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版本的丐版MacBook Air值得买吗?

普通的雨,夏天的树
图片
图片
    
首先我先阐明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值得购买。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摄影师,一直在做摄影相关的东西,并且感觉到做自己喜欢事情的幸福感,平时在工作室里喜欢修修照片,然后就是用FCPX剪辑一下视频,Macbook 可以很好的覆盖我生活和工作当中的应用场景。
我自己购买的是丐中丐8G版本的M1 MacBook Air,买它是因为我个人认为它最具性价比,看了这么多年的科技自媒体评测,从zealer到现在的影视飓风,作为一个消费者,我只是想站在我自己的角度来做一个评测,见仁见智,不喜勿喷!
关于选购电脑的一些小建议
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是如何选购一款电脑的?在选购电脑之前我觉得大家有必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先明确自己的需求。
比如你是一个游戏爱好者,那么我还是建议你选择window阵营的电脑;如果你像我一样是一位摄影师或者是从事摄影相关行业的朋友,我建议你选择Mac阵营的电脑;因为目前Mac阵营带有屏幕的电脑都有比较好的色彩优化,会减少后期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你是一位学生,选购M1芯片的电脑就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专业,因为目前国内的大学需要用到Windows的情况还是很多的,购买iPad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并不是所有专业都适合用iPad搭配apple pencil来做笔记整理,所以关于Mac或者M1芯片 Mac电脑的选购要充分的明确自己的需求。
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其实是极具看重产品的性价比的,很多人会说苹果的产品怎么会有性价比,我现在可以根据我多年的使用经验来讲,苹果的产品确实是极具性价比的。
就拿我人生当中的第一台MacBook pro 15寸 来说,是一五年的那款,16GB内存,256GSSD。这台电脑我已经用了很多年了,屏幕被我放在被窝里踩坏了,一直没有闲钱去换原装屏幕,就简单的配了一个显示器。
反正这几年还是可以正常使用,当然我还是非常想换屏幕的,这样出差就可以带出去了,还可以再战几年。而且接口比较丰富,不用再去配一些乱七八糟的扩展坞。
对了,听说苹果的下一代MacBook pro会采用更多的扩展接口。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过我还挺喜欢MacBook pro 15年以及之前那种多扩展接口的设计的。
还说一点我现在用的这台15年的Mac,在FCPX里面剪辑10分钟之内的4K视频,开代理的话还是可以流畅剪辑,不过这都要得益于fcpx在10.4.9版本更新的时候改进了代理的工作流程。
现在我们回到这款M1 芯片的MacBook air上,目前它算是满足了我自己修图以及剪辑的需求,我想的是这款丐中丐Air可以作为一个过渡,等搭载M2或者M1X芯片的新Mac发布,这样到时候我出掉其实我也不亏,因为在我拥有M1芯片的Mac期间,我已经用它做了很多事情了,也习惯了苹果M系列芯片带给我良好的感觉。
然后我们说一下它的高性价比参数
我在notion上面整理了一个简单的关于参数的表格,都是搭载M1芯片的产品
参数上面我就列举一下大家需要注意的问题:
Air 和Pro的摄影头都还是720P 不过苹果还是对画面进行过优化的
Air的屏幕峰值亮度是400nit Pro的屏幕峰值亮度是500nit
Pro的续航时间比Air稍微要多两个小时 不过这个数据也不一定靠谱 还是应该看具体的使用情况来看 针对于我购买的Air 我自己的使用情况大概是在12小时 我猜测Pro也相差不大
选购Air的时候要注意 丐中丐版本的Air M1芯片的图形处理能力是被阉割了一些的 而高配的Air丐帮帮主则是没有被阉割
Air并没有搭载录音棚级别的三麦克风阵列 但是大家别忘了Air是没有风扇的设计 虽然官方说pro要好一下,不过风扇转起来就不一定了喔
Air并没有Touch Bar 但是多了实体功能性按键 我个人认为这难道不是更好的操作吗
iMac上面的M1芯片好像实测数据要比笔记本上的强一些
接下来我们来算一算价格
大家看一下这个简单的表格,当然这都是参考的官方的价格,第三方平台会更便宜,大家可以简单看一下。
然后我们来说两点:
不考虑便携性,这几款M1芯片的产品中其实最便宜的就是Mac mini ,怎么说呢?如果配一个一般的1080P显示器就比如小米家的那一款 几百块钱其实也可以用如果想获得更好的体验就可以试着购买4k显示器,2000左右我感觉也还合理,再搭配一般的键鼠,macmini上扩展坞加不加都可以,其实5500左右就可以拿下,如果自己家里有显示器和键鼠,那么4899的价格,M1芯片的加持,性价之王它诞生了,不过唯一的缺点就是不那么具有便携性。
