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的四大取景地!

一部电影,3个小时,真实再现了“冰血长津湖”
上映仅仅3天,《长津湖》的票房就破了10亿,成为中国影史第90部票房破10亿的电影。截至目前,票房已经突破40亿。
这部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重现了71年前那场历时28天,被公认为人类战争史上最残酷的会战之一的长津湖战役。
图片
看电影的过程中,令人震撼的不仅是宏大的战争场面,还有战争之外的那些天地。
176分钟,从江南暖阳,到莽莽长城,再到冰天雪地,《长津湖》拍摄不易,从青山绿水到万里冰封的取景地,你了解吗?
图片
浙江天台寒山湖
影片开头,吴京饰演的伍千里从部队回家探亲,湖光山色之下,传统东方美学之下的渔舟、远山缓缓出现。
图片
《长津湖》剧照
此时字幕显示出“浙江湖州”,这是伍千里、伍万里两兄弟的家乡。背景设定虽是湖州,但实际的取景地,其实是在浙江台州的天台县。
其中大量渔舟停靠岸边,远山、碧水、白塔的世外桃源般的景象,取景于天台寒山湖,它本是天台重要水库,原名叫“里石门水库”,因唐朝诗僧寒山曾长期隐居在此,故得名寒山湖。
图片
在被剧组发现之前,寒山湖的青秀山水,其实一直都是浙江市民度假的小众秘境。
浙江仙居响岩村
开篇哥哥伍千里回家探亲,和弟弟伍万里在岸边相认的戏份,取景于仙居县的响岩村。
图片
《长津湖》剧照
这座村子名气不大,四周皆田,永安溪在村北绕了个弯,使村子三面环水,溪岸滩林茂密,村中留下了多栋建造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木制老屋,至今保存完好。
除了两处取景地之外,天台和仙居本就是绝佳的旅行地,天台山上有名气斐然的国清寺,更有藏在霞客古道两旁深山中的隐世古寺;仙居不仅奇峰林立,如今依托山脉所打造的众多体验项目更是一大亮点。
图片
湖州长兴煤山镇
“各部登车!各部登车!”
影片中这组荡气回肠的镜头,记录的是1950年10月志愿军第九兵团在山东集结,开完动员会便动身赶赴朝鲜的场景,随着上级一声令下,以伍家兄弟为代表的七连战士迅速登上火车,直接开赴朝鲜战场。
影片中的这部分场景是在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煤山镇的煤山站拍摄而成。
图片
为什么会选中这座货运站?
煤山站隶属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嘉兴车务段,是长牛线上的一个四等站,建于1960年。
现在的煤山站不办理客运业务,主要运送散装水泥、轨枕、耐火材料等物资。15名铁路职工驻守在此,担负着1条专用线、2个货场的装卸车和取送作业。
图片
2020年12月中旬,电影《长津湖》剧组在煤山站取景,全部选在夜间拍摄。导演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站内没有接触网等电气化铁路设备,与当时的环境风格非常相符。
煤山站场地开阔,占地面积8700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0多名演职人员拍摄。据煤山站站长钱建国介绍,电视剧《风再起时》《铁道游击队》都曾在这里取过景。
上海局集团公司通过组织协调,利用夜间没有调车作业的空余时间,将线路提供给剧组作为拍摄现场,并调集了两趟列车专门作为拍摄使用。
影片中那一声声急促的汽笛声,也勾起了抗美援朝战争中铁道兵团的那段历史。“把火车开到抗美援朝的最前方去”,这不仅是口号,更是铁道兵战士的实际行动,他们以血肉之躯铸成“炸不断、打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辽宁丹东宽甸
剧情进入大篇幅的战争场景之后,取景地也随之向北转移。
图片
那场被不少观众称赞的小村庄夜晚遭遇战,就有大部分篇幅是在丹东宽甸完成拍摄的,其中战士们拼死炸掉的美军信号塔等,都是《长津湖》在宽甸县搭出的场景。
其实丹东宽甸并不只是这部影片的取景地之一那么简单,这座鸭绿江边的小城,刚好也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出国作战的一条重要通道,也是支前和物资运输的主要线路。
图片
如今,在宽甸河口景区,还可以看到那座原名青城桥的河口断桥。它是连接中朝两国的第一座公路桥,1951年11月中旬,这座桥部分被美国飞机炸毁。
图片
在宽甸,值得去逛逛的还有一座绿江村。
它与朝鲜隔江相望,鸭绿江蜿蜒回转,从村中流过,使绿江村形成了一个半岛状,滩涂地质肥沃,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牧地有牛羊,有渔歌唱晚,五六月份还有油菜花开。
边境线上,如今还藏着这样的出世之地,似乎也更让人理解了《长津湖》里,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他们。
图片
向英雄先烈致敬,
这盛世如您们所愿。
素材来源:央视新闻、中国旅游报