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一世:尚武、文艺与多情铸就了今日的法兰西风格

弗朗索瓦一世:尚武、文艺与多情铸就了今日的法兰西风格
温柔敦厚,平易近人——比德
前言
1494年9月12日,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在法国新南部小镇科尼亚克的一棵树下诞生。
弗朗索瓦一世是法国历史上最著名也最受爱戴的国王之一。他被认为是一位强力而开明的君主,与推进英国宗教改革的亨利八世)、坐拥“日不落帝国”的查理五世,同为那个时代欧洲的主宰者。
另外,他还是法国第一位文艺复兴式的君主,极度醉心艺术,而像他这样热爱文艺的帝王在历史上也比比皆是,比如在琴棋书画上的造诣颇高的宋徽宗,同样热爱诗歌并并促成西西里诗派诞生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
图片
▲弗朗索瓦一世
那么,弗朗索瓦一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第一,他是不顾颜面的骑士王。
弗朗索瓦性格豪爽,极为勇敢。在他还小的时候,有天一只野猪突然破笼闯进宫中,其他人都吓跑了,小弗朗索瓦却临危不乱,拔出剑来将其就地解决。
他刚继位,就因为不满足于法国的自然疆界,提兵攻打意大利北部。在米兰附近,法军与骁勇的瑞士雇佣兵展开厮杀,国王一马当先,冲锋陷阵,最终让敌人血流成河。战后他做出了惊人之举——双膝跪地,恳求他的将军封他为骑士。“骑士王”的美名因此而来。
不过,这位骑士王却经常做出“有辱名节”的事。他后来再度攻打意大利,不幸被查理五世俘虏。身为阶下囚的他完全不顾及颜面,低声下气地给查理写了封信,称他愿意做查理永远的奴仆。
图片
▲印有弗朗索瓦一世头像的硬币
可查理没有怜悯他,经常一连关他几天不让他出门透气。他最后被迫和查理签了屈辱的条约,还把儿子送来当人质。尽管他赌咒发誓一定会信守承诺,可查理刚把他放走,他就翻脸不认账,也不顾及他儿子的安危。
另外,他在信仰方面上也完全缺少骑士的那种虔诚,而更多出于外交上的需要。他一向质疑天主教的那套说辞,并且支持过路德派对抗查理的天主教势力,不过他一看教皇和查理不睦,便转过来讨好教皇,打压新教徒。
在他授意下,普罗旺斯当局决定对当地新教徒实行死刑,结果口子一开就收不住了,不到一个星期,很多村落就被杀得鸡犬不留,男女老幼800人死于非命。
尽管这些不名誉给其敌人留下了攻击他的话柄,不过他这么做其实也是为了国家利益,法国人民也都对他们的国王报以理解之同情。
图片
▲国王与王后
第二,他是风流倜傥的“妇女之友”
自古帝王多风流,比如恺撒大帝就被怀疑与罗马城内一半的贵妇有染。弗朗索瓦也是位出了名的情圣,甚至当时市面上就有很多专写他这面的畅销书。
他身高一米九,魁梧英俊,唯一缺陷是他鼻子过大——因而有人笑他是“大鼻子国王”——加之他英年即位,自然魅力十足。
他情人众多,先是爱上了个女伯爵,后来又对一个叫安妮的女人宠爱有加,甚至封她为公爵。据说他围攻米兰不是为了米兰,而是为了那里一双迷人的眼睛;他冒险进攻帕维亚以致被俘,也是为了那里的一位美女。
图片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国王)
不过,若说他是个不忠的渣男,那可不公允,因为他对女性既温柔又充满了尊重,这在那个时代实属罕见。由于妻子凯瑟琳历久不妊,他本想把她赶走,但妻子一哭他就心软了。伊拉斯谟因而说他“最通情理”。
他与母亲和姐姐情深意笃,并且充分尊重她们的意见,给予她们很高的自由度,这二人也对他产生了很多积极影响。
他姐姐是个资深“文艺女青年”,帮助他在法国推行文艺复兴。她仿效薄伽丘的《十日谈》写了本《七日谈》,同时诸如拉伯雷在内的文学巨擘也是她家中的常客。
他的母亲则在他被囚之时帮了大忙,不仅回绝了查理的无理要求,亲自动员全国兵马备战,同时还成功劝说奥斯曼帝国将矛头指向西部,出兵匈牙利,让查理疲于奔命。
图片
▲1515年的弗朗索瓦一世
第三,他是掏空国库的艺术投资家
他的两位前任都曾耗费心血企图以武力征服意大利,却没有看到这片孕育了但丁、波提切利等文艺大师的土地,散发出的智慧之光。
不过随着两国接触的深入,意大利的文艺气质渐渐沾染了法国,弗朗索瓦正是在这种气氛下长大的,因而对艺术极为痴迷。
他在意大利雇人专门为他收购诸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大师的作品,再将其运回国内。他即位之初,法国宫廷里的艺术作品还凤毛麟角,不过在他一通买买买后,卢浮宫逐渐成为了享誉世界的艺术收藏之宫。
尽管他想把达芬奇的壁画《最后的晚餐》搬回家的疯狂计划未能实现,但达芬奇却被他请到了家里,还带来了他最著名的《蒙娜丽莎》。
据说国王和达芬奇往来甚密,不仅俩人住的很近,而且他们的城堡间有一条地道相连,这不禁令人怀疑他们或有“奸情”,而且据说达芬奇最后是在国王的怀抱中去世的。
图片
▲达芬奇弥留之际,安格尔所作
小结
尽管弗朗索瓦带来了文化繁荣,但不加节制的艺术投资和连年征战使国库亏空,他只好靠增加赋税补窟窿。他还像罗马皇帝卡里古拉那样变卖王室资产,甚至卖官鬻爵,开了不好的风气。
不过民众对他的过错并不在意,早就被他带给国家的黩武精神与文化繁荣所征服,而这实际上也证明了强者崇拜规律。
【参考资料】《外国历史名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