如果考虑便携性,想入手直接就可以使用,那么性价比之王就是MacBook Air ,就是我自己购买的这款,其实7199只是官方渠道教育优惠的购买价格,今年618,我想各大电商平台都会有优惠力度,比如某pxx百亿补贴,某东618活动,都可以让价格跌到7000以下,如果实在不放心,也可以试水官翻机,同样价格也是7000以下,如果想购买二手也可以去小白的商城,或者爱否的商城逛一逛,说不定你就可以以全网最低价格入手这台电脑。然后我们再来探讨一下疑难杂症
比如常用软件的兼容性
苹果自家的软件都是原生ARM架构支持的
Adobe系列软件 Lightroom和Photoshop均已原生支持M1芯片 且性能相较于intel版本有比较大的提升 Premier和Audition的相应版本还在测试中,其它的可能还需要再等一段时间 ,关于软件的兼容性,这里直接给大家看一个知乎答主的数据,大家可能会更好理解一些。
Chops:还在担心新款M1 MacBook软件的兼容性?解决疑惑看这篇就足够1523 赞同 · 404 评论
文章
然后就是X86架构和Arm架构简单分析
这两种当中的各种架构之间最大的区别
在于它们的设计者考虑问题方式的不同
X86架构 它是复杂指令集(CISC)
Arm架构 它精简指令集(RISC)
ARM从来只是设计低功耗处理器,Intel的强项是设计超高性能的台式机和服务器处理器。Intel并没有开发64位版本的x86指令集,实际上是AMD设计开发的。
而ARM在看到移动设备对64位计算的需求后,在2011年发布了ARMv8 64位架构,这是下一代ARM指令集架构工作若干年后的结晶,ARM通过big.LITTLE向移动设备推出了异构计算,这意味着处理器中的核可以有不同的性能和功耗,当设备正常运行时,使用低功耗核,而当你运行一款复杂的游戏时,使用的是高性能的核。
ARM具有其与X86架构电脑不可对比的优势,该优势就是:功耗,X86还增强了单核的多线程能力,这样做的缺点就是,无法很有效的关闭和恢复处理器子模块,因为一旦关闭,恢复起来就很慢,从而造成低性能。为了保持高性能,就不得不让大部分的模块都保持开启,并且时钟也保持切换,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耗电高。
而ARM的指令强在确定次序的执行,并且依靠多核而不是单核多线程来执行,这样容易保持子模块和时钟信号的关闭,显然就更省电。
这样看来,Intel在服务器芯片市场将会逐渐失去霸主地位,具体表现如何,看时间的考验吧!
M1芯片的Mac可以外接显卡吗?
唯一让人纠结的是M1对于eGPU的支持,还是遥遥无期。
在Intel时代,eGPU通过外置显卡,让笔记本获得台式机的视频处理能力,Macbook + eGPU也是视频用户所喜爱的组合之一,当然我也比较喜欢。目前来看,eGPU仍然没有获得苹果官方的支持。
在8K视频这样的领域, Macbook仍然不如配置强悍eGPU + 高内存的Intel Macbook组合来的给力,当然,8K视频仍然是小众需求,8K视频拍摄的设备本身也不多。
M1芯片的MacBook有什么大的变化吗?
我第一台使用的Mac笔记本是:Macbook pro 2015年 15英寸版本。
我之前也说到了嘛,其实现在我基本没有感觉到大的变化,整体的使用体验还是当年的那种感觉。
丐中丐8G内存版本够不够用
就拿我个人来说,修图、剪辑视频我感觉是完全够用的 。大家现在在看的这个视频也是这台电脑剪辑出来的,不过专业需求者大家都建议买高配 。
家里有矿的自然也不用我多说。
可不可以安装Windows?
不能再通过BootCamp安装,但是可以通过parallels Desktop虚拟机软件安装,个人建议不用安装Windows ,因为你始终要记住这是一台Mac!
Mac上有哪些好用的ios软件?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面,仍然很多IOS应用都没有完成针对M1的适配,IOS的游戏基本上没啥指望。据说在下面的Mac版本里面会有键盘替代触摸屏的快捷键,可能是一个解决方案。
在IOS应用中,我觉得确实有价值的就是视频、图像类的应用,例如Darkroom是IOS上面广受好评的RAW格式编辑器,在M1 Mac上面也非常好用,另外Darkroom只需要在IOS上面购买一次,在M1 Mac就可以直接使用。
剪映专业版运行也很流畅,其实可以把剪映当成一个素材库,方便寻找素材,我个人就是这样做的。
简单来说,IOS应用的生态其实对M1 Mac是一个非常积极的补充,但是用户并不会因为能够使用IOS应用,或者特定的应用就决定选择M1 Mac。
对于统一内存频繁使用Swap分区导致SSD过度消耗的问题给大家一些建议
第一个就是尽量选购16G或以上的版本!因为只要内存足够,系统就会尽量少用或不用SWAP内存
尽量选购512G+SSD版本的 M1芯片Macbook,硬盘容量越大相应的损耗越小
软件尽量安装支持原生M1芯片的ARM版本,以减少Rosetta 2转译过程,同时原生版本性能一般也更高
M1适合软件开发人员使用吗?
