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手持短剑的女侠,是辛亥革命时期最杰出的女革命家

关注《国家记忆》,一起涨知识!
1906年5月,同盟会成员刘道一、蔡绍南等人正与湖南当地会党首领、革命党人举行秘密会议,筹备起义事宜。
按计划,起义定于第二年年初,但会党激进分子却自作主张,于12月4日提前发动起义。
起义主要首领刘道一不幸被捕,1906年底,刘道一被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年仅22岁,是同盟会中为革命牺牲的第一位烈士。
图片
清军的屠刀不仅没有让革命志士灰心丧气,反而更加激起了他们推翻清朝统治的赴死决心。
陈力
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部 研究员
孙中山他想先在华南建立一个革命基地,然后慢慢往北发展,这是他的一个战略构想。
经过数月准备,1907年12月2日,革命党人黄明堂奉孙中山之命,率领起义军80多人自越南进入广西,相继夺得鸡金山镇北、镇中、镇南3座炮台。
次日,孙中山亲率黄兴、胡汉民等登上炮台,起义军士气大振。
图片
王学斌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 教授
一个革命领袖,他希望能够亲自上战场,带着这批革命志士往前走,应该说他的这种率先垂范的作用,对当时的影响非常大。
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使许多革命党人希望通过“擒贼先擒王”的方式,暗杀清廷高官、震撼清廷统治,振奋革命斗志。
1905年9月24日,北京正阳门火车站热闹非凡,为挽救危局,清廷打着“预备立宪”的旗号,派载泽、端方、徐世昌、戴鸿慈、绍英五名大臣出使欧美日本各国,考察宪政。此时,他们不会想到,送行的人群中,一位名叫吴樾的青年早已将目光锁定在他们的身上。
图片
五大臣出发当天,吴樾化装成仆役,暗藏炸弹混入车厢。谁知未及行动,炸弹就被列车启动时的震动自行引爆。五大臣只有载泽、绍英受了轻伤。吴樾则身负重伤,当场就义。
刺杀虽然没有成功,却让清朝统治者胆战心惊。
一年多后的1907年,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同样令清廷震动不已。
徐锡麟是光复会的重要成员,曾留学日本,他与绍兴大通学堂校长秋瑾密谋,计划于1907年7月6日在安徽、浙江两地同时起义。
图片
不料起义前夕,光复会会员叶仰高在上海被捕,供出了起义成员的暗号,只好将起义提前。
7月4日,在安徽巡警学堂毕业典礼上,徐锡麟突然从皮靴中掏出两把手枪,向恩铭连射七枪,随即带领学生夺取安庆军械所,并与包围上来的清军激战4小时,徐锡麟等人被捕。次日,英勇就义。
徐乃达
革命党人徐锡麟之孙
他说我刺杀恩铭,并不是为了其他的原因,而是我要推翻清政府,因为清政府在中国实在太腐败了。
秋瑾是辛亥革命时期最杰出的女革命家,于1904年春东渡日本求学。这张照片上手持短剑的女侠,就是秋瑾,豪侠之气不让英雄男儿。
图片
留日期间,受孙中山委托,秋瑾任同盟会浙江主盟人。
1907年7月14日,清兵把大通学堂围得水泄不通,秋瑾被捕后经三次过堂审讯,未做任何口供。次日凌晨,秋瑾步行至绍兴轩亭口从容就义,年仅32岁。
图片
11月13日,孙中山等在马来亚(今马来西亚)槟榔屿决定在广州再次发动起义。这次起义规模较大,要顺利进行,筹款是当务之急。为支持革命党人的举义,世界各地的华侨都慷慨解囊,踊跃捐款。
1911年4月27日下午5点25分,黄兴率领一百多人从小东营向两广总督衙门进发。
面对早有准备的清军,革命党人毫无惧色,奋勇拼杀。起义军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广州城内,枪声响了一天一夜。
这注定是一场慷慨赴义的革命悲歌:1911年5月3日,林觉民和七十几名被捕的起义军,在广州的天字码头被清政府杀害,林觉民牺牲时,年仅24岁。
图片
革命党人血洒羊城,为武装反清斗争写下了极其悲壮光辉的一页,牺牲的烈士们,大多是青年才俊,平均年龄只有29岁。
一百多年来,后人无不为烈士敲之可响的铁骨和真挚深长的柔情感叹、震撼。黄花岗起义是革命大潮澎湃而至的巨浪,更是辛亥革命悲壮慷慨的前奏。
监制:吴晟炜
编审:赵 斌
主编:陈 曦崔 明
本集导演:许 晶
海报制作:田 丁
编辑:王亭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