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斯坦贝克:一个玩心重的文学天才,永远愤怒保持贫穷

约翰•斯坦贝克:一个玩心重的文学天才,永远愤怒保持贫穷
“……通过现实主义的、寓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感观察。”——安德斯·奥斯特林
图片
▲约翰·斯坦贝克
前因
1968年12月20日,约翰•斯坦贝克因心脏病逝世。
作为美国文学史上与海明威齐名的重要作家,斯坦贝克擅长用小说反映社会真实,代表作《愤怒的葡萄》一度引起多个州政府恐慌。剧作家阿瑟•米勒认为,除了马克•吐温,也就只有他“对美国政治生活的影响如此之深。”
1962年,斯坦贝克凭《人鼠之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著作中,常常以穷人的生活为描绘对象,发出对社会的质问,迫使读者进行思考。
图片
▲阿瑟·米勒
斯坦贝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对穷人的故事终生分外关心?
1、他是个爱动物多过爱人的恶劣暴君
斯坦贝克在生活中也喜欢愤怒,尤其是对他亲近的人。据他第二任妻子披露,他的个人生活混乱而邪恶。他不仅在外鬼混,还特意告知妻子,自己与他人偷情的故事。在家中,他常常沉迷酒精,与他一同生活,意味随时面对指使、谩骂、性暴力……
但斯坦贝克对动物却很珍视。在小说《人鼠之间》里,他把老鼠喻作生活在最底层的无助人民。或许真的是对这毛茸茸的小东西很有兴趣,他曾经养过一只老鼠,经常用它去捉弄客人,看人们受惊吓使斯坦贝克相当愉悦。当那只老鼠死去的时候,是妻子第一次见到斯坦贝克流泪。
图片
▲斯坦贝克和爱犬
2、他是“迎难而上”,跑去敌对国的旅游博主
斯坦贝克不光爱老鼠,还喜欢狗。上世纪60年代,因不满消费主义的盛行,他希望“重新认识自己的国家”,便带着自己的宠物狗查理——一只法国卷毛狗,环游美国。
除了携犬出行,斯坦贝克还曾经约海洋生物学家爱德华•里基茨到科茨海(即加利福尼亚湾)进行一次科学与文学的双主题旅行,写下《科茨海日志》,记录了40年代初加利福尼亚湾的生态环境。
1947年,苦于战后国内的紧张空气与夫妻关系的矛盾,斯坦贝克又滋生了“出去看看”的想法,他约上了战后赋闲、同样苦闷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跑去苏联冒险。
最终,两人合作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出版了《俄国纪行》,向美国人展示了冷战刚开始的时刻,苏联人民的真实生活。
图片
▲罗伯特·卡帕摄影作品:1947年时的斯大林格勒
3、他是记录大萧条生活史的穷人代言人
斯坦贝克相信,贫穷是不可或缺的创造力。这与他早年生活经历有关。斯坦贝克家里原本是开面粉厂的,经济条件不错。但他8岁那年,厂子倒闭了,靠邻居接济才勉强过活。从那时候起,斯坦贝克就认定,当危机来临的时候,只有穷人才能互相扶助。
1919年,斯坦贝克离家就读于斯坦福大学。为了赚生活费,他四处打工,而由于频繁打工,他只能从大学肄业,然后找了份工地上的苦工,往往一天工作15-18个小时。期间他结识了各色穷人,沉迷于他们的故事。
不久,他找到了报社记者的工作,同时写小说赚生活费。三十年代,他靠这个职业深入了解了大萧条时期人民的真实生存情况。
有一次,斯坦贝克跟随俄克拉荷马州的难民流浪到加利福尼亚,他沿途见到大批流离失所的农民,受到极大震撼,意识到社会贫富差距的问题非常尖锐。
于是动笔将多年来听闻的穷人故事写了下来,比如讲述农民破产、逃荒的小说《愤怒的葡萄》,便是根据这次对难民的随行经历再创作的,说是纪实作品亦不为过。
即便功成名就,斯坦贝克依旧以穷苦人自居。他喜欢简朴低调的生活,不喜欢上流社会的聚会和应邀讲话。
他先后隐居在几处山中小屋,生活保守、安静,斯坦贝克认为 “需要把自己当穷人看待”,物质条件的困窘、贫乏,才是真正体现人类精神的契机。
图片
▲朴素生活中的斯坦贝克
小结
斯坦贝克一直关注穷人,在苏联之旅中亦是如此。他永远关心国家的大多数,《俄国纪行》忠实记录了美国与苏联的文化碰撞,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别样的冷战观察视角。斯坦贝克的主动出击、积极交流,也是交流促进步规律的一个体现。
【参考资料】:《外国文学研究》《美国文学史》《现代美国小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