在国外,macbook一直都很受在大厂工作的软件工程师的喜爱,国外大厂也通常对员工提供两种选择,windows的电脑或者macbook,而大量的软件开发人员会选择macbook。
对于硬件工程师这个群体,选择macbook的并不多。因为硬件开发工程师所需要的专业工具通常只有windows版本,这个趋势在M1 Mac这里也不会改变。
在M1 Mac刚刚发布的时候,其实我并不推荐将每天工作的电脑切换到M1 Mac。原因非常简单,就是软件开发所依赖的各种软件工具,开发包并没有对M1 Mac完整支持。
不过四个月过后,这个情况已经完全改变。所以,经过四个月的发展,M1 Macbook已经非常适合软件开发人员作为主力机器使用。
如何看待Big Sur这个系统
很明显bigsur是给m1准备的,Big Sur是加州绝美的一处景区,那里的公路也可以说是全美最美公路之一。山与海在这里相融合,我想这其实也预示着苹果大一统的美好!
macOS Big Sur包括图标与界面设计,都更加接近iOS系统的设计语言,可以说,这两个平台正在变得更加趋同,macOS Big Sur是Apple系统走向融合的第一步,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
分享自己的工作流程
首先是视频这一块儿,我自己的工作流程主要是在notion里面进行,这篇文章也是在notion里面撰写的。首先是我会建立每天的计划表,然后根据计划表上的项目进行。
这个计划表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每一项后面我都是单独建立的分区链接。当我要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就会在这个链接当中进行。遇到我感兴趣的东西,我就会记录在其页面当中,这样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个独立的知识库,有利于我每个周或者每个月的反思。
比如6月1号非线性计划
在做后面的事情之前,我一般在早上用Macbook Air,做一个关于一天的计划
就像这。
第二个就是咖啡计划,我会在电脑上用饿了吗点一杯咖啡,其实就是简单的购买一杯咖啡而已。
第三个就是关于做视频的流程,撰写你们看到的这个视频的文案,其实这个文案我已经写了很久了。
第四个就是关于长时间的设计学习,这个我们不多说,无限进步嘛。
第五个就是拍摄A-roll B-roll,我一般先拍摄A-roll 也就是主观讲话镜头,再拍摄B-roll 也就是补充镜头,对啦我使用的拍摄设备就是索尼的A6400,看着整套设备比较大,其实就是在上面加了一些配件罢了,一个监视器和一个电池提手,监视器可以直接导入lut显示,电池提手可以同时给监视器和相机供电,因为它有9600毫安的电池容量。
第六个就是剪辑视频
第七个就是晚上看一部电影,我想的话我应该是没有时间了,因为剪辑要耗费我大量的时间。
关于做视频的流程
我每完成一个小节就会把相应的计划移动到当前步骤,就像是这样
其次就是关于照片和文章的步骤
没什么特别的,都是这样子的一个board,这样脚踏实地的完成每一件事情会让我感觉到充实。就是这样这款M1 芯片 Macbook Air陪伴了我一天的工作流程。
最后谈一下个人感受
M1 芯片的MacBook Air,很多方面都已经完胜以前的Air,甚至是一些其它的X86架构的Mac。
轻薄的机身,续航却可以满足12小时的办公需求;同时也可以运行ios端的软件,作为Mac软件端的补充;没有风扇的Air较长时间的使用也不会烫手,M1芯片的功耗控制的相当不错,对于视频剪辑也有相当好的优化。
H265的4K60帧视频素材也可以在FCPX当中流畅剪辑,这一点很多X86架构的Mac都做不到,达芬奇这款软件也有了原生的arm版本,专业用户也得到了满足。我记得以前的Air在达芬奇里面剪辑是基本行不通的,但是现在的arm版本达芬奇,却可以剪辑6K的视频,作为一名贫穷的摄影师,我已经感到相当的欣慰。
当然M1芯片它并不完美,它也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不过当这样一款芯片以及产品的诞生,我们却可以看出苹果这家公司所做出的创新与努力,在这个已经相对固化的时代,改变这个东西,现在以及很难得了,但是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学无止尽,无限进步,这样才可以迎来新的改变。
我是摄影师曹富贵,谢您关注,我们下期回答见!
写字人/朴雨夏树
配   图/来自网络
“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图片
-END-
关注我们
可爱的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