五千年的历史文脉。
无线徐州系列微信
《徐州文脉》
为您送上一波
古城“回忆杀”
期待您的持续关注
《徐州文脉》系列回顾
徐视融媒编辑:许波
责编:朱宸昕 程瑶
审核:刘建玲
监制:王经波 卞海峰
总监制:冯仰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