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历”歧视引起热议,教育部回应:没有第一学历这个概念

最近,一位自称是某985大学保送北大的本科毕业生,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自己的北大研究生导师“第一学历”很低,本科阶段是某某学院“不好意思写”,研究生阶段只是湘潭大学。其实这位导师非常厉害,他是北京大学数学学院的“北大杰青教授”,也就是“北京大学杰出青年教授”,能够获此殊荣的概率,比本科考入MIT(美国麻省理工)还要低得多。
图片
因此,很多网友对这位保送生进行了口诛笔伐,我必须承认我当时也在讨伐的行列之中。我当时是这样写的:“还是太年,眼界不够宽,不知道成为大学教授的分量,尤其是不知道成为北大的教授有多难。”
其实,这位在社交媒体上写出带有“第一学历”歧视色彩文字的大学生,也只是刚刚经历了人生最后一次以考试来作为能力和素质评价的阶段。可能在他想象中的研究生生活,或者是日后的博士生生活,还是像本科那样,以考试来定终身。他可能不知道,在实验室里是以科研成果来评价一个人,其难度和本科阶段的考试,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
图片
对于“第一学历”的歧视,教育部也明确回复,我国不存在“第一学历”的概念。我们国家所说的“学历”就是指最高学历。
“第一学历”很低,但是成就很高的案例也有很多:
● 哈工大博导高会军,第一学历中专,现在是连欧洲都想挖走的科学家。
● 华为天才少年的博士张霁,第一学历“复读三本”,现在在华为拿顶薪,年薪201万。
● 央视主持董卿,第一学历专科,她有多成功不用我介绍了。
图片
所以,所谓“第一学历”并没有办法阻止一个有能力的人获得成功,学历本身也只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敲门砖而已。一部分企业以第一学历为由,拒绝高学历人才,实际上是由于就业市场的竞争过于内卷所导致的带有歧视色彩的畸形招聘方式。而一部分人用带有歧视的眼光看待“第一学历”不出色的人群,是误把第一学历当作了评价智商的标准。
有的人“第一学历”不出色,后续却成就非凡,是因为晚慧;有的人则是不适合读“语数英政史地物化生”这些高中科目,但是在大学里面却遇到了自己拿手的学科,从新的起点获得了很好的成就。
所以,人不能以出生论英雄,也不能以“第一学历”论成功,否则难免会遭遇“有眼不识泰山”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